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分析

2017-03-11赵映清

文化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阆中文物利用

赵映清

(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四川 阆中 637400)

【责任编辑:王崇】

【文化遗产研究】

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分析

赵映清

(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四川 阆中 637400)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非常之悠久,且有着丰富的建筑遗存。当前,我国的文物市场与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还应当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力度,尤其是文物建筑,其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我们更高程度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以阆中为例,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文物建筑;保护;利用

早些年,由于我国整体的建设、发展重点都放在市场与经济上,所以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重视力度较低,利用更是不足。近些年,国家与社会思想转变、提升,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点。

一、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价值

我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建筑的定义,文物建筑主要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阆中,古称保宁,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据可考的文献资料来看,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人文格局的初始时间更加久远。在悠长的历史岁月当中,阆中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迄今为止,阆中有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包括川北道贡院、张桓侯祠、永安寺、五龙庙文昌阁、玉台山石塔、巴巴寺、观音寺、大像山摩崖造像,另外还有省级文保单位18处、地市级7处、县级143处。

在今天,对阆中的文物建筑实施保护,加以利用,具有情感方面的作用价值,可以提高地方人民的自豪感、民族感,增强地方凝聚力;同时还具有文化方面的作用价值,可供考察、研究、教育;除此之外还具有经济方面的价值,可以通过开发观光,取得经济收益。

二、阆中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一)夯实基础性保护措施

目前,阆中文物建筑的年代,至少都在百年以上,不同于普通类型的文物,这些文物建筑最开始是实用性的、功能性的,风吹、雨淋、日晒是必然,而且木质结构的组成部分较多,所以时间一久,就难免会出现破损,必须要对其夯实基础性保护措施,修缮、加固,确保其结构与外形上的整体性、完整性,不过注意必须维持其原来的风貌,但必须要根据文物建筑的特点,做好防虫、防腐、防火、防雷、抗震、排水、防潮等一系列的工作,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建筑的影响[1]。

(二)尽快引入文物建筑修复的新技术

修复是文物建筑保护的一项关键内容,但是以往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所以修复后的文物,依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物建筑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材料、方式和途径,它们可以使得文物建筑的修复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有力的保护文物建筑,因此阆中也应当尽快引入文物建筑修复的新技术。例如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多,其特点是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适用于保护修复中的加固处理。如碳纤维加固技术,具有高强、高效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够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展性,改善受力性能,达到加固的目的[2]。另外,还有数字图像修复技术,文物修复是通过对残破文物遗留信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对文物进行保护,而数字图像修复则是利用图像本身现存的信息修复缺失信息的方法模型,两者存在相同的原理。结合数字图像修复中的数学算法预先在计算机上虚拟实现文物建筑的修复,从而快速的提出修复方案,缩短修复的周期,防止修复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对文物造成的二次损坏,使文物建筑修复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3]。

(三)扩大文物建筑保护范围

目前,阆中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还仅仅集中于建筑本身,没有对周围环境实施针对性的保护,这样的做法有待改善。应当以文物建筑为中心点,适当的扩大保护范围,将周围的环境也一并纳入保护工作当中,进行环境方面的保护、治理,消除污染,避免污染通过自然循环或是其他途径,对文物建筑造成负面的影响,从整体上提高文物建筑的美观度。

(四)拓展文物建筑的利用途径

阆中文物建筑的数量较多,覆盖多个历史时期,风格、风貌也较为多样化,但对于这些文物建筑的利用,目前还较为单一,有部分文物向社会提供了观光和一些简单的介绍,限制了其作用价值的发挥。为此,应当结合社会需求,拓展文物建筑的利用途径,例如可以与地方学校联合起来,开展教育活动,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向学生介绍这些文物建筑的历史,以提高地方教育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与一些传统文化主题展览活动联合起来,为展览活动提供场地、背景,进一步提高展览的质量与氛围,扩大文物保护的知晓度等等。

(五)提高文物建筑保护的社会参与力度

目前,阆中乃至我国各地的文物建筑保护都是政府在出资、出力,显然政府方面的压力还是较大的。其实,文物建筑作为社会集体所有的历史文化财富,全社会所有人都有保护文物建筑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应当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至少要做到在参观、游览和欣赏文物建筑的时候,不对其做出破坏、损害行为,坚决抵制“到此一游”的不良现象,并且要注意爱护文物建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例如让一些地方企业和普通群众捐资,用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从而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文物建筑保护中来。

三、结语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要在市场、经济与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使这些文物建筑能够作为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传承下去,铭记和展现我们过往的文明历史。

[1]梁松.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的实施思路探寻[J].江西建材,2016,(03):48-49.

[2]张懿燚.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0):85-86.

[3]付清远.当前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真实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15,(03):29-31.

K86

A

1673-7725(2017)10-0114-02

2017-08-15

赵映清(1976-),女,四川阆中人,会计师,主要从事文物行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阆中文物利用
登阆中腾王阁
文物的栖息之地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