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学校确立大学精神的一般性原则
——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
2017-03-11陈宝色
陈宝色
(黎明职业大学 党务工作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新时期高等学校确立大学精神的一般性原则
——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
陈宝色
(黎明职业大学 党务工作部,福建 泉州 362000)
为寻求新时期高等学校大学精神确立的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一般性原则,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从价值、定位、内涵、功能等方面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大学精神的确立进行辨析,认为大学精神的内涵应该兼顾来源的历史性、内涵的引领性、特色的鲜明性和逻辑的完整性。高等学校应该以确立大学精神为契机、为起点,推动自身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一般性原则;高等学校
大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先进思想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的主场域和桥头堡。软实力是现代大学竞争体系中评价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而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正是大学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双重特征,学者从普遍性角度探讨大学精神的时候,往往可以得出相对固定的结论,即大学精神一般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等[1],但一所大学确立自身的大学精神更多是追求具有其特色的特殊性,追求这种特殊性的背后有着适用于其他学校的一般性原则。2016年11月,黎明职业大学确定“爱国、求真、自强、笃行、奉献”作为“黎明精神”。本文从文化哲学视角,以“黎明系”学校——即黎明高级中学(1929—1934年)、黎明学园(1981—1984年)和黎明职业大学(1984年至今)的办学历史为考察脉络,分析“黎明精神”作为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力图用一种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一般性原则,从大学精神的价值、定位、内涵、功能等方面进行辨析,解释开展“黎明精神”大讨论中存在的争议,力图厘清“黎明精神”作为富有“黎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确立的学理依据。
一、价值辨析
一方面,大学精神的普遍性追求适用于每一所大学,但事实上,这种普遍性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而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具体到某一所大学,又往往因为大学自身特定的历史而产生富有特色的文化和精神,促使“大学人”追求一种偏向特殊性的大学精神。然而,具体到某一所大学而言,这种动态的普遍性和独有的特殊性相互交织的结果必然导致其确立大学精神的过程充满争论和曲折。
以北京大学为例,即便是历经百年,对于北大的精神或者传统仍然是“仁者见仁”,甚至存在多个“民间版本”和“官方版本”的争鸣局面[2]。在“黎明精神”的确立过程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曾有观点认为:黎明职业大学已经确定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学校的理念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且部分体现了普遍性的大学精神,是否有讨论确定“黎明精神”的必要?这种争议的核心是大学精神的价值问题,即“黎明精神”作为黎明职业大学特色的大学精神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笔者认为,“黎明精神”存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有存在的事实和认同的基础
从事实层面看,2000年9月11日,梁灵光视察学校首次提出“黎明精神”,并指出其内涵的16字方案,即:团结互助、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梁良斗也多次就“黎明精神”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出:“黎明精神就是奉献精神”,“黎明精神不但是奉献、奋斗、开拓的精神,更重要的还须‘无私’的精神和‘和睦’的精神。”此后,在2005年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12月接受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等重要历史时机,“黎明精神”都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提出。因此,“黎明精神”真实存在于黎明职业大学办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从认同层面看,梁披云1929年创办黎明高级中学时,提出了著名的“黎明宣言”:“夜在崩溃,冬在崩溃,黎明在到来,春天在到来,我们要迎着黎明的光辉,把春天的种子播遍全世界。”“黎明”原意是指“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自黎明高级中学开始,就一直作为校名的核心词汇,寓意对理想、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代表了“黎明系”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在长期的办学进程中,在学校重要场合、重要历史时机的官方话语体系和师生日常话语体系中,“黎明精神”屡被提及,这种认同广泛存在于对“黎明人”的身份认同、对“黎明式”理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办学底蕴和以梁披云、巴金为代表的老一辈“黎明人”的文化认同中。可以说,文化认同是“黎明精神”形成的根基,也是支撑“黎明精神”的灵魂。
(二)有现实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大学改革的创新推动力,是持续不竭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从外部发展形势来看,高职教育百舸争流,新时期的竞争格局从办学规模为主转变为以办学质量为核心。因此,形成在全校上下、广大校友、董事华侨中有着广泛高度认同的“黎明精神”,对形成、建设和发展合力进而提升学校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内部建设发展来看,以办学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格局,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自觉遵循新时期高职发展的规律特点,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发展大局,服务师生成长需求。因此,通过“黎明精神”激发学校建设发展中各方主体在文化、育人、成长和创新创业方面的高度自觉,可以形成发展合力,使办学质量有更高的飞越。
二、定位辨析
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加强对文化育人和文化建设的重视,纷纷完善确立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理念体系,文化建设在较短一个时期内呈现出发展较快的态势。黎明职业大学在此背景下组织开展“黎明精神”大讨论,提出“黎明文化”生态圈建设,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凝练讨论过程中,出现“黎明精神”与校训、校风等定位混淆的现象,甚至有将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应该解决的问题寄望于通过确立“黎明精神”来解决的倾向。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确立大学精神过程中对大学精神定位不清。
