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在高校培养研究生工作的体会

2017-03-11邹逸麟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博士生博士导师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

试谈在高校培养研究生工作的体会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

一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下列几个条件:一、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二、以踏实、严谨的学风为榜样。三、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业基础、智能悟性、勤奋程度。四、以朋友的心态处理师生间关系。强调入学考试重视面试、入学后加强学科基础学习、重视历史地理学经典的学习、加强论文写作的训练、对学位论文要怀有敬畏之心、重视学位论文的选题。对研究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强调博士在质不在量。二、提倡硕博连读。三、取消博士生导师的称号。

研究生培养,导师条件,研究生工作意见

自1978年各高校、研究所恢复招收研究生工作以来,已经近40年了。在这40年里,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天我国各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在国际科学领域都有重大影响的,几乎都是这40年培养出来的。因此,这40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功不可没。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当前我国研究生工作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40年来研究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效,更符合我国国情,看来是十分的必要的。

最近《历史教学》要我谈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经验。我虽然有在高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培养过20多位博士生的工作经历,历时近30年,但真正要谈出其中有什么值得一谈的,或者有参考意义的经验,实在有些惶恐。因为这是对人的工作,人人各异,导师各有各的方法,学生各有各的体会。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是否成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难以在短时间内下结论。再说培养的方法也见仁见智,难有统一标准。故我在这里只能谈谈在工作经历中的个人体会和感受(说明:只限于人文学科),未必有多少参考价值。

我于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10月被教育部特批为教授,1985年初定为博士生导师。我从1982年起就开始招收硕士生。1985年后,虽然有招博士生的资格,但当时我的老师谭其骧教授还健在,社会上报考本所的博士生(报考博士,导师可以自定),当然都报考谭先生的。就是我培养出的硕士生,他们要想进一步深造,我也建议他们报考谭先生的博士生。因为谭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很高,年轻学子要求拜名师门下,是正常的事。以后,报考博士生的人数逐渐多起来了,谭先生一人带不过来,于是我在80年代末开始单独招收博士生了。

我前后培养了20余位博士生、带了5位博士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名师出高徒”或“严师出高徒”。我既非名师,也非严师,所以没有直接的感受。不过我认为这两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必然。事实上,有许多名师或严师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其中确有不少后来学术上有突出的表现,但也不乏平庸之辈。可见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身的学术素质、勤奋程度以及悟性等综合因素,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者也。

那么导师是不是不起什么作用了呢?当然不是。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我不谈名师或严师)应该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一、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当代学科分得很细,拿历史学科来说,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历史地理等等之分。就是中国古代史还分为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史、蒙元史、明史、清史等等分支领域。一般博士、硕士生的招生目录都是分得比较细的分支领域。当代的一个导师往往也就是在其中某一领域是其专长,就是这一领域,导师也往往偏重于其中一个方面。如某一宋史专家他研究的重点也可能是宋代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等一个方面,不可能对宋一代历史的所有方面都是深湛的研究。这是因为我国历史实在太丰富、复杂,而史书又浩如烟海。人的一生难以研究穷尽。但是作为一个宋史的导师,虽然研究的领域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对整个宋史研究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宋史研究目前存在的哪些问题、有哪些新出现的史料、宋史研究的学术趋势怎样、有哪些难点和兴奋点,等等,应该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指导学生研究的舵会把握得比较准。

二、以自己踏实、严谨的学风为榜样。作为研究生导师,自己自然也进行学术研究,也有一定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学生在入学前或入学后,必定是主要读物。因此在这些学术成果中所反映的学风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如果导师的学风十分严谨、规范,从资料搜集、考订到分析、推理都有缜密的逻辑和思路,研究的成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必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一定会遵循这种严谨的学风,不敢随心所欲。而这种学风一旦形成,终身受用。这种学风传承比教予许多具体知识更重要,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为具体知识他随时可以自学的。如果导师自己学风不正,浮躁虚夸,追逐名利,以跟风为时尚,不经严密的资料考订和分析,随意发表议论,学生认为做学问就是这样的,这种学风传给学生,终身难改,以后也不可能真正有所成就。

三、对每位学生的学业基础、智能悟性、勤奋程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带研究生的途径大体有二:一是授课,或基础课,或选修课。二是定期面谈,或谈学习问题,或谈生活,在一种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开头半年下来,对某一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应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因材施教,对他提出合适的要求。您不能指望您的学生将来个个都是顶级专家(因为您自己也不是),但起码将来是一个在这专业领域里合格的硕士或博士。

