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发展探析

2017-03-11郭丁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河南济源459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全民体育

□郭丁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河南济源459000)

我国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发展探析

□郭丁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河南济源4590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国民经济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仅仅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通过全民健身理念,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我国国民的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发展的有效措施。

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升级、扩大内需逐渐变成常态化,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重要阶段,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体育产业的完善的发展既是全民健身的需求,也是我国国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全民健身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原动力。

1、关于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概论

1.1、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中,一直有重文轻武的倾向,到了近代,国家贫弱,又饱受欺凌,人民素质低下,对体育的认识更加不够,身体素质无从谈起。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重视民众的身体健康,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与项目标准》,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4年更名为《国家体育锻炼试行条例》。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富强,社会稳定和谐,普通民众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生活质量,对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健身的理念。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把全民健身提到了国家发展的层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理念的逐渐认同,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对体育运动参与度与认同感也有了大幅提升,国民体质也有明显改善。

1.2、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就由体育运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的体育产品、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精神产品。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体育自身产业,如门票、彩票、基金会、体育广告、体育培训、运动员转会等;二是与体育相关的产业,如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食品等;三是体育系统办的其它产业,如宾馆、实业公司等。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下笔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但与我国经济总量相比还远远不够,仅占GTP的0.6%,未来发展空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发展期逐渐步入经济放缓的新常态,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就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我国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不足

2.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社会服务功能不足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现出国家的发达程度,表现了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我国目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社会功能还远远不够,其发展水平较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增加投入,积极扶持群众体育活动,健身路径、运动场馆设施、广场健身、娱乐休闲体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因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较大,体育发展很不均衡,城乡、东西部体育服务差距明显,这些都是继续改进的方面。整体上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和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口,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2.2、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不合理

我国体育经历了特殊的发展阶段,一直存在着重竞技、轻群体的传统,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金牌战略也为我国体育形象的建立,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情况,代表着民众对体育的认知感,也能反映着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发展程度,所以这两者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大国形象的建立,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民众对体育认识的改变,群众体育必须占据到更重要的位置,才能树立体育强国的形象,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才能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缺乏群众体育,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3、我国体育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不均衡

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体育人口多少能够反映出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我国经济总量虽有大幅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但体育人口还是不足,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体育人口总量与我国人口相比远远不足;第二,体育人口发展缓慢;第三,体育人口受年龄、地域等因数的影响较大。从年龄来看,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人口较多,而作为社会的主力中青年相对较少。从地域来看,城市比农村体育人口多,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体育人口多,这说明体育人口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员素质、硬件设施、资源储备、服务水平都较高,体育运动开展自然较好,体育人口就多。

3、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3.1、建立健全体育管理体制

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和投入,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对体育长夜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发展目标。要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各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就要及时研究政策,及时改变陈旧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下放权力、打破垄断,打破原先落后的行为模式,培养市场,避免出现体育领域的生产要素被垄断,而是给予市场更多的自由,要把原先的统管集中的管理模式逐渐多元化。第二,要打破管办一体化的操作方式,实行管办分离,行政部门的职能就是做好服务、做好监督、做好管理,形影的赛事、服务、经营该应公司经营的公司经营,该有体育协会承办的就由体育协会承办,体育则应该交给社会和市场,要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激发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使体育产业、社会体育、群众体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2、培养体育人口,增强体育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消费

随着社会发展,全民健身理念渐入人心,健身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民众的生活需求,也成为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式下的消费热点,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提高体育人口的总量,拓宽体育消费,改善消费结构。体育健身、身心健康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目前状态下,人们思想意识还没有彻底改变,体育制度、管理理念还不是很健全,这就需要政府从制度上、宣传上、教育上下功夫,让有体育习惯的人更方便,没有体育习惯的人有要求,扩大体育人口。而且在体育产业发展中,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了解不同的体育群体在消费方面需求,根据不同的消费特点的定位,掌握消费规律,对消费趋势合理预测,要开发出科学的、符合人们需要的体育消费产品,既要能获得更好利润,又方便人们使用,能够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从而促使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的良性发展。

3.3、加强公共体育培训,以市场带动体育培训产业

体育运动是一项技术活,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身体实践并非易事,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一定程度上也是阻碍人们参加运动的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公共体育培训,扩大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体育骨干和体育志愿者,积极开展社区、公园、广场的群众体育,让人们融入到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其愉悦,提高消费者的运动热情,落实全民健身理念,形成体育健身氛围,才能刺激体育消费,坚实体育培训市场基础,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方面。

3.4、规范体育竞赛环境,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独特的身体参与性,积极向上的最求,吸引着人们广泛的向往。人们对体育竞赛的挚爱,不仅渴望赛场上的胜负输赢,更挚爱赛场上运动员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顽强奋斗、团结进取的体育精神,因此,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中,不能只以商业利益和营利多少为目标,还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公益需求。体育的魅力是本身存在的,但也需要开发和培养,倡导并弘扬体育精神,让喜欢的人进入消费市场,而不是作为功利、权利的工具,才能有更好的要经济效益。职能部门在要做好监督,维护体育竞赛的良好环境,抵制影响体育竞赛、体育观赏的公平与公正,以人为本,维护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必然会进入迅速发展期,随着全民健身的进一步落实,健身的理念也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一种社会理念和责任。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探析,分析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要主导、扶持相关产业,管理上要放权、监管,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以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己任,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完成全民健身的十三五规划目标。

[1]宋清.试论如何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双赢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0.

[2]张保华,李江帆,李冠霖等.中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体育科学,2011,(4).

[3]黄莉.从体育强国内涵探究体育综合实力构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

[4]钟秉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2015,11.

[5]王冰,余卫平.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理论研究评述[J].运动, 2014,13.

[6]缪伟舰,王颖,吴国生.迈进体育强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发展战略[J].体育与科学,2010,29(2).

[7]李相如.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J].体育文化导刊,2012,37(10).

[8]胡鑫.全民健身运动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价值探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1.

G812

A

1006-8902-(2017)-04-SY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全民体育
全民·爱·阅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可持续全民医保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