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汉语“心灵鸡汤”的四次味变[1]
2017-03-11张小丁
张小丁
20余年,汉语“心灵鸡汤”的四次味变[1]
张小丁
高僧:“一杆鱼竿和一百斤鱼,你选哪个?”
我:“我要一百斤鱼。”
高僧摇头笑道:“施主肤浅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你懂吗?鱼你吃了就没了,鱼竿可以钓一辈子的鱼!”
我:“非也,一百斤鱼卖了,可以买很多鱼竿。”
高僧:“阿弥陀佛……”
互联网上,这样的段子俯拾皆是。这是段子的开头,也常常是“心灵鸡汤”的开胃小菜,接下来就是五味杂陈的“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流行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以各种文摘报刊为主要载体,这类书刊市场火爆,常有“售罄”之告。“人生真谛”、“情感秘诀”等各类美文都十分抢手,妙辞隽语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抄。
20余年过去了,“心灵鸡汤”经历了四次味变,每一次味变都与原有的鲜美越来越远。
鲜令人回味的概念
“心灵鸡汤”一词其实是个舶来品,并非土生土长的汉语词汇。它来自美国从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系列畅销书《心灵鸡汤》,该书的作者名叫杰克·坎菲尔德,靠着写这些励志小故事成为了名人。
“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这是心灵鸡汤鼻祖杰克·坎菲尔德的创作和选文准则。
这些书大多用简短的故事讲述着积极的人生道理,标题很有辨识度:第一辑“活着,就有希望”,第二辑“幸福就在身边”,第三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经国内引进出版后,各个系列的《心灵鸡汤》也一度成为畅销书,“心灵鸡汤”一词也随之流行开来。
“心灵鸡汤”一词在诞生之初是绝对的褒义词,集“智慧、励志、温暖、感动、成长”等正能量于一身。那时候,人们经常手捧《心灵鸡汤》系列、《读者》、《格言》或《意林》,默念着“灵魂也需要营养”,寻找着各种暖心、励志的小故事,工工整整地把“人生真谛”摘抄到小本子上。
小时候,“心灵鸡汤”是鲜美又营养的灵魂补品,是治疗心灵的语言艺术。那时,“心灵鸡汤”是一个让人回味的美妙词语。
馊开始变馊的刷屏
近几年,随着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心灵鸡汤”迅速攻占了朋友圈,广大网友不断被各类“鸡汤文”刷屏。“心灵鸡汤”大有泛滥之势,同时开始变味,由鲜到馊。
WPP旗下调研公司凯度于2016年年初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众号在2015年9月15日到12月15日间共发布了文章26202篇,总阅读量为69亿次。其中,情感类内容,尤其是“心灵鸡汤”文章,特别受欢迎:50个最热门公众号中有19个是情感类账号,情感类鸡汤文的阅读量份额高达34%。[2]
微信时代的“心灵鸡汤”口味齐全、种类丰富,内容包括励志、爱情、养生、职场鸡汤文等。商界还有“马云”牌心灵鸡汤,比如“在没人温暖你的时候,你要学会左手温暖你的右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等。
微商语录也是心灵鸡汤界的一股泥石流,微商们在朋友圈的销售模式常常是“心灵鸡汤+洗脑”。比如“不要抱怨你的朋友圈都是微商,那说明你的朋友都很上进,总比都是怨妇强”、“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微商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或是思想上,或是财富上!”等等。
过度泛滥的“心灵鸡汤”开始变成“心灵鸡血”,与“成功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心灵鸡汤”逐渐流于肤浅,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味道不再那么鲜美。
霉充斥霉变的段子
近年来,“心灵鸡汤”虽然得到了爆炸式传播,但它却在加速传播的过程中再次味变,甚至开始霉变。有人总结了朋友圈几大烦:鸡汤、代购、算命、集赞、晒娃、自拍、秀恩爱。“鸡汤”居然开始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相信大家肯定不止一次被这样的“心灵鸡汤”烦到:《你为什么过不上满意的生活》、《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常吃这些食物等于给自己下毒》、《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
那么,心灵鸡汤君到底做错了什么?是什么让鲜美的“心灵鸡汤”发生了霉变?