四、以朋友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我不赞成以往那种传统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导师指导学生是其工作和责任,不要将过去“天地君亲师”这种旧的师生关系拉进来。有的导师为了表示自己是个严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到位或错误,动辄训斥。这不但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研究生都是成年人),而且对您的所谓好的出发点感到反感,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我主张以朋友心态对待学生,您的意见才能起好的效果。

如果您具备了一个好导师的品质,但如何培养出优秀或合格的学生呢?其中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和条件的。

第一,首先是入学考试。我们一般是先笔试,后面试。笔试是考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考试分数基本达到入学要求,再给以面试的机会。我们多年的经验,面试是万万不能或缺的。笔试考的是招生简章里公布的专业教材。有的学校在本科三年级开始即辅导学生考研究生(许多学校往往以考研究生的入学率,为测试教学水准高低的标准),我们在批阅笔试考卷时,发现有的考生对简章里规定的教材内容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与教材内容一字不差。但面试时成绩未必最好。面试我们主要考试学生的知识面广度,思辨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悟性,这才是一个学术研究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条件。入学前历史地理学具体知识多一点少一点,无多大关系,因为具体知识以后都是可以补的。如果思路不清、逻辑混乱,这样的学生很难有培养前途,因为都已成人,三四年内是很难有明显改变的。因此,我们录取的研究生不在于是笔试成绩最好的。当然笔试、面试成绩都好是最理想的了。有的笔试成绩完全符合录取条件,我们也不能不录取他,但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总感后劲不足,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研究能力。根据我们数十年的经验,这个看法还是正确的。

第二,加强学科基础学习。我在的专业是历史地理学,目前在我国高校人文学科本科里没有这个专业。因此来报考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的都来自其他专业,如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新闻学,甚至对历史地理学特有兴趣的化学专业、计算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没有历史地理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因此在(硕士)入学后的第一年要补这些课程,如历史地理学概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地理学史、地图学史、地理信息系统等等,可以听课,也可以自学(因为都有教材)。通过这些基础的学习,以后听专门课,或从事研究,都有了基础。

第三,历史地理学经典的学习。任何比较成熟的专业,必定有一系列该学科的经典。历史地理学又可分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又有:气候、植被、生物、水系、海岸、沙漠等等自然要素;历史人文地理又可分为:疆域、政区、人口、产业(农业、手工业)、交通、城市、文化、民族等等诸要素。作为研究生在这三年里,当然只有做一个方面的研究。但是你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学的博士,你对历史地理学基本内容应该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你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你毕业论文那个领域。因此,在攻读博士期间,对历史地理学的一些基本典籍,如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历代正史地理志、历代正史河渠志、《禹贡》《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等一些历史地理学的经典,不能要求全部精读,三年里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至少要精读其中一小部分。所谓的精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用心地读,不是走马观花地读。精读可能发现古代文献中的问题,我所有多位后来很有成就的研究生,第一篇文章就是考证《水经注》的错简,这就是精读的结果。你对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经典有所熟悉,以后从事任何历史地理问题研究都能拿得上手,这才符合一个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的要求。

第四,论文写作的训练。任何研究工作,论文的写作是最基本的训练和成果的体现。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有这方面的训练。我们有下列几方面的经验:(一)鼓励学生平时多写读书笔记、小考证,如对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包括古籍整理)中标点错误、错简以及地名、制度错误等等进行的纠谬。学习清儒学者,如顾炎武、钱大昕、赵翼等读书札记,您虽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向其学习总是可以的。千万不要一下子即写长篇宏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献资料的细致考辨和逻辑思维。(二)鼓励学生在读前人著作中(包括导师的著作)寻找瑕疵,在字缝中找问题,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古人。所谓“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张载言)。发现问题是研究工作的起点,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没有产生任何问题,这类人是很难从事研究工作的。

第五,对学位论文要怀有敬畏之心。现在有些研究生入学后,认为总归能毕业获得学位的,对学位论文往往草率从事,东拼西凑成文,为最后博取一学位。并认为论文通不过,导师也没有面子的。所以导师总无论如何设法让你通过。虽然事实上确也是经常发生的,但这实在是极端错误的看法。

