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因素的研究

2017-03-1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内容

□韩 兵(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因素的研究

□韩 兵(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当前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设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新时期体育理念与本质的内容不够新颖;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休闲化过于严重;日常训练内容与技术传授逐渐被淡化;不够注重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训练。那么当前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开设的主要因素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设主要受到国家体育课程大方向的指导思想、当今社会文化、高校所处环境和地理位置、高校学生本身特点以及诸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

高校各项教学环节中,课程内容的设置是被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课程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授”的双边活动的一个媒介,高校的课程内容是以设定的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计划、教科书、学期课程安排等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的知识、文化、行为观念。所以说,课程内容就是高校传播给学生的知识、文化、思想、行为、观念的集合。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是整个体育课程体系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设上,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影响了讲授方法、课程开始模式、教学评价等重要环节的实施。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正处在高速积极的转型时期,那么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如何选择与开设,是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只有合理的选择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才算是贯彻国家“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才能高质量的培养出合格的一流的精英人才,真正落实“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才能行之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传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与意识,确保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最终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

1、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代体育的本质及理念的内容不够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存在着偏见。这主要表现为对现代体育的本质以及功能了解太少,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和阅读仍然停留在旧有的观念上。多数人对体育的理解也仅限于把体育看成是竞技体育训练与比赛,认为竞技体育赛事是体育的全部内容,把“胜负”看成是现代体育的代名词。人们对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了解很少,竞技体育即体育的错误观点也被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加之社会上很多人对于体育学科的发展知之甚少,进而也导致了体育学科与群体活动在多数学校得不到重视,体育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不被看好等现象的产生。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让社会大众真正地了解体育,向社会普及体育知识与理念。

另外一方面,进入高校后,由于学生在对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上的错误,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理想化(学生想在短时间内学到优秀运动员的技术)与实际教学效果形成反差,学生通过传媒得到的关于体育的概况跟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形成反差,进而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学生对体育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一些体育的基本理论、体育概念与本质的知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是什么,真正理解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1.2、运动项目设置休闲化倾向严重

由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休闲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创新,近年来新兴的体育项目不断出现,很多高校片面强调学生兴趣,项目设置盲目求新、求异,在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内容上迎合学生的追时髦、避重就轻等心理,盲目开设了许多新兴时尚体育项目,从而摒弃了一些传统的、有很高锻炼价值的项目,象器械体操、投掷、体育游戏、跑跳等运动项目。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传统的不一定都是糟粕。其中有许多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既有它的竞技性,也有它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及掌握运动技能,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等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这类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在新的历史阶段与新的条件下可以做一些修改与变通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即使是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也可以经过改革、创新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

1.3、为避免伤病事故而使身体练习内容过于简化

体育的本质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决定了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是一种直接的实践活动。因此,体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便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学校体育要从实践的体育教学本性出发,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如果没有适当的身体练习,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系列目标便不能实现。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设置教学内容,才是解决运动损伤、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的关键,一味淡化技术教学、降低学生课堂练习量与练习密度会使高校体育教学失去其应有的功能与意义。

2、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主要因素

2.1、体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影响

上世纪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处处事事以阶级斗争为纲,学校体育也被蒙上了政治面纱。这一时期,在强国强种的军事体育思想影响下,我国体育发展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前国家体委于1954年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在全国掀起了群众体育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以跑跳、投弹、武术、军事体操等军事化训练内容为主,学校体育成为了社会阶级斗争的工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运动管理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更是被军队接管,可以说是完全的军事化,此时的学校体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军事训练中的内容。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受“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强国”、“体育产业化”等体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提出了“增强体质”、“健康第一”等教学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大的改革与调整,改变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为目的的教学内容设置,取而代之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健康水平和全面体育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高校体育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高校体育项目的设置更丰富了,一改过去只有田径、武术、三大球等传统项目,还设置了形形色色的或传统、或时尚、或民族的各类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跆拳道、轮滑、街舞、体育舞蹈、攀岩甚至高尔夫等流行和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引进了“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教学内容提出置疑,主张取消或减少竞技体育项目。

2.2、课程目标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影响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我国在开始改革开放后,国家教委在修订(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时不再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而是改为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也对教学内容作了大量的改进,把原来复杂的、脱离社会需要和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及发展的需要,2002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规定了高校体育课程的五个领域: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该(纲要)不仅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而且是体育教材编写、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2.3、学生身心特点、体质及健康状况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学生身心特点、体质及健康状况。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进入大学阶段后,其身体素质发展逐渐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心理能力发展稍滞后于机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运动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只有科学地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质,教学过程过于注重强迫性的生物训练,教学内容机械、呆板、枯燥和整齐划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背离了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很长时期内没有被重视起来。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效果的好坏,必然要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状况。根据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是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思想、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需要的唯一途径。比如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开设综合素质提高班,以循序渐进来提高这些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水平;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开展竞技提高班,以满足他们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与进一步学习项目技术的需要;而对身体有残疾或体质特别弱的学生可开设体育保健班,以促进他们的体质水平不断提高。

2.4、地域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影响

在不同地域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中,合理开发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大意义。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华武术以外,各地、各民族也有许多体育活动内容值得挖掘和开发,例如摔跤、叼羊、划龙舟、抢花炮、扔沙袋等等。当然,我们提倡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照搬,而是经过挑选,加工改造整理,使其教材化,具有教育性、科学性、主体性、探究性、应用性和发展性,适合学生参加锻炼,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功能。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无疑是要吸收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内容,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这也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继承性特点。可见,地域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有深刻的影响。

3、建议

(1)选项课在时间上除了按学期设置外,也可尝试根据不同的时段来安排不同的项目内容;

(2)项目内容设置应结合本校学生身体及学习特点进行。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学生爱好、学生学业等都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及项目设置的依据,在选择设置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前,对学生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测量是完全必要的;

(3)除了国家指导纲要建议开设的体育教学项目和内容以外,另外再选择一些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学内容和项目,突出本校特色,才能把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办出特色,更好地满足本校学生的体育需求,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4)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增加宣传体育的功能、意义等内容的比重,这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葛家寿.体育课应选择什么教学内容[EB/OL].中国体育报, 2007.

[2]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

[3]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4]王华倬.从历史经验看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4,11(1).

[5]葛家寿.体育课应选择什么教学内容[EB/OL].中国体育报, 2007.

G807

A

1006-8902-(2017)-04-ZQ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