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03-11樊彩霞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樊彩霞(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樊彩霞(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可以充分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教学方法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体育教学为例,对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途径,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逐渐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转变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而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直接体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示范、讲解、模仿、练习为主,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无法体现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所以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涵,并且将其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探索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1、素质教育与体育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根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提出来的教育学概念。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的教育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普通意义上的课堂教育不同,体育教育在教学场地、教学性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灵活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在持续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意志品格、身体素质等都得到强化,从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素质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重大改革。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品格意志的重要途径,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实现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增强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这是体育教育价值的体现。教育是否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往往不是即时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渡在未来体现,体育教育的价值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学校完成相应的学习过程才能进入到社会,并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不仅要从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出发,更需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形势,这也是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从当前体育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尚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二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大部分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依照教学大纲,但是却缺少具体的、可行的教育计划,导致教学活动脱离现实,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的内容设置较为单一,而且缺乏科学的教材,大部分体育教学活动都是依照教师的单方面传输,无法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四是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般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利用挂图等手段,虽然有了改进但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另外,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薄弱之处,缺乏足够的科研能力,缺少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3、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3.1、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也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从而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应当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全过程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才能指导各项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同时,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也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高校传统教育中重视技术而忽视理论教学的思想得以改变,这对于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2、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重视的是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会采用示范、分解讲解的方式,再由学生进行模仿和反复练习,通过这样的循环方式来完成体育技能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所以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大,也被众多的体育教师沿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凸显,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这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认为只有规范的动作才能完成技能学习,只有将体育动作进行合理设计才能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和做法、问题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西方得到了有效运用并且具有成熟的操作系统,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可以提高体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而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3.3、游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由于体育课程大部分都是在课外完成,所以有些教师在心理上认为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游戏,而且大学生的年龄都趋于成年人,所以没有必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戏,在课堂设置方面也尽量显得成熟,这也因此而使得有些体育课程失去乐趣,越来越乏味。事实上,在体育课堂中加入游戏成分,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又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将锻炼内容与游戏内容相结合,设计一些具有难度而且能够锻炼学生体育技能的游戏,比如结合当下流行的“穿越火线”,这是绝大部分男同学都热爱的一款游戏,可以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设置多个关卡和障碍,扮演战士的同学需要穿越重重障碍去营救战友,其中涉及到很多跑跳动作,还有翻越球网、匍匐前行等,这些都是考验学生体力和技能的任务。另外,也包含一些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坚强的品格。游戏的设置需要教师花费很多心思,既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通过游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3.4、倡导快乐教学法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比如篮球运动中包含多种不同的战术,但是却无法在课堂中一一学习,这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普遍进行运球、传球等基础动作,而针对一些具有较强篮球基础的学生,则可以开展一些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运球后转身等高难度技术动作,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又可以增强学生在运动中的挑战乐趣。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具有的竞技性和对抗性,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包含很多变幻莫测的技战术运用战略,这些战略的学习与运用都需要扎实的基础,所以同样需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实践训练,才能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他们可以顺利应对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
3.5、积极开设体育娱乐部等新型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所以仅仅依靠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体育精神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显然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组织一些健身、运动竞赛、体育知识讲座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有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并且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将体育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参与体育俱乐部等课外活动时,也可以更深入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学会健康生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树立更加明确的教育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游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又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总之,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马天龙,齐林,赵禹.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邱泉.简论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J].体育与科学,2013(01).
[3]刘强.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革新研究[J].戏剧之家,2015(24).
[4]陈昌盛,吴家荣.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21).
[5]丛瑞阁.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0).
G807
A
1006-8902-(2017)-04-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