我经常对研究生说:你们一生能有三四年时间,什么都不干,专门写一篇论文,这是一生最大的幸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一些学者,往往是我国某一现代学科领域的开创者或奠基人,可惜他们回国后不久发生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生活不安定,研究无条件。1949年后又不断地政治运动,到80年代拨乱反正,他们重振学术都已年过花甲或古稀,虽然他们仍然壮志凌云,努力从事学术研究,然其研究成果影响始终没有超过他们年轻时那篇博士论文。就是那篇博士论文奠定他一生的学术地位和研究方向。你们今后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少有可能,让你什么不干,用三年时间专心一致地写一篇论文。因此,你们要好好珍惜这研究生的岁月,做好这篇博士论文。

第六,学位论文的选题。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最后结业其总成果还是看最后那篇学位论文。所以这篇学位论文,事关重大,必须慎重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上面已讲过,研究生入学后,主要靠自身努力,修行在自身嘛。但学位论文的选题,则导师有很大的责任。首先当然要听取研究生自己的意见,他经过两三年的专业学习,应该对历史地理领域里某个方面,或某个具体问题产生了兴趣,愿意做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论文题目。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兴趣是研究的基础。我反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派,因为如果该生对这个题目毫无兴趣,或者一点前期基础都没有,完全奉命做文,那一定是做不好的。当研究生提出他的设想论文时,导师就要为他把关了。有时这个题目确实不错,前人也没有什么人研究。但是资料实在太少,一两年内恐难以做出成果(因攻读研究生时限有规定),要说服学生放弃这个题目。有的研究生好大喜功,往往提出十分宏大的课题,这类课题要终生研究的。两三年内做出的只能是空泛之论,也要求学生放弃。另外,切忌学生专找导师研究领域的课题,这也是要不得的。有位很著名的学者,学问很好。但他培养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做他研究领域的课题,这样他指导起来十分方便,因为在这领域里所有问题他都十分熟悉的。可是这样学生论文的主要参考资料都是他导师的论文和著作。论文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他导师某本著作里的话。结果他培养的多位研究生中一个出类拔萃的都没有。我培养的研究生要他们的论文绝大部分与我的研究领域无关。这样我指导起来很累,因为他们看的参考书,有的我从来没有看过,有的甚至我连书名也不知道。我在审阅他们论文时不得不设法借来读,这样我就比较累,但好处是他们没有受我的影响,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有,选题尽量不要找那些学术界熟透了的问题,就是张三李四都能说出几句的论题。除非你有与传统说法完全不同非常出彩的观点,否则这种论文就是通过在学术界也不会有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指导过一位博士研究生,是在职攻读学位的年轻教师。他原在上海经济史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当时准备继续做上海港贸易史方面的论文。我的意见是对于上海港贸易史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里已经有不少上海经济史专家出了不少成果,要想这几年内做出的成果超过他们是很难的。我建议他取历史地理学的优势,从上海港腹地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上海港的贸易。从上海港出口商品的来源、分为几个层次的腹地,以及商品来源交通路线、进口商品又有交通路线、如何分别进入中国内地、上海港贸易对中国内地经济影响的地域范围和后果等角度切入主题。因此前研究上海港史的成果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论文十分出彩,2000年获得全国100优秀论文奖,第一次打破了复旦大学文科没有获得过百篇优秀论文的局面。以后成了这方面研究的模式,后来天津港、宁波港港口与腹地的研究,都是套此模式的。我们所其他导师也十分重视学生论文的选题。因此,这方面我们历史地理研究所对复旦研究生工作是有贡献的。我们复旦文科(哲、经、法、中、新、外、管)一共获得过10篇100篇优秀论文,我们一个仅30余工作人员的小单位就占了6篇。

以上是我在30余年来,培养研究生的一些体会,是否有参考价值,我就不敢说了。

经过40余年,我国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应该是比较成熟,也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但我个人认为还有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

一、我认为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博士的培养在质不在量。我国现行大学培养的人才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研究生就指后面硕、博两类。现在博士满街走,并不是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如果一个本科生毕业后不是因经济原因急着要就业,或者对研究工作毫无兴趣,继续读两年硕士,训练一下做研究的基本能力,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益的。因为现在社会上各种职业哪怕是行政工作都讲究创新,有两年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对任何工作岗位都是有用的。而博士是要培养高端的专业研究人才,这在当前我国各行业还不是普遍需要的。因此,不论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大家都来培养大量博士,无论对社会资源还是个人时间都是一种浪费。