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位,国内已有诸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程光泉[1]从哲学层面区分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认为大学理念是从理想性、应然性的角度对大学完美本质的根本性界定和价值判断,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大学文化是由“大学人”所创造能够体现大学根本精神的文化,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有鲜明现实性,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三位一体,紧密相联、相互影响,从不同层面揭示大学所应有的基本品格和特性。韩晓峰[3]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黎明精神”是一种大学精神,是基于黎明高级中学、黎明学园和黎明职业大学特殊的办学和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富有“黎明”特色、值得传承的文化精华、思想成果和精神财富,是对历史的反映和升华,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大学精神,“黎明精神”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都是学校理念体系的有机组成,它们共同支撑黎明文化生态圈建设,“黎明精神”是“黎明文化”和学校理念体系的精髓、统领。
三、内涵辨析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是否能够具有自身特色,是否能够在其相关的“大学人”群体中形成真正的认同,关键看其形成是否具备来源的历史性、内涵的引领性、特色的鲜明性和逻辑的完整性。
(一)来源的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大学精神是不同办学时期都值得传承的文化精华,要具有影响力、向心力和可塑性等特征。作为富有“黎明”特色的大学精神,“黎明精神”毫无疑问是一种社会意识。“黎明精神”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基于历史、反映历史。只有来源于过去才能真正形成高度认同,只有基于历史史实才能在众多正确的意见中梳理出“黎明精神”的真正内涵。因此,“黎明精神”应该是对黎明高中、黎明学园和黎明职业大学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重大实践和关键人物的行为、思想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在“黎明精神”大讨论中,各方针对“‘黎明精神'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比如,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办学的根本要求,应该体现梁披云先生的“爱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应该体现学校职业教育特色方面的要求,应该体现闽南文化“爱拼敢赢”的精神核心……但是,站在“基于历史、反映历史”的视角来审视“黎明精神”内涵来源的时候,“爱国、求真、自强、笃行、奉献”作为“黎明精神”内涵更具合理性。“爱国”精神来源于梁披云、李尚大、梁良斗等“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实践,“求真”精神来源于巴金“讲真话”的反思勇气和正直良知,“自强”来源于从黎明高中到黎明学园和黎明职业大学不同办学阶段“黎明”师友的奋斗拼搏,“笃行”精神来源于“黎明”师生和校友们践行所学、知行合一,“奉献”精神来源于广大华人华侨的无私奉献。因此,“黎明精神”的内涵需要用“黎明”的办学历史事实来作为支撑,要从办学实践中挖掘办学实践背后的精神。
(二)内涵的引领性
凝练“黎明精神”的过程,是富有“黎明”特色的大学精神建构过程,是“黎明人”形成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自觉的过程以高度的认同作为形成基础。“黎明精神”在学校官方和师生日常话语体系中都具有较高的认同基础,但是这种认同长期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即:师生认同“黎明精神”的存在,但说不清楚什么是“黎明精神”。原因有二:一是梁灵光先生提出的“团结互助、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及不同时期“黎明精神”的内涵提法没有得到广泛认同;二是“黎明精神”的内涵长期未得到正式的确认,不具有程序合法性。这两个原因导致“黎明精神”认同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无法统一。
李培根[4]认为,大学文化贵在引领。大学精神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其内涵必须兼顾思想性、科学性、历史性、时代性、先进性,要体现出对育人、弘道的引领。唯有如此,大学精神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富有生命力和传承价值,才能在大学文化中不断凝聚共识、达成高度认同。“黎明精神”的内涵“爱国、求真、自强、笃行、奉献”来源于学校历史,是办学历史中典型人物实践的精神概括,具有区别于他人的差异性,也有归属于自身的同一性,同时更具有任何历史时期都应该传承的引领性。
(三)特色的鲜明性
从普遍性角度探讨大学精神的时候往往可以得出相对固定的结论,但是具体到某一所大学个性化的大学精神的时候,“大学人”往往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徘徊。马克思在谈到法国革命的时候曾经提出拿破仑“能够在一刹那间决定整个大陆的命运”的观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虽然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也客观肯定少数历史关键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关键作用[5]。李培根通过对比国内部分大学文化与重要人物的联系——北大文化与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梁漱溟、季羡林等联系在一起,清华有梅贻琦、梁实秋、钱三强,华中科技大学则是朱九思、裘法祖和杨叔子,认为没有这些思想前瞻者或文化引领者,就没有这些大学今天的辉煌[4]。
“黎明文化”真正的特色就是独特的办学历史。梁披云、巴金、李尚大等是带领黎明师友砥砺发展的灵魂人物,梁良斗为代表的广大侨亲董事是黎明职业大学建设发展早期的重要力量,广大校友是形成“黎明”教育品牌和良好社会口碑的重要推动者。以人物为主线,突出历史人物和典型人群在大学精神形成过程中的标杆性、权威性、模范性等特征,以此概括凝练的“精神”才具有“黎明”特色,有助于增强“黎明精神”的认同。此外,打上人物印记、赋予历史色彩,有助于师生根据不同人物的典型特征对照记诵“黎明精神”的五个核心词汇。这种确立特色大学精神的方法,在厦门大学“四种精神”[6]和福州大学“三种精神”[7]的确立中都得到充分的运用。
(四)逻辑的完整性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大学精神要实现对“大学人”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内在逻辑结构。除去大学精神的普遍性,具体到某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这种逻辑结构不需要一种千篇一律的范式,而是一种结合这所大学发展实际、对身处其中的“大学人”能够产生有效影响的逻辑体系。这种逻辑体系始终呼应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时代精神体现的是社会先进文化,科学精神呼应的是大学的知识传授功能,人文精神反映的是育人功能。
就“黎明精神”内涵核心词汇的内在关系而言,五个核心词汇是有机统一体,在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继承性,是“黎明人”共同的精神信念和行为指引,共同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事业需要。其中,“爱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价值原点,也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基础、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爱国”的价值目标要求“黎明人”坚持发扬并践行“求真”“自强”“笃行”“奉献”等精神,“求真”“自强”“笃行”是落实“奉献”和“爱国”精神的路径、保障和行为基础,“奉献”精神是践行“爱国”精神的必然归宿。“黎明精神”内涵的这种逻辑体系,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黎明”理念体系,并在文化育人中互相补充。
