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四个维度

2017-03-11张朝昌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张朝昌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四个维度

张朝昌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既是一个语文教育方法论的哲学话题,又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运用问题。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审视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现状,不难发现,过去的语文教学策略在知识运用、教学深度、教学创新和教学趣味等诸方面需要以人为本、破旧立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态势,继承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和思想理念,鲜明而理性地朝着重运用、有深度、有新意、有趣味的教育教学方向蓬勃发展。

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维度

引 言

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拂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沃野,到处呈现一片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教改生机之景,这不得不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我们应该努力正视之、慎思之、追问之、探究之、透悟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四个注重”的多重维度,即“注重运用”“注重深度”“注重新意”“注重趣味”,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维度之一:注重运用

重运用,即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应重视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1]2这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强调了语文内容、语文文本、语文教学以及语文实践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课程的内在联系。通过语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并且在语言文字的科学运用中不断开阔思维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可见汉语言文字及文学对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显著的实效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荀子言:“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2]22这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他认为一切言论,凡是合乎道的、宣扬道的,就是好的。一切文章都有道可遵,道即根本,本即生活,这实际上讨论的是文章与生活实际的必然联系。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与人类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更要重视其运用。国家教育部高考命题考纲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作了明确的导向。一方面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如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达应用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注重考查学生在模仿中根据需要创新的适用语文能力,在考题中表现为实词、虚词、熟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扩句、缩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等。如高考试题:请仿照下列例句另写两句结构相似,手法相同的句子。

“人生是一杯茶,有苦涩,也有香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修辞手法与仿写、扩写的有机结合。它要求考生仿照前一个比喻句在扩写两个结构相似、手法相同的比喻句,并与前一个比喻句共同组成一组由三个比喻分句构成的排比句,扩写部分也具有仿写的基本性质,以表达人生之意义。所以,扩写部分应与前文紧密相关,在字数、词语、结构、内容上都浑然一体。这就考查了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有的教师未能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恰当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当然就更谈不上“语文”与“学生发展”之“科学运用”了。从新课标的要求、高考的命题导向以及考生答题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中我们应当受到启迪,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直面考点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高中语文文本中《荷塘月色》等优美散文中有许多精彩的妙句,多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荷塘月色》中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仿佛少女姿态、情态和神韵的荷叶荷花;连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以及刚出浴的美人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句,描摹出淡月下荷花的美感。“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似“闪光”;“刚出浴的美人”似“美质”。三个比喻并列组合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荷花锦绣图,在此,教师可设题要求学生另选话题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仿写训练,进而提高其语文运用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作示范仿写:滔滔的江水中(说明描写的角度:江水中),缥缈的闪烁着一道道波光(点出描写对象:波光)。有轻盈的舞着的,有灿烂地露出微笑的(两个拟人句描写出波光或婀娜或欢快的情态美),正如一枚枚的金钻(比波质晶莹结实),又如银河中的天马(比波貌的雄骏),又如刹那划破黑夜的闪电(闪电比波光急速跃动闪烁的态势)这就写出了江中波光之美感,可乎耐人寻味。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立足文本、直面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反复训练,不断培植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素养,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虽“山重水复”,但“柳暗花明”。而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则呈现出课堂教学与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的种种怪像,显然,他们忽视了“‘重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根”。

二、维度之二:注重深度

(一)力求深刻

《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调教师要善于启迪引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而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谓“深刻”,即指透彻、深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潜心研究教材、吃透课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正确引领学生准确解读文本,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思想和心灵对话……这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文本深刻解读。教学中,教师切忌用自己的讲授去代替学生的感受,不能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既定的框架。要让学生养成深思深悟的良好习惯,在文本解读中“读出自我、悟出自我、洞出自我”,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我”、表达“我”、反思“我”、追问“我”、展现“我”,在对“自我”和“他我”的领悟过程中去认识自我、审视自我、改革自我、锤炼自我、升华自我。

(二)力求深透

所谓“深透”,指的是深刻而透彻。即在深刻基础上更全面、更完整、更彻底。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1]9考纲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探究等六个能力层级,其核心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渗透和培养。高考作文测试的能力层级主要是表达与应用,这当然更需要对语言文字的深透理解和运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概念、判断、分析、推理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透过文本语言、文字信息和表现手法来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思想、品味作家情怀、鉴赏文学艺术等。要诱领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体验作者生活、感悟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道德观以及爱情观……。要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作家作品融为一体。

(三)深入浅出

所谓深入浅出,其本意即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但语言文字或内容或道理既意味深刻又表达得浅显通俗明白如话。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做到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又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明白易懂;既要启发学生深入解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鉴赏文本,又要联系生活由课内辐射课外进行联想、想象、比较、综合、辨证等。要让作家在作品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既渗透学生心灵又再现学生现实生活。因为文本无非是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所思,是对客观世界的人、事、景、物及其发展变化的真实再现,然而作家只有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之间和人、事、景、物与“我”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楚的了解、认识,才有可能如实地、恰当地记叙见闻、说明事理和发表观点,做到深入浅出。如1983年高考关于打井的看图写说明文,一些考生对画面观察不准,把画面上为打井挖的五个深浅不一的坑看成是越南鬼子在挖地道、把肩上搭着衣服、扛着铁锹、嘴上叼着烟的打井人说成是一个二流子游手好闲。这恰好说明考生应该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并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审视文题深意,折射生活画面,做到深入浅出正确审题。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化对学生深入浅出的审题思维训练。当然,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等都应构建这种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维度之三:注重新意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的思维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1]2有新意,就是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力求创新,讲出“新”来,教出“新”来,才能让学生学出“新”来,造出“新”来,即观念新、方法新、内容新、形式新。

