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幸福观探析
2017-03-11李滟茹
李滟茹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幸福观探析
李滟茹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关注人的生产生活、追求人的现实幸福、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历史课题,也是实现马克思幸福观根本价值诉求的内在本质性特征。通过对马克思幸福观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真正切入了幸福的真实内涵,并进一步诉诸于当前人们幸福实践的价值取向路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应充分彰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张力,进而达到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幸福观思想理性的哲学批判与反思。
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实践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不可逾越地经历着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全方位变革。虽然,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发展近40年的丰厚成果,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属于人自身的幸福感却边缘化了。究其原因,主要深受物质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本位主义等社会现象影响,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人的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心灵空虚、思想迷茫等显著特征。因此,这就深刻地引起人们在反思层面追问究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现实性问题。新时期,面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必要对马克思幸福观作进一步的澄清和阐释,以加深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解并对幸福观理论这一思想命题给予哲学反思。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内涵探讨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现实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关于幸福思想的内涵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哲学家对这一论题进行了不同的探讨和论述,而马克思的幸福思想蕴含着历史性、实践性、理想性的本质特性。
西方哲学史中,被称之为道德哲学创始人的苏格拉底,曾一度把美德规定为幸福的主要研究对象,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对美德的一般定义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出“美德即知识”的结论,具体地说,即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知识。莱布尼茨给出明确的解释,他说:“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幸福,所谓‘最高的幸福’就是已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连续地永远享受无上的快乐。”[1]222亚里士多德也曾明确指出:“幸福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1]88康德认为,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但是幸福却存在彼岸的世界,只能追求,不能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黑格尔把幸福视为绝对精神的向往。人虽然能够实现幸福,但在黑格尔看来那只是超人的精神力量的自我实现手段。黑格尔仅仅围绕幸福概念作纯粹抽象理性的解释,在根本上并未深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以人类社会现实感性为根本,也没有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即具体人的社会实践中给予深刻的洞悉和考究。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人们对幸福思想概念的理解把握主要停留在认识论领域,集中体现为以快乐主义和“感性”主义两种形式存在,并没有达到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本质性高度。因此,从西方哲学的溯源可知,至善、理性、知识、道德、绝对精神是统摄人整体行为思维方式以谋求人幸福的最佳实践范式。
马克思站在历史高度强调,幸福是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现身于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得以获得。马克思关注的不是单个人的纯粹幸福,而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体幸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逻辑,使人变成“非人”,成为资本的化身,人自身的存在无形中被遮蔽了。从另一角度,马克思是通过对资本逻辑的积极扬弃、劳动的解放和人自由实践的获得,赋予人类幸福价值以实现路径。因此,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并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幸福价值论。它既不是人们在物质层面上利益获得的知足常乐,也不是让人们摒弃物质利益基本满足而追求更为高尚的唯一精神需求。它是要求人们通过现实的劳动创造现实的物质财富,在此基础上,满足人现实物质需求的同时寻求更为高贵的理想和精神文化生活。
马克思幸福观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用饱含着科学性、理想性的价值观,对幸福观给予深刻诠释。马克思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具体生产实践活动,深入到劳动实践中探究如何使劳动工人摆脱劳动异化,从异化劳动中获得解放和自由。研究人的幸福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以人的现实生活为根本指向。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而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最佳实践方式。因此,马克思所强调的幸福不是过去纯粹理性主义思想中的思辨活动,更不是人的主观玄想或绝对精神的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是人自身类生命存在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要求,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幸福理性中快乐主义和感性主义的现实批判与否定。他把人的幸福从外在精神世界返回到人自身,使幸福真正还原到人的社会现实生活世界,在本质上,体现着人对幸福追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规定。
马克思的幸福观在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实践的本真体现,是人自身通过革命实践的现实活动进而逐步实现的一种幸福体征。“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抛弃那虚幻的处境。”[2]4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宗教的现实批判,深刻地阐释出其幸福观的理论形态。人民的现实幸福作为一种思想概念被高度概括出来——即抛弃人民虚幻的处境,马克思的幸福蕴含着从天国回到尘世的价值旨归。这一理论价值诉求,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理论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实践的现实活动。进一步证明,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是为人民谋幸福获取自由解放的实践理论工具,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民现实幸福的独特价值指向。换言之,这一价值诉求体现出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内在张力,彰显出马克思的幸福观始终是立足于尘世,根植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使幸福真正回到人民现实生活,实现人民幸福。
总之,过去人们对幸福观思想的现实意蕴并没有达到准确系统的来把握马克思幸福观的程度,事实上,正是马克思对幸福思想给予本质性阐释。毋庸置疑,幸福观问题实质是一个关系到人的现实活动、生存方式、人生理想、现实发展、价值实现于一体的统一命题,同时,它也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价值意义的重大哲学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幸福观是切入到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幸福。它内在地包含着与人的类本质、人的内特性、以及人的社会属性于一体的重要历史课题。
二、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的理论根据
对马克思语境中的幸福观思想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幸福实践的现实活动,它包含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本质意蕴,而且根据这一思想能更深刻洞悉人的社会实践。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根本上反映出幸福的实质性内容,是为了实现人自由自觉地创造而实现的一种关于人的现实幸福——即人的对象性活动。这种活动马克思把它归结于人的类特性,即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实现人的自在性、自为性和自由性的统一。对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仍需还原到马克思重要经典文本著作中。以经典著作为文本分析,立足于现实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真正本质精神。
在宗教虚幻中,马克思对人的幸福批判和革命的方式深刻地揭露出无产阶级现实生活状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对人类幸福有所涉猎,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曾立志为人类社会幸福而奋斗终身,然而,马克思幸福思想概念明确出现于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是基于马克思高度重视对人民现实幸福的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现实的革命理论角度,有力地批判了黑格尔及黑格尔派的错误思想,在此基础上,真正诠释出人的幸福本质不是抽象的、机械的、主观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宗教的批判还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马克思都要坚决从人的现实生活本身出发,从现实生活中人的幸福视角出发。转言之,人的幸福生活实现必然是在现实的属人世界中的现实存在,是在属人的社会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存在与产生,而不是过去旧哲学关于幸福的抽象存在和快乐情趣。现实生活中人的幸福被宗教精神异化,人在宗教思想的统治和压迫下完全失去属于真正人所具有的人性和幸福。人所追求的幸福,在宗教世界中的实践也就成为一种虚幻的花朵和虚幻的太阳。马克思对此深刻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饱受宗教压迫的精神痛苦,认识到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可以说,只有通过社会革命、理论批判、现实活动、生产劳动、劳动实践等积极废除掉一切受剥削和被压迫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人所具有的现实幸福和人的独立性——即达到关于人幸福的自在性、自为性和自由的统一。