1、“心灵鸡汤”的炮制套路
(1)赚眼球的标题
如今那些泛滥成灾的劣质鸡汤文,一看标题就已足够让人反感:“XX给年轻人的10个忠告”、“XX的8句话,花三分钟看一看,终身受用”、“成功的XX人必备的N个特质”、“人生必做的N件事”、“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你和XX的差距在哪里”、“常说这几句话,会毁掉你孩子的一生”……再加上“转给你身边需要的人”、“13亿中国人都看哭了”、“不看后悔一辈子”之类的诱导阅读和转发的话语,就是标准的心灵鸡汤文标题了。
(2)编故事+说教
在不断遭到“心灵鸡汤”狂轰滥炸后,不少网友开始发现:各类心灵鸡汤,要么将名人轶事断章取义,要么进行空洞的说教,要么将老掉牙的故事不断重复,要么所讲的故事不合逻辑,所给的结论苍白无力。如网上流传的这句“心灵鸡汤”语录:为什么美国富强?因为你晚上睡觉时,美国人正在努力工作。例子虽然极端,不过足见大家对那些过于苍白的说教的反感,现在的许多“心灵鸡汤”已经失去了“催泪+励志”的初心。
还有一则被疯传的“心灵鸡汤”故事也颇能反映网民们对劣质鸡汤的反感:一群母鸡快乐的生活在山上,垂涎已久的狐狸在悬崖边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飞翔吧,母鸡,如果你不张开翅膀,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雄鹰呢?”然后在悬崖下放了口锅,从此过上了天天喝鸡汤的幸福生活。
当进入人们阅读圈的鸡汤文越来越泛滥,而且质量变得粗制滥造时,人们会产生心理上的麻痹或抗拒。正如有关心理学专家指出的,这些心灵鸡汤“只能对心灵进行‘安慰’和‘按摩’,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被喂得太多自然会心生厌恶。
2、“心灵鸡汤”的铜臭味
(1)心灵鸡汤式传销
2016年8月,警方起底了一家名为“创造丰盛”的心灵辅导机构,该机构借壳“心灵鸡汤”、成功学等课程,在全国设立超过40个学习中心和工作室,吸收会员逾万名,非法获取的培训费总额超过10亿元。[3]由于此类恶性新闻频发,这些事件中“心灵鸡汤”常被用作营销和传销的利器,“心灵鸡汤”饱受非议。
(2)“心灵鸡汤”产业链
已有媒体曝出目前攻陷朋友圈的鸡汤文背后暗藏着获利丰厚的“转发”产业链。《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每转发或点击一次能赚1到6分钱,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4]
鸡汤文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和欺骗。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朋友圈鸡汤文逐渐取代了电视购物,成为劣质保健品、假冒伪劣药品、减肥丰胸类产品的营销渠道。
(3)反鸡汤:以毒攻毒
因为上述原因,“心灵鸡汤”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心灵砒霜”。2014年4月网络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旋风,各类反鸡汤的段子引发网友追捧,相关话题更是成为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上万名网友参与讨论。用来反讽内容陈词滥调,过于功利或空乏,令人麻木的心灵鸡汤文章。“反鸡汤”也被网友戏称为“毒鸡汤”,它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抵抗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
弃味同嚼蜡的鸡肋
曾经,“心灵鸡汤”是一个“治愈系”的词,是一个集“智慧、励志、温暖、感动、成长”于一身的褒义词。如今的“心灵鸡汤”已然面目全非,常让人联想到的是“空洞说教”、“精神传销”、“洗脑”、“脑残”等,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心灵鸡汤”已经变成了一个带上了负能量的词。
尽管现在对“心灵鸡汤”的泛滥,尤其是那些“伪心灵鸡汤”、“伪励志”,许多读者都感到不屑、不满和厌恶,但人们还是很渴望真正的“心灵鸡汤”作品。
原汁鸡汤,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滋补佳品,隐喻品“心灵鸡汤”也滋补过人们受伤的心灵。当下,饲养场速成鸡炖成的滋补鸡汤,已索然无味,互联网四处泛滥的“心灵鸡汤”更是多已变味。
“心灵鸡汤”,到底是灵魂补品,还是精神传销?或许见仁见智,但是,无论如何,“心灵鸡汤”作为一个十分熨帖的隐喻,已经显得不那么妥帖了,犹如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注释:
[1]本文在微信公号“锋标”(ID:whufxf)上刊载过,此次发表做了较大增删和修改,武汉大学文学院冯学锋教授对本文的写作和修改都给予了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2]凯度《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
[3]《起底心灵培训骗局:敛财超10亿山东3家“精神中心”失联》 来源:齐鲁金融网(2016-08-03)
[4]《揭秘鸡汤文产业链:一篇10万+文章 转发平台赚3万》 来源:腾讯财经(2016-05-09)
(作者系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温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