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治学特点刍议

2017-03-11朱东方晋中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文化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路德汉学治学

朱东方(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治学特点刍议

朱东方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毕生都在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历史。他的中国观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美国本位意识。他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主动投身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学术发展动向,引导美国汉学发展。他的治学特点既是自己宏阔学术视野的表现,也是美国中国历史研究学科发展的反映。

美国汉学;傅路德;中国历史;治学特点

汉学家傅路德(L.Carrington Goodrich,1894-1986)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执教35年,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亚洲协会会长,是丁龙汉学讲座教授。在长达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的努力为美国汉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传承汉学研究路径

傅路德的博士论文,也是第一部专著——《乾隆朝的文字狱》(The Literary Inquisition of Ch’ien-Lung),是其学术研究投石问路之作,奠定了他一生研究中国问题的基调。这部研究清政府文化控制的著作论及乾隆时期文字狱的背景、目的、结果与影响,禁书的搜求方法,《四库全书》与文字狱的关系,等等。尽管今天看来其论述不够详尽,结论也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加之全书大量篇幅是对相关史料的翻译或缩译,存在一些“硬伤”。但在附录中列出的被定为有反动倾向的禁书目录,为当时的索引提供了便利。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保存下来很多形形色色的历史文献,但它们对同一件事的记载却可能截然不同,不排除一些记录受权威的控制而失真。因此,需要考古发现甚至与亚洲其他地区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勾勒出较为清晰的历史。傅路德通过文本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结论,不惜笔墨用大量篇幅翻译、编纂文献史料,也反映了他重文本、重考证的治学特点。

19世纪历史学专业化以后,汉学研究也形成了通过对文献史料的严谨考证得出结论的基本学术规范。而狭义的现代中国学则更多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历史研究突破传统、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化的产物。在傅路德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尽管其研究跨度大、范围广,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已开始对传统史学提出挑战,但他依然秉承西方汉学的治学方法,这是他受教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接受历史学传统学术训练的必然路径。

二、“他者”中国观

傅路德生于中国通州一个美国来华宣教士家庭,少时的他完全融入中国社会;十几岁始回美国,青年时期多次返回中国,这是他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故土的开始;及至投身汉学研究,作为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明史。这是他对中国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现实到历史、从现象到本质的变化历程,他的中国观也在其间逐渐形成。

傅路德认为,从事中国历史研究“是为衬托我们自己。中国虽然与世界上其他伟大的文明处于半隔离状态,但他们有的方式与我们相似……他们有着伟大的历史传统。……对中华文明完整的研究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好的基础性理解……这是获知全球历史的唯一方法。最后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在各方面学习中国依据经验积累的知识”[1]。他的世界视野使他将中华文明视为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是获知世界的必要途径。了解中国历史的现实意义在于为美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大萧条后美国借鉴王安石变法的条款帮助农业恢复,“常平仓”体制启发了美国当代的经济学家。傅路德充分认可历史学社会价值:“这样的例子显然还应该有更多。”[2]

尽管傅路德内心有着深厚的中国情怀,对中华文明也一贯持赞赏理解的态度,但他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落脚点,是为理解美国自身作“衬托”,是为美国服务。这种认识“他者”以期更好地感受“本土”的途径是其西方中心意识的体现。这是当时西方历史学家研究其文明的一贯视角。随着西方中心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开始被批判而日趋消亡,傅路德的这一中国视角也逐渐弱化。

三、自觉观察学术发展

展,他将美国汉学的渊源上溯至18世纪欧洲传教士的中国研究,为美国没有尽早开展中国研究而遗憾,也为早期对华贸易获得的财富没有用于资助中国研究而惋惜。直到20世纪初美国汉学才焕发生机:诸多东亚书籍与艺术品被收藏,学习东亚文化的美国学生越来越多,一些旅行家到亚洲游历,官方与学界也行动起来:“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学,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美国历史学会、美国东方学会、美国考古学会近一两年都努力召开不同范围的远东会议。”[3]美国汉学学者队伍逐渐壮大,从业余到专业,从引进到原生,大学里中文教席的出现和汉学讲座的设立,都是此时的新变化。尽管当时汉学在美国才刚起步,傅路德仍对未来充满希望。

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本土汉学日趋繁荣: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更多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中文书籍和中国文物。量的增加带动了质的提升:讲授中国文化的教员水平和关于中国的出版物水平都明显提高。政府和一些个人开始资助中国学的学生和学者。复印、摄影等科技手段使资料变得容易获得,给史学带来新机遇,学术研究由此不再是一项贵族事业。然而,冷战也令傅路德有了新的担心:“对近来和当下中国形势进行全面研究,会导致忽略中国的过去……更不用说,我还担忧政治形势阻挠一切。”[4]

傅路德关注学术动态,他撰写过上百篇书评,推荐关于中国及东亚历史文化的经典书籍和优秀新作,还为多部新书撰写序言;他也毫不留情地批评质量不佳的著作,并反对不称职的评论家对它们的“推荐”,引导学术健康发展。他对学科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尊重,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前提。如此宏阔的视野,如同灵魂般凝聚在他每一个思考和努力中,这是他治学的一个亮点。

傅路德很早就开始关注美国汉学学科发

四、积极投身学科建设

傅路德对学术发展的敏锐嗅觉和长远指导都来自脚踏实地建设学科的努力。早在1929年,他就将自己所授中国文化课程的自编教材整理出版。1943年,《中华民族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问世便成为当时美国高校的新科教材,填补了当时缺乏简明西文中国历史的空白。该书以流畅的语言、新颖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弥补了以往西文中国史作集中叙述个别领域的缺陷。除了著写教材,傅路德还呼吁:应鼓励一些外国少年从小学中文,高校应同等录取学中文的学生。40年代,他同戴闻达等教授合作,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课介绍中文文献,受到广泛好评,为培养汉学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完善优秀的汉学著作是傅路德的又一贡献。汉学家贾德(Thomas Francis Cater)在完成《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后不久便因病去世。注释的缺乏给西方读者阅读带来障碍,因此这部史著虽在1925年就已出版,却并未引起较大反响。直到1955年,傅路德应贾德遗孀请求,为原著每章都加上注释,补充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后再版,才使这本著作在问世30年后重新受到世人重视并被利用起来。

《明代名人传(1368-1644)》(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是1962年启动的明史人物辞典项目的成果。当时,已退休的傅路德应邀出任项目主任,他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组成125人的编委会,历时14年圆满完成任务。该书通过对650位明代社会各阶层和领域人物的详细介绍,勾画出整个明代历史的基本轮廓。辞典史料扎实、内容详实,每个人物都有述有论。因此,尽管《明代名人传(1368-1644)》形式上是一部辞典,实际可被视为是传记体裁的明朝断代史。正文后的索引充分发挥了工具书的使用价值。傅路德主编的《明代名人传(1368-1644)》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编纂浪潮中,成书时间较晚,但体例成熟、影响深远的代表。荣获西方汉学的最高荣誉“儒莲奖”,被称为“关于中国的最佳作品”。

傅路德是美国本土培养起来的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其治学特点深深地烙着时代的印记,反映了美国汉学的发展历程。

[1][2]L.Carrington Goodrich.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M].New 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1943.13.

[3]傅路德.美国的中国学[A].朱政惠.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8.

[4]傅路德.中国研究的新进展[A].朱政惠.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30.

【责任编辑:周丹】

K207.8;K837.12

A

1673-7725(2017)02-0145-03

2016-11-30

朱东方(1988-),女,山西太原人,主要从事海外中国学研究。

猜你喜欢

路德汉学治学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马丁·路德成名多亏险遭雷劈?
午夜来电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