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3-11亓呈明胡立栓程肖冰
亓呈明,胡立栓,孙 雪,程肖冰
(北京联合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 101149)
基于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亓呈明,胡立栓,孙 雪,程肖冰
(北京联合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 101149)
围绕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分析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课程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突破口,提出了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库存管理为例,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信息化人才培养;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
1 引言
供应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等课程。针对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技术,开设操作与实训项目,进行物流信息技术专项和综合实训,加深学生对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与应用能力,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因此,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讨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物流基本理念,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有责任心、有创新意识、有端正求实工作态度的信息化人才。物流信息化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价值。随着信息技术逐步被国内企业所采用,一部分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信息化使物流功能得到整合,使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同时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企业注重以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通过模拟操作、现场实践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巩固和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或现场操作能力,应用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物流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和技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
传统的供应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供应链上各成员间不愿分享各自的商业信息;二是各环节处理方式的非信息化,影响了信息的共享性。长时间的信息延迟使得客户、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无法及时沟通,丧失了无限商机。另外,各物流企业信息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最终造成库存过高,缺货风险提高。
供应链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相对滞后的实践教学理念。由于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总学时数的减少,加之实践教学内容中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占比增加,导致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比例偏少,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几乎没有,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2)不能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专业教师和实验指导人员没有深入研究本校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能力,而是参照其他学校的教学大纲开设自己的专业课,造成其实践教学体系先天性不足。
(3)“双师型教师”不达标。在校学生规模的剧增,致使专业教师和实验指导人员严重不足。在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教师引进方面,弱化了对工程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
(4)软硬件环境落后。物流工程专业的实验设备相较其他学科在性质上差别较大,学校在先进实验设备上投入不够,许多设备陈旧、短缺。当前实验内容也不能较好地反映理论知识,实验课程的安排随意性很大,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管理手段比较落后[2]。
3 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许多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物流工程的实践教学,供应链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也不例外。针对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往往针对性不强,使用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形成整套的教学模式,因此应该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因材施教,以发挥实践教学的最优效果。
3.1 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实践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索性、启发性是实践教学相异于课堂理论教学的突出特点,实践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在实践教学课的安排上,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制定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体系,精心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启发式、探究式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动手能力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3]。
(2)项目互动的培养模式。项目互动的培养模式使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炼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编成物流业务项目,让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在共同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1]。
(3)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与企业密切相关,积极构建面向企业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参加相关内容的进修,与企业的工程师一起进行实际项目的研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独自开发系统的能力。这些能力反过来很好地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多数老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校企合作是物流工程专业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理念的实践,是一种校企双赢的举措。既可以建立一批专业的物流实践基地,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又使得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锻炼,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使学生成为企业人才的储备库和输送源[1]。
3.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
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可从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物流信息化中物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地位特殊,是推动物流业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整个物流行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对于物流资源的管控水平。
学生可通过参加一个真实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从信息化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以及运作等四个层面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求学生采用启发式、主动探索等学习方式,设计与实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围绕真实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立与开发的案例,通过项目问题研讨的形式,培养学生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灵活设置实践教学时间。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概念实习、技能实习等不同阶段灵活安排实践项目教学环节。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应该以综合实训项目为主体,加强专业能力的整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4]。
4 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例证:库存管理实验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的管理方法,其优势体现在库存控制策略上,它是通过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信息共享,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合理进行库存策略、订货策略,进而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目前库存管理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的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缺乏供应链整体观念,没有形成广泛的能够普遍适用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库存控制成本观念落后,需要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导致库存数据失真,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库存管理绩效评价滞后。库存管理方式落后使得管理过程缺乏时效性,安全库存管理不完善,忽视了供应链运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库存管理成本核算不清,无法实现供需协调的供应链无缝连接问题[5]。
