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异军突起中校园文化的发展思考

2017-03-11郑泽蒙李永强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网球校园文化球员

□郑泽蒙 张 璐 李永强(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高校网球异军突起中校园文化的发展思考

□郑泽蒙 张 璐 李永强(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网球运动亮点在于人们运动中所诠释的礼节与文明、自信与尊重、团队协作与崇尚竞技的深厚文化底蕴,正如魅力网球一道美丽的弧线划过,万众瞩目中掀起场外一片“无言”的惊喜与宠诺,尽将这种运动文化魅力内涵展现无疑。这些源自网球运动的文化要素同时也是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新时代综合人才不可多得的基础性素材,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网球异军突起的文化底蕴与文明靓点、高校网球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所愿与发展需求、高校网球文化何以当代的构建途径与发展思考三方面做出研究探讨。

校园文化高校网球文化发展思考

1、高校网球异军突起的文化底蕴与文明靓点

1.1、高校网球的文化底蕴

高校网球现身于校园文化中,其承载主体为广大学生,是活跃体育课与丰富课外活动学生们热恋的“宠儿”,是生于校园兴于校园,与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密切贯通。这种异军突起的体育文化形成校园独特环境,凸显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的初心。高校网球异军突起的文化底蕴由此鲜见一斑。

(1)人本理念下的“高雅文明”。

因网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宫廷,长久以来网球运动常常被冠以“贵族活动”与“高雅运动”的美誉。尽管经历世纪的历史洗与世人的不断演绎,这种“高雅文明”依然传承的生生不息。如网球比赛中人人注重礼节,不仅对球员的参赛衣着颇有讲究,而且对言行举止于球拍的使用也均有规范说法,要求球员行为举止应具绅士风度,以礼相待,网球场上最高频率使用的两个词通常是“对不起”与“谢谢”等;而网球场现场观众言行也需温文尔雅、举止文明,现场中途不得鼓掌与随意走动,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人本理念下的高雅文明。

(2)诚实守信中的“以德容人”。

诚实守信作为网球文化对球员注重培养的品质,举手投足间均体现出“以德容人”的素养,而这种素养总是要相互的。即便是球友间业余球技切磋,也是基于彼此诚实与相互信任,由对方做出网球落点“out”或“in”的裁定,足见诚实守信在网球运动对球场品质要求的严谨性,网球运动对培养诚实守信的球员品质重要性也鲜见一斑。而网球技术也是基于球员直面困难、谦虚谨慎、刻苦学习的优良品质而来,则更显难能可贵。心理素养对比赛影响尤为明显,一场球赛身心投入中实则为一场真正的战斗,若选手能林场发挥八成水平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状态了,更何况置身于“鸦雀无声”的万众瞩目之中了。以此网球参赛者必须要有勇于直面困难,对胜利充满信心。特别是对技术欠佳、不如自己的参赛对手所表现出的那种大度与尊重。

(3)集体观念上的“精诚团结”。

同时,网球运动的特色底蕴又在于对球员集体意识与团结协作能力的重点培养。即便是单打比赛,球员与教练的配合默契也可将其表现无疑。如教练一个手势,球员便知刚才的技术错在哪里,教练一个眼神,球员就知道下一个球落点要打向哪里。这种默契就来源于日常配合协作意识的培养。而双打更是对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的彻底展现,每一个球都需要搭档之间的配合相通,始终以正确的心态鼓励、尊重同伴,即便因同伴失误而丢分,也不因此而相互抱怨,而是相互鼓励拼好下一个球。

1.2、高校网球的文化靓点

高校网球特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靓丽风景,逐渐描绘出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蓝图。是承载大学的天空,反映大学生所特有属性的价值取向、观念思想及行为规则的一种时代文化新形态。为我们所致力倡导的综合素质教育与系统终身体育提供了更为广阔丰富的发展空间。探究其鲜明的文化靓点,又使我们得以窥视其同属意识形态领域的三大特色:

(1)是一种重构物质文明的校园文化。

相对而言,网球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担负着大学生逐步自我完善、演绎自我发展历程的重构使命。得益于网球运动兼具一身的运动趣味性与运动量可控性,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往往很高,一场球下来,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数公里跑步的运动量。另外,网球运动隶属隔网距离对抗,无直接性肢体接触。可避免类似篮球不必要的对抗伤害,让学生充满乐趣的同时又增强了自身体质。关键一点,可让大学生通过网球运动科学掌握身体锻炼的系统方法,养成全面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与终身体育实现对接,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2)是一种突出精神建设的校园文化。

同时,网球运动所固有精神属性又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精神建设领域。网球运动所表现果断勇敢、协作团体、拼搏向上的竞技精神,以及团队精神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等无一不折射着人类文化的精神光华。高校的网球文化又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文化,对创新高校精神建设做出独到的担当。网球运动固有的比赛规则与比赛制度,本身就作为一种约束与规范进行着竞技精神的锻炼培养,它以严格而细致的规则创设出为双方竞争的严谨公平条件,也以诚信守则的品质夯实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规范。