(一)教学观念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是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之一。观念新就是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传统教育的教师、课堂、教材三个重心向现代教育的学生、活动、经验的三重心转变中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被视为课堂的权威者,在课堂上其教材和学生是被视为课堂的接受者。而现代教育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而获得自身经验的不断积累、共同进步和健康成长。

(二)教学方法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即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以训练为主线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形成良好的实践智慧并有效运用。方法新指的就是教师能否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和构建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如:有教师教学《赤壁赋》时启发学生对文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中“徘徊”一词的解读时,有学生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走得好慢啊!也有学生认为是作者有意描写自己对月亮的思恋之情……最后老师点评:“徘徊”通常用来描写人的心理或行动,而文中却用在了对月亮的描写之上,这些同学的分析很生动,也很有新意,情景交融而耐人寻味。“徘徊“一词的确一字千金。体现出苏轼文学语言的精练传神、情真理哲而形象生动。这一教学案例表明,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学习,无疑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之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让学生享受探索、创新和富有智慧的挑战过程,这无疑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新考纲视角下的新教学“方法论”之体现。

(三)教学内容新

不言而喻,“内容新”则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取舍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将文本的知识体系科学地转化为课堂的教学体系。即教学内容要富有选择性、先进性、经典性、时代性、简明性、概括性、创新性。“选择性”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取舍筛选的过程。“先进性”指教师对文本信息整合、提炼、加工从而形成优秀教学内容的过程;“经典性”指教学内容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和经久性。是教师经过精心备课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最能表现课文精髓,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学习材料。“时代性”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传授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突出时政性和发展性。“简明性”则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教学过程,具有简练性和明朗性之特点。“概括性”是教师对教学文本主题意义等的归纳、总结和综合的过程。“创新性”透视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再创造的过程和特性。

(四)教学形式新

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因“材(学生)”施教、因“文(教材)”施教、因“标(课标、考纲)”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教出“新”来,学出“新”来。首先是教学中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模式新颖。如运用二维码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与文本内容有机联系进行教学。其次是教师解读文本内容的教学方式新颖。如知识点明确清晰,强调栏目板块设计,支持学习从接受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语言简明、易懂;体现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环节。再次是资源整合的教学途径新颖。如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撑、案例及教育情境,通过现代手段适时收集反馈意见和生成资源,变学习者为建设者,变被动者为主动者,变求知者为探索者。

四、维度之四:注重趣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师长教师”[3]144。这道出了一个人只有对某客观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并在探索、求知、实践中萌发愉悦的体验和情感,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看重兴趣在智力开辟中的感化效应。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声明要培养高中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及深度能力,增强高中学生的探究意识、研究兴趣,提高探究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则要求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满趣味性。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力求使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学习就是把小组中的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来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种种疑难。其合作学习中来自学生的思想、观点、方法及见解各有千秋,无疑充满趣味性及个性色彩,这就要求教师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本身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就应该立足文本内容,充分运用教学录像、教学媒体、学习资源数字化形式等呈现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可读、可视、可听、可感、可悟,这无疑充满趣味色彩。又如四川考题:“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之一是:“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题面而言,文理渗透而又充满哲学思辨,具有趣味性。仔细品读则透视出“小中见大”“局中见整”“量中见质”等丰富内涵。其联想的空间也极为广阔,既可想到:点乃人生之起点,生命之开初,万事万物之源头;也可联想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小错不改,铸成大错;想要成就大业,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这种丰富新颖而充满趣味性的命题形式,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感知语言、品味生活、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和创新力都有极大帮助。

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教师将兰芝与仲卿殉情后,两家求合葬,并在“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的故事情节中设计教学环节请学生就此展开想象,谈谈焦、刘二家对此二人殉情后的心态变化。一些学生认为:生命代价换来两家的觉醒,焦母自责驱遣新妇逼儿另娶的蛮横。刘兄懊悔趋炎附势逼妹改嫁的凶狠。合葬兰芝仲卿告慰死者英灵。种梧桐松柏寄托思念之情:愿他俩化鸳鸯栖梧桐长相厮守;愿他俩怀恩爱笑松柏万古长青。而另一些学生则理解匪然、言之成理。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就要有浓厚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从而调动其思维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可见,趣味性是语文教学之生命、之灵魂。高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于教学设计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需要恰当应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将各种教学手段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合理置设教学情景、营造教学氛围,做到根植文本、取舍恰当、重点突出、直面课标及考纲,让学生学中有趣、思中有趣、习中有趣、练中有趣……从而使他们快乐学习、幸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定能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山花烂漫。

结 语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只有当我们在世界之中生活,并在世界之中构建我们自身,我们才能逐渐理解我们本己的存在。”[4]19诚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存在,理应构建立足文本、坚守课标、服从考纲之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力求教学内容深刻、深透、深入浅出,并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营造有乐、有趣、有韵、有味的浓厚课堂氛围,这也许正是新课程影映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所绽放的魔力、魅力、吸引力之所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约翰逊.海德格尔[M].张祥龙,林丹,朱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Four Dimensions of Chinese Cla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ZHANG Chao-Chang
(College of Culture and Media,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y is not only a philosophical topic of language education methodology,but als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Teac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alysis Framework",which is taught by American teacher education expert,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knowledge of teacher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in high school presents a colorful teaching situation.On the whole,it has fundamentally inherited the positive factors and id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It is clear and rational.,Interes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irection to flourish.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 in senior high school;dimensions

G633.3

A

1673—8861(2017)03—0119—05

2017-04-17

张朝昌(1970-),男,云南曲靖人,贺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016年度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项目([2016WCJG01]1号)。

[责任编辑]张琴芳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