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

2017-03-11黄德锋

关键词:思潮教育

黄德锋

论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

黄德锋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的转折点。它在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孕育而生。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职业教育

一、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先的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由此开启了近代化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人民面临着时代赋予的两大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要完成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因此,反帝反封建和近代化也相应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题。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由传统旧式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问题。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由此而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何为近代化?一般来说,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近代化是以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推动力,使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等各个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近代化有着与西方不同的过程,它是伴随着西方的侵略而逐步进行的。腐败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一夜之间便由“天朝上国”沦为“阶下囚”,国家遭掠夺,人民受奴役。鸦片战争虽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但西方的大炮也惊醒了中国人民,同时也传来了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觉醒了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国家、民族命运,突破旧有的“夷夏之防”的陋见,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就这样一步步走向近代化。

同样,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动相适应,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在中国教育思想领域内部涌动着一股冲击儒学教育的大变革潮流。当时,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封建专制教育日渐腐败,已不可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于是,变革呼声日高。在鸦片战争失败的打击下,固有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时代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欧风美雨的日益浸润,在不同层面对中国教育产生着影响。这些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力作用,促使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转变。在这种时代条件下,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逐渐形成,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产生的前奏是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潮。自乾嘉以来,清代教育基本为理学所左右,清朝统治者以理学为正宗,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以理学为准,迫使知识阶层沉溺于儒经章句,丧失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在清朝文字狱的压迫下,学者们不问政事,沉湎于考据之学,埋首于故纸堆,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封建教育日渐空疏。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内承乾嘉以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外应世界发展潮流,促使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要求人才,变革科学;二是要真知、讲求实学;三是要弃偏见,师夷长技。[1]19-26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认识到只有更法变革才能匡时救世,认识到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重要性,且进一步认识到变革行之已久、弊端丛生的科举制度的必要性。他们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先声,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进程,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帷幕。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洋务教育思潮也随之而起。这一时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的学说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地方实力派也认识到学习西方的紧迫性,发起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教育思想家们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国之舆地不知,外国之名形不识”[2]78的状况,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求富国强兵。由于受认识所限,他们学习西方仅限于西文与西艺器物层次,主张改革科举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理论上正式确立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处理中西关系的问题,促进了中国人进一步睁眼看世界,也进一步解放了几千年以来长期禁锢的思想。他们以“中体西用”为旗帜,创办新式学校,培养懂西方科技的新式人才,同时积极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这些措施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开创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洋务运动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当历史循着时代的趋向继续发展时,洋务教育的核心思想“中体西用”就成了教育发展的障碍。甲午战争的惨败和19世纪后期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在国内形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教育思潮。随着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教育就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场教育观念及教育制度彻底改革的新型教育形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近代新型学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用西方政治学说来启蒙人们的思想;认为“治天下决定于教学”,国家强弱以教育为转移,因此要重视教育事业;“派游学以养有用之才”,大力发展留学教育;“师范为群学之基”,重视师范教育,培育师资;改革旧教育,要求变科举;重视女子教育,大兴女学等。[1]72-80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的主张。他们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3]10,科举制度“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覆中国、亡中国必自科举愚民不学始也”[4]19。 这正如康有为所说:“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人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变,则莫先于废弃八股矣。”[4]37

维新改良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使了各类近代学堂的建立,特别是师范教育和女学教育的建立,传播了近代西学科学,培养和影响了大批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废八股,变科举,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传播了进化论、平等思想,是“我中国由衰而盛,由弱而强之一大转机”[5]。

变法失败后,改良教育思潮随之被新的民主革命的教育思潮所取代,民主革命教育思潮继承了改良教育思潮的教育救国的思想,进一步主张以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旧政权,以政治近代化开辟教育近代化的新途径。民主革命教育思潮内容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抨击封建专制教育,批判改良主义教育;二是宣传民主平等教育;三是倡导和谐发展教育。[1]96-101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为民主革命教育思潮的形成做出了最大贡献。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养成其盲目之性”[6]51,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封建教育的重大弊端。在批判改良教育思潮和宣传民主平等教育思想时,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去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主张“现既合五大民族为一国,应使五族人民均受同等教育”[7]615。革命派还倡导和谐发展教育,例如,蔡元培提出的“五育”方针,否定了以培养科名宦仕之才的精英主义封建教育,主张向造就知识素质型人才的义务教育体制转变,开辟了资产阶级教育的新时代,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8]234

三、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影响

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的复苏是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产生的内部思想渊源。清朝封建教育的日渐空疏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严重脱节,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再加上当时统治腐败,文化沉沦,促使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敢于面对实际问题,批判学不致用的社会现状,使得湮没了二百余年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复苏过来,成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教育思潮产生的源泉。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西学东渐的过程,它是受外来挑战而被迫启动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目睹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发誓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教育思潮的不断演进,实际上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渐深入的历史进程。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始终与反帝反封建相伴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是与当时中国人救亡图存密切联系着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形成,学校的创立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只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9]4-5,没有政治上的革命,就没有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促使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始终与经济生产和社会需要相联系,以培育实用技术为其主要内容,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1917年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谈》一文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之旨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10]1781934年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中重新论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分类则有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商业教育、家事教育、公职教育、专业教育等六项。”[11]216鸦片战争以来,教育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洋务运动时期,为适应正在兴起的洋务事业对近代技术人才、实用人才的需求,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学堂,培养技术人才。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致力于农工商等实学开设。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两大潮流之一,实业迅速发展促使实业学校大量创建,职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实际上也是人的近代化。应该说,人类的教育史,就是一部使人不断超越自身局限,逐步走向自觉的历史,教育的全面性正基于人的需求和发展的全面性。[12]567-568

[1]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上海:中华书局,1936.

[4] 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恭读五月初六日上谕谨注[N].申报,1898-06-30.

[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 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8]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9] 爱泼斯坦.中国现代化的先驱[M].孟胜德,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10] 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11] 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12] 张惠芬,金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孟俊红)

1006-2920(2017)04-0064-03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4.013

黄德锋,历史学博士,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南昌 330003)。

猜你喜欢

思潮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民国时期重构“中华法系”思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美国金融改革思潮发生重大转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