二、提倡硕博连读制度。根据我们的经验,要做好一篇博士论文,仅仅只有三年时间是不够的。因为其中至少有一年时间要补课和对付外语考试,完全用于论文仅两年。短短的两年时间要开启一个新领域、新题目,不可能做出出彩的论文。比较理想的博士论文是在硕士论文基础上扩展、深入,这样前后有五到六年的时间做一个专题,比较容易成功。如果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完全两个领域肯定是做不好的。当然博士论文价值高还可以继续做博士后,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三、取消博士生导师的称号。我国在1978年前没有自己培养博士的经历,当时的博士都是在海外得到学位归国的。因此,一开始我们对自己培养博士没有经验,为了保证我们自己培养的博士的学术质量,于是先在一些比较著名的高校里一些比较高水平专业设立博士点,并在该校一些老教授内遴选一部分人承担培养博士的重任,因此有了博士生导师的称呼。当时遴选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是很严格的。各学校要建立博士点需要填表格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学位委员下属的各学科评议组讨论投票通过。每次学科评组开会时,教育部会下达名额,即这次某学科只能增加几个博士点,而博士生导师则在已有博士点的教授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当时是很严格的。我参加过第三、四两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我记得某次某学校一位较年轻的教授申请博导时在表格外语水平一栏里填“精通英语”,当时组长之一齐世荣先生就说:此人太狂妄,现在哪个中国人敢说精通英语,“四会”已经很不错了。最后此人给否了。以后随着形势发展,一些基础好的学校只要在一个专业中已经有了三个博士点,就可以在这个专业范围内,自增博士点和博导。以后教育部将增加博士点的权力下放,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自增博士点了,博导更不用说了。于是博士点遍地开花,博导也大量增加,博导完全成了抬高自己学术身价的一个标志。近年来,许多学校规定自身没有博士学位的不能当博导,于是许多已经有了副教授、教授职称的中年教师也纷纷寻门路,攻读在职博士生。有了博士学位的教授一般在升教授的第二年也就很快地评上了博导。博导多了博士生也就必然多了。我国可能是世界每年产生博士最多的国家。

国外那些有培养博士数百年历史的高校也没有博士生导师的称呼,人家培养博士只是教授的一项工作。而我国却将博导实际上变成教授中一个等级,也许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目前我国这种做法,当然也说不上多少弊端,但仔细分析,却有着不少负面影响。第一,当前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在中青年学子圈子里,普遍存在着浮躁的情绪,在职称问题上比较急躁。博士学位拿到后,过一年就是讲师了。于是在写论文数量上、找发表刊物等级上,在争取科研项目上,都围着晋升副教授的目的转。升了副教授后,又针对着教授职称标准,写论文、争取什么等级的和数量的项目,升了教授后,又考虑何时为博导。文科还好没有院士。如果有的话,又得向此目标进军。总之,从30岁到60岁都是在为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奋斗,所做的研究成果,都是为了对付下一个目标的要求。凡事都是匆匆,缺乏静心思考的时间,更难有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几十年的心态。所以当前学术成果很多,但其中急就章不少,能留于后世的恐不多,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副教授、教授的职称在现代高校里是必要的,博士生导师这个称呼是否必要的呢?

我们今天培养研究生(硕士、博士)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几年的专业训练,使一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年轻人能够在本专业领域里做出成绩,成为著名学者,推动我国的学术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成果。但这个愿望的标准很高,在我们培养的博士里有十分之二三达到已经是很不错了。好在世界上许多事物是相通的,经过研究生几年的训练,就是去做其他任何工作包括行政工作,都会有其优势,因为经过收集资料、辨析真伪、逻辑推理、科学判断、文字写作等等的训练,做任何工作都是有其优势的。因此,像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多一些经过研究生训练的人才,也是可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认真地去做好这件工作,而不是为了光图虚名。

以上是我对高校培养研究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因为长期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工作,孤陋寡闻在所难免,希望有关同志批评指正。

The Experience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 think a qualified supervisor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qualities:1.Wide academic view; 2.Being a role model of;3.Deep understanding of each student’s academic background, smartness and diligence level;4.Dealingwith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position ofa friend.It takes time and efforts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or qualified student.Put emphasis on the interview during the enrollment examination.Strengthen learning of basic course,and focus on classic work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aper writing,and put emphasis on selection of degree thesis.Opinion on graduate students management:1.Highlight quality instead of quantity of doctoral students;2.Advocate of master and doctoral continuous study; 3.Cancellation ofdoctoral supervis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Mentor Conditions,Postgraduate Work Advices

G64

B

0457-6241(2017)14-0003-05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杨莲霞】

2017-05-12

猜你喜欢

博士生博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V eraW an g
导师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