(3)是一种提升行为规范的校园文化。另外,网球礼仪对球员于观众做出了行为规范,潜移默化中将对大学生行为素养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中国历朝历代皆将礼仪行为视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尊重球场在于尊重一切”的网球运动行为准则诠释了规范的真正含义,也体现了“卓尔不群”的高雅行为风范,它具有超乎想象的感染力,渗透并促进着大学生的行为群体文明建设。

2、高校网球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所愿与发展需求

2.1、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的网球运动可谓“雄姿英发”,呈现出勃勃生机。2004年孙甜甜与李婷夺得雅典奥网女子双打冠军,来之不易的这块金牌承载多少运动健儿的喜与泪,举国欢腾之下,我国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重视,也赢得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晏紫与郑洁也喜登澳网与温网女子双打冠军领奖台;2010年郑洁与李娜分别打进四强,李娜同时排名世界前十的球员;2013年7月彭帅喜获温网女双冠军,实现首个冠军大满贯;同年10月夺得年终总决赛女双冠军,创造亚洲历史;2014年彭帅女双世界排名第一。伴随这些荣誉喜极而来的是国人对网球盛况空前的热宠和我们网球运动的强势发展,特别得到高校大学生的空前热恋。因此,建设高校的网球文化是寻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的发展结果。

2.2、顺应运动普及的需要

2004年,首次中国网球公开赛在隆重北京举行,短短的4年时间,已经发展成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冠名全亚洲。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喜爱、认识网球,举国之下大型的网球普与推广已综合铺开。每年以40%增长速度,谱写着中国网球发展新篇章。在网球运动普及推广之下,学校群体效应的能量再次振奋了国人。尤以各大高校网球普及最广,规范化的室外网球场几乎覆盖所有大学校园,并专设网球体育课,选择重点网球课程大学生也呈连年陡增的景象。伴随高校网球运动的全面加强,营造出时代大学体育教育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在如此吸人发展的推促之下,构建起高校的网球文化则更先必要。高效通过对网球文化的全面构建,可以更加活跃高校网球运动,为进一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创设更良好条件。

2.3、顺应素质发展的需要

网球运动对大学生的观念思想、行为意识和能力培养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球运动通过无比丰富文化底蕴将大学生的观念意识、道德规范、行为标准与能力素养紧密相融,相对于大学生可塑性强的时代特征而言,建设高校的网球文化必会进一步形成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同时,参与网球运动,可以全面培养在校大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基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与情感价值观的进一步端正,为真正培养新世纪合格市场人才打开教育之门。因此,建设高校网球文化是顺应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网球文化建设越见成效,网球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的品行、性格与行为举止的影响力就越大。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所具备的高雅文明与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与自信果敢等品格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并在社会的积极响应中,促进我国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3、高校网球文化何以当代的构建途径与发展思考

3.1、以师资建设为先,提升高校网球文化向心力

要对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当务之急在于执教师资力量的进修培训力度,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倡导在职进修,不断提高应有的学历层次,确保其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堪当实践教学。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提并论”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展开业务实践与理论交流,培养其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创新技能。特别加强师资力量的专项运动理论探讨、转变执教观念,力争最短时间落实师资梯队建设,以此全面提升高校网球文化向心力。

3.2、以设施建设为实,提升高校网球文化凝聚力

网球场地要做到数量增加,质量加强。场地建设是我们网球运动不容忽略的硬件设施,拥有充足的基础设施是开展网球活动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育素质,提升大学生网球学习兴趣,增进当代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物质文明保证。因此,各高校必须引以高度重视,要转变观念,运筹帷幄,广渠道、多形式做好资金筹集工作。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全面普及与推广争做积极不懈的努力。

3.3、以兴趣培养为要,提升高校网球文化感染力

作为高校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做好宣传,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在大学生中切实做好网球运动相关知识、运动技能与价值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引导积极培养大学生投身参与的兴趣,以此提升高校网球文化的感染力。

3.4、以教改优化为重,提升高校网球文化发展力

必须更进一步增加网球课程的开课率,进一步增加以网球运动为实质内容的体育相关课程教学,确保网球运动的教学课时充足丰富,在此基础上增设一定的网球选修课与体育必修课,让网球运动早日进入高校的体育课堂。

[1]陈勇.探析网球运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J].山东体育科技,2005,4(3).

[2]梁高亮,刘铁.关于中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吕立功.高校网球文化对普及网球运动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2(3).

[4]尹建平,吉向阳,段书峰,李彦庆.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运用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3(1).

[5]曹灵,李明.我国大中小学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8).

[6]张军平.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G845

A

1006-8902-(2017)-04-SY

郑泽蒙(1986-)男,山东日照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网球校园文化球员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不只是球员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