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观视野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思考
2017-03-11王晶蕊
王晶蕊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
在中国向国际型强国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承受着变革和转型的压力,甚至面临生存危机。目前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应试价值取向模糊了外语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使很多人对外语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全人教育观源于教育目的探讨,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本文认为全人教育理念对于修正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全人教育观的基本观点
全人教育思想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全人”。全人教育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注重人的内在发展和社会性、全球性素养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简单而言,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关注个人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和人生体验,强调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跨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的整体发展。当代全人教育观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现在的中国外语教学着眼于语言工具性,过于偏向社会主体需求。这种客观化、标准化和追求效益的教育模式视学生为驯化的对象,忽视学生主观需求,不利于学生人格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外语教育如果不能真正进行“人”的教育,将失去其人文学科的特色。外语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做准备。本文将从课程价值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探讨全人教育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 全人教育观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价值思考
明确和理解大学英语的课程价值对于深化大学英语改革至关重要。课程的价值决定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以及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实际价值,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影响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价值取向。有的高校规定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大学英语,也就是说该校认为大学英语四级是这门的最高教学目标。高校实践应试教育可能源自于扭曲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应届毕业生的社会价值被量化为学位证书、水平考试证书等,四、六级证书有时成为求职甚至落户的必要条件。高校外语教育中实践应试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甚至不能真正提高四、六级通过率,人格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应试的外语教育没能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有效服务社会。
现在的中国外语教学着眼于语言工具性,过于偏向社会主体需求。践行全人教育观有利于修正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功利化倾向。在功利主义驱使下,很多高校强调大学英语的应试价值。在应试教育之害,每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都有深刻体会。它磨损学生的心智,消耗学生的青春和斗志,无法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受益终身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能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只考虑办学的利益,教育也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使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因而大学英语的工具价值不容质疑。全人教育观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而传统偏重应试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关注英语课程的成就(学习结果),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过程。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削弱了学习的认知体验价值,抑制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潜能,因而导致学生学习英语作为任务和经验被取消或大大减少,作为任务的工具性价值没有实现。
全人教育观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发展,主张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但是当代的全人教育观整合了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多元的开放的价值取向。根据全人教育观,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整合学生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三种价值取向,力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同时促进大学英语学科的自身发展。
本文认为,全人教育观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把大学英语课程价值思考至于全人教育观框架下或许可以破解大学英语发展的困局。
3 全人教育观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全人教育观有利于完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需考虑国家、社会和学生需求。首先,可以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将英语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及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全人教育观提倡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我国大学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体系化的内在联系。如果外语教育能突破学科的界线,将有利于构建学生复合型英语知识结构。广义的专门用途英语是指行业英语(EOP),如旅游英语、秘书英语等,可以提升特定领域人才的英语沟通技能。狭义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学科英语,是为专业学习服务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土木英语,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专业英语术语、基本概念和基础文献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和决定教学内容,目标是使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应加入跨文化课程。全人教育观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使学生获得对文化的理解力、批判力和创造力,进而发展国际化视野。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有利于建构学生人格与精神世界,也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够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在价值。再者,课程设置提供学生选课空间,满足学生的主观需求和自主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充分考虑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文化素养,符合全人教育思想。如果“指南”能够真正实施,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程将焕发生机。
4 结语
全人教育观要求外语教育不仅要提供有价值而合理的语言知识结构,也承担着创新教育的责任,重在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责任。全人教育视角的大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健全的发展,开阔思维视野。遵循全人教育理念,大学英语课程应规避应试价值取向,尊重英语的工具性价值,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以人的存在意义和精神世界的成长为宗旨,以学习者特性、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内容为设计基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外语教师应该理解并实践全人教育理念,接受并积极对待课程价值整合的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全人教育理念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在全人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也能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外语界,2014(5):76-82.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杨甜,文旭.从“自由”到“全人”——美国大学育人理念的嬗变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50-56.
[4]陶志平.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课程教学,2017(1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