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总目录

2017-03-11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

第1期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

罗永宽 李 燕(5)

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话语转换的演变逻辑与发展路径

杨彬彬 马玉婕(15)

两岸热点事件舆情消湮现象中的中介因素研究

肖 飞(22)

文化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钟 晟(28)

中国精神的内涵、本质及其培育研究

张 瑜(35)

古代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赫 琳 谭昭(41)

2000年以来台湾华语文教育政策研究

郭光明 苏新春(51)

孝的张力与孝道的重构

桂 胜 赵淑红 张友云(58)

孝悌之道的历史命运与当代价值论略

谢永鑫(67)

基于手机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分布式模式研究

南希·普罗科特(71)

鲁斯·陶瑟文化经济学思想述评

周正兵(77)

美国来华传教士的中国形象认知策略:一种跨文化分析框架

李霄鹍(84)

凝聚力量,肩负责任,推进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文物学会高校历史建筑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暨学校历史建筑保护

与利用研讨会综述

陈 波 张洁娴(94)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四)

(99)

第2期

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沈壮海(5)

建设制度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

敖 华(14)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仲呈祥(24)

传统与现代:珠江三角洲宗祠文化的现实思考

梁敏仪(32)

跨文化交际的若干问题

——以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为例

白乐桑(37)

中国的人文学与跨文化对话

杨 华(46)

多元文化冲突世界里的跨文化传播

——燕斯·奥尔伍德教授访谈录

单 波(53)

我国城镇公共文化参与的状况、特征及政策建议

——基于我国17个省市51个社区居民调查之分析

蔡武进(64)

公众参观美术馆的动机、收获、满意度及其群体差异分析

——基于13个美术馆的调查分析

陈 庚 白昊卉(75)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基本问题研究述评

徐家烨(88)

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全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理论研讨会综述

史姗姗(99)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五)

(102)

第3期

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根基建设

尹汉宁(5)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小康”建设

于 平(9)

文化治理:一个治理领域抑或一种治理方式?

王彦伟 赵雅萍(15)

网络强国战略的时代潮音

——习近平网络文化安全思想论要

葛大伟(23)

红色文化:原初语境、认同危机与价值回归

龙柏林 潘丽文(30)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话语转换

——许渊冲翻译理论研究

张西平(37)

中华语言传播有关问题探讨

魏 晖(41)

日本近代以来培育软实力的历史脉络、特点及对华启示

马千里(50)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解时代发展问题

颜晓峰 赵 坤(58)

大众文化中的电影院线品牌发展路径研究

——以湖北电影院线为例

吴天勇 李媛媛(66)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以汉阳龟北路工业文化遗产为例

彭雷霆 何 璐(74)

中国话语建构:问题与路径

——“中国时代与中国话语”学术论坛评述

李娟仙 黄 敏(83)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六)

(90)

第4期

试论国家文化规划中的问题导向、逻辑建构与策略设计

——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为中心

傅才武(5)

文化自信价值引领力的三重力度

唐志龙(14)

论“文化民意”作为社区文化治理决定性配置要素

王列生 鞠 静(24)

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融入

聂继红(33)

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

——应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渗透的对策

姚金艳(40)

传统文化之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高福进(50)

弈道与文化

——围棋在台湾社会之点滴

姚彬彬(59)

国家文化软实力视阈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以中日韩三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为例

白松强(64)

中国文化对当代哈萨克斯坦的影响

(哈)丁 拉(78)

基于DEA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群众文化机构投入及其绩效分析

余冬林(84)

西藏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赵国栋 李许桂(9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会议综述

任 艳(108)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七)

(113)

第5期

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及提升路径

彭益民(5)

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民生自觉

陈兆芬(15)

论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吴小英 王士昌(20)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觉与自信

——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研究回顾与前瞻

刘水静(27)

中国儒学经典翻译的学术大师理雅各

张西平(37)

法国中学汉语教学大纲的文化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郑 蒙(50)

中国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功能确认

陈杰思(59)

高校文艺工作者“以文铸魂”的必要和路径

卢秀峰(66)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分类治理机制研究

张国超(72)

巴西的历史、文化和身份的反思

马克斯·科斯塔·利马(80)

2017年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调查分析

王绍霞(89)

文化因包容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共勉

——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王宇波(99)

探寻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与学理逻辑

——评《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

欧阳友权(102)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八)

(105)

第6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文物对外交流

刘曙光(5)

百年潮

——近代以来的文化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许洪位 丁俊萍(12)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思维

胡建兰(21)

华语的历时流变和共时格局及整体华语观

赵世举(27)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史姗姗(3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功能

徐志远 张 灵(42)

文化创意旅游的“知音”模式

纪东东 宓天姝(49)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彭雷霆 皮彦芳(61)

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实践探索

——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

寇 垠 王 桢 刘杰磊(70)

提升蒙古国居民电影消费水平研究

陈 波 恩 和(77)

聚焦人文社科前沿问题,探索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陶 军 钱 珊(87)

有精神的内迁大学,有温度的西南联大

——读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肖 波(97)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连载九)

(102)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
文化与人
中华龙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爱我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