APP下载

基于外贸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对策探索

2017-03-11符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货运外贸课程内容

符蓉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31)

高职院校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实践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实践性的人才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具体作用发挥会更加的显著。就目前的高职院校具体发展来看,其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的显著特点是专业的针对性比较强,即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会设置相应的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开始,对外开放使得我国的外贸有了显著的增长,为了满足外贸发展的需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得以设置,并为相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外贸转型悄然发生,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设置却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影响了毕业学生在具体工作中的实效性。所以从大环境入手讨论专业设置的现实对策意义显著。

1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专业培养的有效进行。以下就是课程设置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的针对性出现了问题

针对性出现问题是目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现阶段的分析来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育当中的课程内容确定时间比较早,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没有进行具体的更新,所以其内容和目前外贸转型后的基本实况发生了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利用此课程培养的学生在具体工作中没有了实际针对性,由此造成了培养资源的较大浪费。

1.2 课程内容的比例确定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存在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课程内容的比例存在着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的课程内容,就具体的报关检验来讲主要是进行技术型产品的检验,所以此类课程内容的比例较多,而在目前外贸转型的情况下,基础性产品等的检测明显的增加,技术性产品检验的比例有了一定的缩减,但是课程中的内容依然是技术性检验的内容偏多,这明显不符合现状,所以具体的工作效率出现了降低。

1.3 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不足

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不足也是目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显著问题。就具体的分析来看,外贸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和问题,而要解读这些内容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必修要进行理论或者是实践技术教育的创新,这样,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会显著上升。而目前的具体课程中,对于内容的创新几乎为零,技术教育的创新也不够显著,所以整体的课程创新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

2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外贸转型背景下的课程设置对策

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各方面在国际竞争中的位次上升,昔日的对外贸易局面已经被全面的打破。加之国外市场受金融危机的振荡,我国的对外贸易基础环境相较于以前有了显著的变化。在这种变化面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必须要做好针对性的课程调整,这样,其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挥。

2.1 分析外贸转型的基本特点和方向,针对性调整内容

要进行专业内容的针对性调整,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外贸转型的基本特点和方向做全面性的分析。从现阶段的具体研究来看,过去我国主要出口的是一些农业初成品以及相对低端的工业制品和其他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进口的大多是技术型产品。以此外贸现象为基础,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确定了现阶段的内容。而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越来越多,技术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也在显著增加,面对这样的外贸实践,过去确定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内容必然失去实效性,所以要在现阶段外贸的特点和方向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更加具有现阶段的针对性。

2.2 根据外贸转型趋势确定课程的内容比例

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我国的外贸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是转型的速度快慢还需要就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基础来定。在有了基本的大方向之后,产业发展和相关行业的人员培养需要尽早启动,这样可以为后续的人才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掌握了外贸转型的基本趋势后,分析外贸转型中各个方面的人才利用数量与规模,并就现代化人员的基本素养为核心进行工作人员的能力模型构建,这样,人员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具体的能力在能力模型中的比例会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确定能力占比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样,课程内容与实践的针对性会明显的加强,其具体的教学效果会更加的显著。

2.3 强化课程内容的创新

强化课程内容的创新也是外贸转型背景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的一项重要措施。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了创新作支持,行业发展会更加的迅速。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当中必然还会发挥突出的价值,所以人才的创新水平培养对于其工作的创新来讲意义显著。在目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中,积极的增加创新性的内容,强调人员自身的先进性培养,这样,人员能够始终以发展的姿态审视外贸转型,其在外贸转型当中的作用效果会不断的提升。

2.4 打造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框架

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本身的综合性比较强,培养出来的人员所具有综合性价值比较突出。在外贸转型的大背景下,要将这种优势进行保留,必须要打造专业的课程框架。专业的课程框架一方面能够将理论知识系统进行融合,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实践性的内容在系统中进行深化,这样,人员操作实践的能力也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外贸转型的背景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当中的内容会更加的完善。简言之,在外贸转型的大背景下强调专业课程的框架化和体系化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外贸服务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强化专业的教学针对性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外贸转型的实践出发对我国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设置对策,可以更好的促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从而提升其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进而提高在具体工作中的服务能力。

[1]皇甫艳东.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报关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156.

[2]周雅婷.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探究——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新丝路,2016(11):146-147.

[3]李丽.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特色建设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5):1.

[4]李继宏.围绕“五个对接”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J].物流技术,2013,32(13):458-460.

猜你喜欢

货运外贸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货运之“云”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