本节从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角度来探讨供应链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及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4.1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以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线,展开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工程应用与研究创新能力。案例可采用结合企业具体案例或结合实际项目两种方式,让学生完成从项目分析设计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快速理解相关知识模块的作用,加强学生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实践中,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可设置如下几个功能模块:
(1)数据采集。实时收集信息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加速信息的获取和分析防止供应链上信息失真、采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方法进行供应链资源的全局性优化。采集仓库的进出库信息是为了掌握准确的库存量,物料入库的信息可从条形码等计数装置携带的信息中获取,出库信息则可通过自动验证装置来记录。
(2)数据查询。各相关部门和职能人员可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包括供应链上其他库存点的当前库存总量、物料属性、出库情况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实现库存管理的集成化管理。
(3)数据统计。系统自动统计一定时间段的库存情况并打印出清单,作为物流企业进行财务结算的依据。
(4)库存成本分析。可以对各子系统中成品仓库及零件仓库的保管费、订货费、缺货损失费等运行费用进行成本分析。
(5)趋势预测。根据安全库存数学模型建立安全库存数据信息系统,并依此模型进行趋势预测。
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实现、改进现有的库存控制方法,如ABC分类法、EOQ、JIT方式等的实践教学,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如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系统、联合库存管理和多级库存优化[6],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中有关库存控制与优化的理论知识,也使学生对整个供应链课程体系的实践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
4.2 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信息化人才能力的培养
电子商务是一套电子化、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协作商务体系,是对供应链管理的提升。以信息系统为形式的电子商务,使得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建立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间的无缝集成。每个部门要注重与其它部门的配合,保持各个系统协调发展。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市场脉动,就要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转变。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共享平台就是改进传统低速信息传递方式的有效手段[5]。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可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库存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库存设计,通过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小化,寻求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的库存策略。通过对库存控制模式的优化,结合信息技术进一步降低库存。
越来越成熟的网络技术为实现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了条件。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可为顾客提供准确的交货数据,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供应链中各成员提高共同应对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能力等。通过建立一套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信息代替库存,降低库存控制的级数和难度。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削减供应链之间的摩擦,实现企业从“库存实物控制”向“库存信息控制”的转变。
数据采集中,通过RFID、条码技术的应用,增强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数据查询的设计与实现则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提供了应用平台,也实现了库存管理的集成化管理。数据统计软件的使用则加深了概率统计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库存成本分析,特别是应用到各子系统中成品仓库及零件仓库的保管费、订货费、缺货损失费等运行费用的成本分析,突出了专业特色,培养了学生将基础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的能力。趋势预测则紧跟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前言,对安全库存的数学建模、库存需求预测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成为了强化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的优化和重组,才能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性和可得性,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传统库存管理技术是以单个企业为对象,库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库存进行分类及重点管理,同时确定订货时间以及订货数量,使该企业库存总成本最小。而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目的是缓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生产经营按预定的要求继续进行。
5 结语
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是物流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信息是物流的灵魂。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物流业的振兴急需打造物流信息共享的公共系统平台,培养大批物流信息化人才。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可提高现代化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在物流实践教学中,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优化培养模式,强化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构建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1]郑宁.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 (33):176-177.
[2]朱艳辉,文志强,王平,等.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104(20):128-130.
[3]孙晓莹.实践教学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137-138.
[4]黄文富.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15):286-288.
[5]郑剑静.基于信息技术的库存管理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5.
[6]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Exp loration of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upp ly Chain Course
QiChengming,Hu Lishuan,Sun Xue,XiaoChengbing
(SchoolofAutomation,Beijing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
In this paper,surround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IT tal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supply chain course system,we proposed the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the supply chain course system and at the end in the cas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discuss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for the cultivationofspecialized logisticsengineeringand IT talents.
IT talentcultivation;supplychain coursesystem;practicalteachingmode
G642.0
A
1005-152X(2017)05-0175-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5.039
2017-03-14
中国物流学会课题(JZW2016066)
亓呈明(1966-),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物流系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供应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