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与创新突破

2017-03-11陈兴强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人民政府

消费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阶段性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陈兴强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人民政府

浅谈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与创新突破

陈兴强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人民政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精准扶贫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精准扶贫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指出了精准扶贫的新突破,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精准扶贫 阶段性成效 创新

前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特别是贫困人口众多,因此我国扶贫工作必须制定精准的扶贫战略,使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精准扶贫有利于明确扶贫目标,因地制宜的制定扶贫策略,保障扶贫的有效性,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

(一)精准识别贫困群体

为了提高对贫困群体的识别能力,扶贫工作人员采用了驻村入户的方式,通过缩小与村民的距离,加深对群众的了解程度,从而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然后,扶贫的工作人员将扶贫对象进行全村公示,并存档,提高了扶贫工作的公正性,避免了识别贫困群体过程中存在的排斥现象。如某省统计了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全省300万贫困人口再次甄别,首先通过深入贫困户的生活环境,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收入水平,其次对困难户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计算,再次,与申请扶贫的其他农户相对比,最后评议出贫困对象,通过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对困难群体的识别程度,保证了精准扶贫群体的准确性。

(二)降低了贫困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

基础设施的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资金的缺乏使得贫困群体失去创收能力,贫困程度加深,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排斥,如政府通过户籍等限制贫困群体进入某些行业,使得贫困人口不能在和谐的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失去了创收能力。而精准扶贫以其独有的包容性,打破了社会排斥过程,降低了贸易壁垒的限制,为贫困群体提供了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1]。

(三)扶贫主体多元化

在扶贫工作中,在坚持以政府作为扶贫主体的情况下,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的投入,增加扶贫领域的活力,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首选,可以实施一对一帮扶,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整合社会的零散资源,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契机。其次,要加强右下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各种资源,发掘贫困地区潜力。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贫困群体帮扶的参与程度,最后,要完善扶贫监督体系,对扶贫资金进行有限监管。如某饮品公司,积极响应扶贫号召,制定了在2020年前吸引10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参与到饮料装瓶环节的帮扶计划,降低了失业率,提高了贫困群体的收入。

二、精准扶贫的创新突破

(一)突破传统扶贫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传统的粗放式的扶贫模式往往对贫困人口的贫困缺乏细致的了解,无法制定合适的扶贫策略以满足贫困人口的需求,如果对某一片区集中进行扶贫还可能导致片区外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排斥,不利于脱贫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针对民众的不同程度,制订具体的帮扶策略,满足了贫困人民的脱贫需求,扶贫手段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同时精准扶贫改变了以往的“输血”模式,实现了向“造血”模式的转变,在扶贫工作的管理过程中,突破了以往扶贫工作资金占用,挪用等现象,创新了考评和监督机制,加大了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使得扶贫资金确确实实发到贫困群众的手中[2]。

(二)突破漫灌式扶贫模式

传统的国家财政扶贫,是通过国家对贫困地区大量的财政投入,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这种漫灌式的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的贫困程度,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输血式的帮扶模式导致了贫困民众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加深,贫困群体不愿摘掉贫困的帽子,脱贫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的扶贫难度增大。其次是政府没有结合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扶贫项目的开发脱离民众的实际需要,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政府对扶贫资金缺乏有效监管,难以确保扶贫的实际效果。精准扶贫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创立了民众与政府共同监督扶贫项目落实情况的新模式,使扶贫资金惠及于民,同时创建了对扶贫成效的考评机制,有效的提升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三)突破松散式的扶贫考核模式

传统的扶贫工作考核缺乏制度的保障,没有统一的考核规范,考核实际效果不佳,对扶贫策略的制定和实行也有一定影响。扶贫机构对贫困人口的管理松散,导致了许多脱贫地区重新返贫,加大了政府扶贫工作的难度。精准扶贫在对贫困群体精准定位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扶贫考核方式,采用动态考核的方法,提升了扶贫的效率。如通过对扶贫领导班子的业绩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考察,将扶贫项目具体的落实效果作为考评的目标,采用分类考核、综合评价的办法,极大地杜绝了扶贫项目资金私自占用、挪用的问题,使扶贫工作更有成效性。

三、结论

本文阐述了精准扶贫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即精准识别社会群体、降低社会排斥、实现帮扶主体的多元化,剖析了扶贫考核工作在管理模式、考核工作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性突破,期望本次研究能为日后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刘博.精准扶贫中帮扶类别精细化探析[J].兵团党校学报,2016,04:41-45.

[2]周双,刘鹏.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2017,01:17-22.

陈兴强(1988.04-),男,甘肃省崇信县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兰州商学院,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猜你喜欢

阶段性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隐形贫困人口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