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策研究
2017-03-11金莹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辽宁沈阳110023
金莹(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辽宁 沈阳 110023)
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策研究
金莹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辽宁 沈阳 110023)
中国文化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是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联系紧密,本文先是概括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各民族间的文化冲突与碰撞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经济全球化在给中国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既要敞开国门拥抱世界,又要独立自恃、不丢本色。
中国文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当前各界主要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全球化的解读基本可以从三种视角切入:政治、信息通讯和经济。一从政治视角理解,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全面扩张。英国学者埃伦·伍德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化。二从信息通讯视角理解,全球化是信息穿越空间障碍在全球范围的自如传递。三从经济视角理解,全球化是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化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融合”。[1]
一般认为,全球化的基础和首要进程是经济全球化。后者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借助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通过生产要素和信息在超越民族国家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产生了紧密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国际关系体制和产业结构布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连续深化,世界上许多国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有机整体。而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印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获益匪浅,且都出现了历史少见的经济繁荣。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2]不管人们愿意与否,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已经变得更为紧密,但是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艰难抉择。
二、中国文化的政治属性及价值取向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有明确解释:“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所涉“文化”一词皆指狭义文化,其中的讨论重点是价值观和政治属性。
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中国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沉淀和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等凝结。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体系,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以政治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
西方国家大多以宗教作为维持社会公德的支柱,而中国始终没有形成本民族真正意义的宗教,这与中国文化在内容上始终以伦理为中心、处处为政治服务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注重以理化情、情理融合。这种情理关系高于法理关系,法律迁就于情理。黑格尔曾经评价,“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3]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规范直接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其结果就是使伦理政治相结合,进而伦理政治化或政治伦理化。
2.主张群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价值观逐渐占主导地位,尊重和倡导人的个体独立性。每个人无论在上帝面前还是在法律面前都是独立平等的主体,主张个体价值高于群体价值。这种价值观的表现就是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在中国,主张群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讲求个体的自我检省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心。
3.重视人文修养
中国历来标榜道德伦理,置个人修养于极高地位,并以道德为标尺来度量人生,强调个体对他人、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督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忽视人对物质利益的要求。
4.具有延续性、广容性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虽然有很多的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这取决于其广容性、同化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共同体,近代以前整体上是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中国几千年来历经外族侵略,但文化始终传承不衰,即使外族在地域上取得了统治权,然而就文化而言,往往是征服者被征服。外族在取得地域统治权和对人身的奴役权之后,往往自己又成为文化上的被奴役者。中国文化堪称世界上“连续型文化”的典范。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大文化系统在交往中必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有其积极影响,马克思认为,文化的交互作用使“各个单独的个人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4]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带给中国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文化的机遇
1.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成果,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使中国文化快速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所共享。科技的发展使文化成为一种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迅速传递。同时全球化扩大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对来自异域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更容易接受,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2.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自我完善
全球化使文化不可能在封闭的领域里孤立的发展。它必须在与其它文化交流中吸收其经文化的有益成份,成为人类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可以在吸收异质先进文化营养的同时,对自身进行一系列的自我更新和建设性转化。
3.使中国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首先,使中国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球范围内商品的流通蕴含和携带着许多文化因素,它不仅反映了一定的消费观念、社会方式,还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中国民众在消费选择变得多样的同时,又可以领略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其次,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改革,这种改革使中国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中国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现代文化。最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通过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人们渐渐认识到隐藏在西方经济发展背后更深层面的东西,并从中汲取营养,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活力。
(二)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文化的挑战
发达国家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西方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不单存在于物质层面,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必然衍生出文化权势。“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的软权力更优越。”西方国家不断向整个世界、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倾销他们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并将其贴上国际化的标签。
1.积极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指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所实施的隐形文化侵略和精神洗脑,它们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力量、媒体优势、文化工业和意识形态制约、影响世界事务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过程的一种国际霸权行为。其目的是征服和控制人心,并以此为手段改变两国之间的强权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文化”作为他们谋求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资源,不断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侵蚀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
2.双向交流蜕变为单向输入
五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打着传输文明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尽管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十分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往往未能实现。原本双向、平等、互惠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单向的文化输入。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同样处于劣势状态,在我国这种现象同样严重的存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惊讶的发现世界文化的发展早已超出我们的想象。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引进甚至模仿学习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正如高长江所说,“经济全球化正在把全世界各民族固有文化品味,悠久的文化经验,特定的文化叙述无情的消蚀掉,而把它整合为一个模式——西方或美国化。在经济全球人的条件下,中国民族文化在更加开放、更具有世界风格的同时,它的民族气息与中国特色正在日趋萎缩和消失。”[5]
3.出现“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并形容其国内的情形,是指那些已经接入互联网和没有能力使用互联网的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引申到国与国之间用来指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运用和掌握数字化技术上存在的差距。凭借经济、技术、人才优势,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网络规则的制定,牢牢掌握网络控制权。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推销到全世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出现了“失语症”。
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策研究
1.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意识
有没有文化自觉,对于回应全球化至关重要,强调文化自觉其实就是要突出文化的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可以认为,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实质是民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并非纯文化。文化的认同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交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危机。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唤起民族的忧患意识,从自我反省开始不断发现问题,力求改进,变被动为主动。
2.顺应发展态势,保持健康心态
闭关自守在一个以信息和文化为主要生存基础的空间里,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必然将被人类社会文明所淘汰。在世界文化格局越发开放的境遇中,如果不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沟通对话,不认同经济全球化的规则,那么必将与其他民族文化产生冲突,给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外部环境罩上一层雾霾。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树立健康的心态,充分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加强文化整合,推进综合创新
文化整合与文化冲突的相生相随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文化的火花就是在不断的冲突和碰撞中迸发的,正是这种碰撞与交流使得民族文化萌发了新的生机。可以说,中国和西方之间并不存在文化上的互相同化或消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呼唤中西文化的整合。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文化应“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其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6]
一个民族在世界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的关键因素就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个自我封闭、固守僵化、缺乏创新的文化只能走向没落和衰亡。所谓创新,包含两点:一是内容创新。中国文化若要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焕发生机必须以其内容的不断创新为基础。二是观念创新。应当以海纳百川的宏大心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三是结构创新。在西方文化“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之上,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进行重塑,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结构。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浪潮把不同国家和民族联系到一起,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冲突也由此而来。所以,我们不但要敞开国门拥抱世界,而且要独立自恃、不丢本色。归根结底,中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继承、改造、创新和发展,建立一个民族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现代化需要。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5 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高长江.现代化文化批判与重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周 丹】
G125
A
1673-7725(2017)02-0179-04
2017-01-25
金莹(1978-),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汉语言文学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