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研究
2017-03-11邓俊林
胡 均 曾 坤 邓俊林 文 雅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7)
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迅速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因此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大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表达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并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在网络上传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情况,这是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在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工作者所该去仔细考量的一大问题。
1 大学生诉求心态在网上的表现形式
1.1 网络是大学生现下表达诉求的首要渠道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选择表达诉求的方式往往有:面对面、电话、书面等主要形式。这些诉求表达的途径往往会有响应慢、流程繁琐、难以及时反馈等不同方面的不足,而这些不足之处就很容易对学生带来冲击,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网络这样一个相对保护个人信息的环境当中,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表达自由,在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并不受到场景以及空间的限制之类的优势,在网络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们自然而然会优先将网络途径当做表达诉求的基本途径。
1.2 大学生有较强的在网上表达诉愿的自主性
当代的大学生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意识都十分的强烈,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看法,并积极的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会深入了解。通过科学的研究数据显示,多与七成的大学生在自身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会选择利用网络的方式来表达自身对于利益的诉求。而超过半数的研究对象表示,当他们对学校以及社会服务方面有些许建议时,也同样会通过网络途径去进行表达。
1.3 大学生在网上诉求时所表达内容呈现多元特征
互联网的整体大环境比较宽松自由,在其中可以尽情表达自身诉愿,这使得广大大学生有着敢于依靠网络途径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也乐于如此表达的心态。与此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之中表达出来的诉愿要求同样也明显展现出了多元化特点。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网上诉求内容基本可归为两个类别:首先,主要是物质权益方面,像奖励帮助的系统中,应该怎样处理好获取以及分配的问题,各类评优评先活动的结果,亦或是校内的一些公共设施的使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于学校之后的发展情况以及重要事件是否具有发言的渠道。
2 大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对学生的影响
2.1 导致思维方式的僵化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的传播方式十分多样,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成分集中一体。相关信息的图像化、智能化使当代大学生往往始终会用“看”来解决认知,而同时放弃了思考、追问事件或现象之中本质内核的欲望。
在相关信息及内幕出现在网络中后,大学生虽可及时感知过去所谓的舆论共识实际上是遭到了错误信息,以及虚假信息的误导,但最终定型的舆论氛围也早已对事件的发展走向起到了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青年大学生群体尚未拥有健全独立的认知辨别能力,往往在寻求刺激、新鲜的心态的引导之下,会盲目地进行追随行为,从而引发行为失范和价值偏离等情况发生,这也是必然出现的结局。
2.2 导致现实组织关系的弱化
在目前大学生的普遍诉求之中,可见其中呈现出了张扬个性、能力、技能、创造力等方面的特点。很多大学生不会再去考量、顾忌现实组织,也不再将相对应的诉求欲望主动同组织交流,而是尽情投入到网络组织中,使组织的内部结构逐渐网络化、平面化,组织的规模也向着越来越小的方面去发展。
2.3 导致生活方式的虚拟化
运用“微方式”去进行诉求表达,虽有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点,却难以取代对面的沟通效果,及即兴表达。这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步被虚拟化,使符号化的言语行为遮盖住了内心世界,从而使得真正的自我难以被还原,从而直接阻碍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2.4 导致人际关系的距离化
大学生依靠“微传播”方式去进行诉求表达,虽可降低交往的成本与实践,但同现实之中的交往相较,丢失了以视觉、听觉等方面为基本载体,丰富繁华的内容。比如眼神交际、面容表现、语气高低、手势动作等等非语言的符号传播。他们难以体验现实之中情感交涉所与之带来的欣喜,在某些程度上,丢失了人与社会直接互动的机会,人最重情感的因素也必将遭到忽视,导致大学生们自我封闭性进一步加剧,从而走向孤立、冷漠、非社会化的方向,并同时也会引起人际关系的距离生疏。
3 对大学生网上诉求进行引导、管理的策略
3.1 保证大学生诉求表达渠道网上网下能流畅结合
依靠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泄情感,也能够让学校中的有关部门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将学生们所提的合理的建议纳入考量,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将相应的方案作出更加合理的改动。并且要提高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及时的了解学生们所反映的情况,尽力将一些冲突消灭的萌芽期,以达到切实的维护校园整体环境的和谐的目的。
3.2 建立高效的网上诉求处理机制
学校的有关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关注在校生在网络上表达诉求的行为进行足够重视。首先,可构建起统一高效的诉求处理的专项部门。各个学院体系之下也要去建立能及时解决学生利益诉求的不同工作组织。改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可以从建立学生服务的微博、创建学生相关工作公众号开始做起,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作用,积极为学生诉求收集反馈,以此来控制网上一些不良的诉求,改善相关信息的审核体系,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分析,将诉求分出轻重缓急,尽快响应学生的利益诉求,并将相关的诉求情况告知单位,及时协调联动,并进行处理。再次,是要创建出更加高效的网上诉求回复机制。更加重视学生在网络上所表达出的诉求,并积极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及时解决的,高校人员要立即进行处理,尽可能早些向同学反馈。
3.3 对大学生的网上诉求进行引导理性表达
高校要加强对于教育引导方面的工作,来去支持大学生在网上去理性表达自身诉求。第一,要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关教育,去改变部分大学生扭曲的三观,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整治思想以及交流素质,使学生在发表个人利益诉求的时候能够充分的考虑到个人以及学校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来有理有据合法表达自身诉愿。第二,须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法规制度教育进行深入强化,尽力来提升大学生在网络这一相对自由环境中的沟通素质,同时改进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的筛选信息。
3.4 注重提高教育工作者网络工作的能力
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网络,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网络上说表达诉求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学习网络操作知识,充分的发挥好计算机技术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网上诉求能够及时发现、解决,令网络成为另一个教育大学生思想的教室。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懂得包容、接纳大学生在网络上所表达的相关利益诉求。若是大学生所表达的内容是真实存在的,亦或是见解较为浅显的,也要对学生产生诉求的相关原因去加以客观分析,尽量做全解释与反馈的基本工作,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3.5 以学生为本,完善诉求保障机制
从事大学生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人格,加强沟通渠道, 搭建一个完整的保障系统,使学生在网络上所表达出来的利益诉求能够受到重视。我们必需要尊重学生是教育中的核心,在制定教育相关规定是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适宜的学习氛围。
4 结语
我们要展开对高校学生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得到的反馈进而改进我们的整体计划,使网络能够更加高效的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成为一条有用的渠道,并借此来促使大学生能全方面的进行发展。
[1]余展洪.高校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7)
[2]林明惠.大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