资本逻辑统治下异化劳动所导致人的幸福生活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3]78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幸福本质发生了变化和扭曲。毋庸讳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幸福观思想阐释的重要性经典著作,也是研究马克思幸福观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必不可少的经典文本。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详细论述,不仅全面细致的对哲学上的幸福给予界定,而且为马克思实现人文关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处于异化劳动的人失去了人所固有的幸福及其内在特性,现实生活中的人,已经成为劳动的机器并被完全异化为物的奴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现实世界,为了实现真正现实人的幸福,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劳动分工、扬弃异化劳动才能还原人的内在本质回归人的本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状况下,也只有通过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才能真正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社会分工、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真正的自由幸福。
人的幸福生活问题与社会生产实践存在着内在必然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2]519-520即社会现实生活中个人的一定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特定存在方式。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同时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是如何得以体现,他们自己的幸福就是怎样,因此,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人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也同人们的生产方式是一致的。这也就内在地包含着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仅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而且生产劳动内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表明,人们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所追求的幸福不仅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的束缚。进而得出社会现实生活中关于人的幸福与否,在本质上取决于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生产实践方式的决定。因此,关于人的现实幸福的实现,以及幸福实践活动的存在是社会生活实践主客体双向对象化本质的表征,这一特征在根本上,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性所规定。从相反方面,传统哲学并没有从人的现实生产实践活动阐释,没有从感性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解读关于社会生活中现实人幸福的具体实现问题,这是幸福观思想在理论高度上的一个重要缺陷。过去人们仅仅把幸福旨趣理解为一种抽象的、理性的、超验的、静态的活动,并没有从现实对象化的活动过程即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人的现存理想和人生价值给予说明。
因此,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人文关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观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人的劳动、人的生产和人的实践活动等相关概念范畴逐步演变深化的现实结果。马克思的幸福观理论之所以是一种现实的幸福理论,究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与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的存在及其形成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内在逻辑延续性。从而更进一步给予重要揭示,并深刻探讨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理论这一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规律。因此,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幸福、实现人身价值、获取自由发展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性启示和引发作用。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价值取向路径
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深刻揭示出以物的依赖性寻求人的独立性中人的劳动异化。同时,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理论,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自由联合体这一社会理论形态,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社会理想图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自身的解放作为获取人本真幸福的重要路径。马克思曾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到达。”[4]66其中潜在蕴含着,马克思对人类走向人类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幸福思想理论和价值统一实践建构。
社会历史发展新时期,处在以物的依赖性发展阶段的我们却出现了幸福危机,幸福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现实人的奢侈品。实践证明,社会中的一切现实问题都需要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物质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束缚工具,无论是资源环境的污染,还是人类本性的丧失等都切实关系到人类幸福生活危机的恶化。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等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幸福重大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解决新时期面临的各种复杂社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真正实现人的幸福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人的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改造世界,也要逐步深化人文社科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幸福就是全党全中国的福祉。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马克思的幸福观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实践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幸福的理念把握也必不可少。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5]5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战略中也不时体现出对民生幸福关切的福声。进一步而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是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继续深化,并阐述了对当今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幸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是真正融入到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体征。因此,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秉承为民、廉洁的思想,而且要时刻致力于解决人民极为关切的民生幸福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幸福观思想并进行社会实践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体会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的内在意蕴。马克思的幸福观在于确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性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层面的表达,更蕴含着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方式。社会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在坚持四个全面、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共筑中国人民共有的“幸福中国梦”,以彰显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理论的时代光辉。一言以蔽之,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幸福观思想的把握有利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在现实层面,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以及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矛盾等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On Marx’s View of Happ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I Yan-ru
(School of Marx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1158)
Paying attention 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pursuing for man’s happiness in secular life,realizing man’s value as such,and achiev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arxist philosophy,and it is also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that realizes the fundamental value appeal of Marx’s happiness.Based upon a deep investigation into Marx’s happiness theory,this paper aims at elucid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happiness view and the path to the actualization of man’s happiness in real life.It is necessary to us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analyze philosophically people’s view of happiness in the current social life.
Historical Materialism;view of happiness;practice
A811
A
1673—8861(2017)03—0071—04
2017-07-01
李滟茹(1991-),女,河南信阳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7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Hys2017-154)。
[责任编辑]肖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