四、功能辨析
一所大学确立了自身的大学精神,只是使大学精神具有了确定的可传承特征,而能否具有生命力,关键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体现在大学精神的功能外化中。大学精神的确立不是终点,而是所有工作的起点。虽然大学精神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同属于大学理念体系,但其还具有统领学校理念体系、指引办学发展、教化师生成长成才、凝聚学校发展合力的功能。
首先,统领学校理念体系的功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主要是体现对内规范师生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的功能,而大学精神更是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对全体大学人的价值引领。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相比校训“正直勤朴、善学强技”、校风“团结互助、开拓创新”、教风“公正、明智、爱慈、敬严”和学风“奋斗便是生活”,“黎明精神”则站在更高的层面提出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提出了“求真”“自强”“笃行”的价值准则,这种统领使得整个理念体系更加完整、逻辑更加清晰、引领更加有力。
其次,指引学校办学发展的功能。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2]认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精神在明确大学办学方向、实现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基础环境建设、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非常明确的引领价值,应该将大学精神渗透到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渗透到科学办学的方方面面,让师生形成更好的价值取向。
再次,教化师生成长成才的功能。杜威[8]认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方式。大学精神对“大学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涵盖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知识素养乃至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影响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大学人”认同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道德规范以自觉的方式内化到个体的思想意识结构中,并通过文化实践外化。
最后,凝聚学校发展合力的功能。对于社会和大学发展来说,文化既是发动机,也是润滑剂。可以通过董事会、校友会等平台,发挥好文化建设专项活动载体的实践功能,讲好“大学故事”,宣扬大学品牌,使文化建设与大学教育教学实现无缝对接,使海内外董事华侨、广大校友与在校师生形成发展合力,使大学精神成为“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并以此凝聚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科学办学的合力。
五、结束语
文化育人是实现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的路径和方法,一所大学能够凝练形成自身的大学精神,有利于大学发展建设、科学办学和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应该以确立大学精神为契机和起点,通过系统、全面的弘扬,不断拓升文化新内涵、提升文化亲和力、激发文化创造力、凝聚文化向心力、提高文化辐射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花繁叶茂,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硕果常结。
[1] 胡军.北京大学精神的一种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27.
[2] 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
[3] 韩晓峰.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4(4):23.
[4] 李培根.论大学精神与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3.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8.
[6] 卞守耆,苏振富,孙福生.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
[7] 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三种精神纪念馆[EB/OL].[2016-01-24].http://xywh.fzu.edu.cn/ThreeSpiritMuseum/Index.aspx.
[8]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付统先,丘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55.
(责任编辑:黄韡 英文审校:杨德权)
TheGeneralPrinciplesofEstablishingUniversitySpiritintheNewPeriod:TakingLimingVocationalUniversityasanExample
CHEN Baose
(Department of Party Affairs,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In order to seek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university spirit with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in the new period, taking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in the fields of value, orientation,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puts forward that account should be taken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historic origin, the progressiveness of connotation,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log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establishing university spiri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romote their own cultural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spirit; general principl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16-11-28
陈宝色(1983- ),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黎明职业大学校级委托课题(LWT2016107)
1008-8075(2017)02-0074-05
10.13446/j.cnki.jlvu.20170030
G 6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