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第一书记”作用 助推农村发展
2017-03-11杨富华中共武功县委党校
杨富华 中共武功县委党校
发挥“第一书记”作用 助推农村发展
杨富华 中共武功县委党校
选派“第一书记”对于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提升治理水平等有着独特的意义。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选派“第一书记”不失为加快农村发展、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举措。武功县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助推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书记 作用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为了深入了解“第一书记”作用发挥情况,我深入到武功县苏坊镇、游凤镇、普集街道办、长宁镇、大庄镇、代家社区“第一书记”所在的12个村,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以及召开座谈会、上门入户走访等方式,掌握了“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找出了工作中存在问题,议定了进一步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武功县立足建强基层组织,着眼推动精准脱贫,用心为民办事服务,着力提升治理水平,积极探索选派“第一书记”的路径和做法,通过实际、实践检验,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武功县共为82个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其中:为贫困村选派67人,为软弱涣散村选派15人;市级下派13人,县上选派54人,镇办(社区)选派15人,覆盖了全县全部重点贫困村和75%左右的贫困人口。
(一)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一是考核管理。县委出台《武功县“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武功县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考核方面的文件, 调整了35名“第一书记”;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审签、季度汇报、培训等制度,明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镇办党工委负责日常管理,加强对“第一书记”工作的领导;采取随机督查、电话抽查、调阅工作日志等方式,不定期对“第一书记”到岗履职、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在村,促使“第一书记”认真履职。
二是培训提升。坚持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围绕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党建业务等知识,采取理论学习+交流研讨+观摩体验的“2+1”教学模式,对第一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先后召开专题会议18次,培训人次1046人次,及时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层层宣讲政策要求,不断提升第一书记等参扶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是保障激励。开展了优秀“第一书记”表彰宣传活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营造了聚焦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
一是发挥建强基层组织的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组织生活,着力解决组织制度形同虚设、长期不开展党组织生活等问题;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了村“两委”换届“回头望”,补充完善村级班子24个,调整撤换村干部29人、处理村干部34人,建强了村级班子。二是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4名县级党员领导包抓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整顿措施和时限要求,进一步建强了基层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及时将他们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改善党员年龄结构和籍贯,为软弱涣散村级班子注入了活力。学党章党规,明职责任务,并明确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要求,振作了支部一班人的精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党建示范引领,追赶超越。苏坊镇金龙村“第一书记”付逸玉与村班子成员一道多方争取,筹资21万元重新建设了15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支部活动有阵地、党员学习有场所、群众办事有窗口、文化活动有平台,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促进文明的中心。
(三)精准发力,助推脱贫
一是做到精准识别。第一书记立足村情,组织村班子、驻村工作队和镇包村干部逐户走访,掌握实情,严格对照“九条红线”做好建档立卡工作,通过逐户算账、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接受监督的方式,确定我县建档立卡在网贫困人口,做到底子明、一口清。
二是树立典型引领。咸阳市医药公司燕飞焦胡村第一书记他采取干部党员带头、实地查看引路的方式,组织群众先后3次赴礼泉实地观摩取经,村中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在村开展土地流转、黄桃种植及管护培训等工作,成功集中连片扶持贫困户开发黄桃产业黄桃基地820亩,建起了西瑞黄桃专业合作社,实行种苗统供、技术统管,解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成为全市产业扶持开发工作的典型。
三是形式多样扶贫。1.入股扶贫。大庄镇6名“第一书记”发动115户贫困户将金融扶贫贷款515万元入股东方纸业集团、观音堂空心砖厂,年终分红40.2万元。2.就业扶贫。第一书记对缺技术的贫困户,通过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布艺、果树栽植等技能培训,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全县共脱贫89户89人;通过实施“春风行动”、举办招聘会、积极搭建信息对接平台、对外转移劳动力就业,对内设立爱心岗位、开发公益岗位、政府托底安置等形式,实现贫困人口就业5978人,直接脱贫2764人,增收3214人。五是电商扶贫。第一书记积极组织农村青年参加淘宝大学培训,先后有169人进行了电商创业,有1800多户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通过淘宝网、微信、京东村淘等电商途径,实现高价销售,有120户贫困人口发展电商产业脱贫;六是教育扶贫。近年来,累计投入教育保障资金1300.1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208人,实现脱贫974户4210人。七是兜底脱贫。开展各类救助1975人,发放救助金771.02万元;投入资金134.48万元,为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县残联对建档立卡中300名残疾人发放种养殖扶持资金75万元,为23名重度残障人员匹配辅助器具,为100名居家安养残疾人发放安养费,为4304名残疾人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58.7万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第一书记”作用发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体系设计、运行机制、工作落实、氛围营造、保障措施等方面看,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致使“第一书记”还没有完全释放出应有的动力。
(一)工作作风不实,存在“水上漂”现象。有的“第一书记”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存“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遇事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工作纪律性差,消极应付,没有真正安心在村里工作,甚至个别“第一书记”“两头不见人”,村里干部群众难见其踪影。有的“第一书记”没有从原单位的业务工作中脱身,甚至有的还处于一些重要岗位,可以说,工作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处理原单位的业务,下村时间根本无法保证。有的镇办(社区)存在“老好人”思想,对“第一书记”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不严格,导致少数村“第一书记”就像脱了缰的马儿,自由自在,天马行空。
(二)个人能力较弱,存在“水土不服”问题。有的“第一书记”劲头足、热情高,但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对农村复杂问题认识不到位,一时找不准发展方向,理不清发展路子,难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无法与村级达到良好“对接”,形成“共振”。特别是“第一书记”任职村多数为班子较弱、经济落后、村情复杂的后进村,导致部分“第一书记”有时难以把握要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村里的工作,推进工作有心无力,甚至是一头雾水。
(三)观念认识偏差,存在“功利镀金”思想。有的“第一书记”把下基层当成“镀金”,把驻村锻炼看作是职位升迁、提拔重用的“先兆”,怀着优越感、带着“功利”思想整天“混日子”、心不在焉。
(四)作用发挥不够,干部群众期望值过高。“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部分村支部书记理解不正确,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来了“第一书记”是对自己的威胁和不信任,是“抢班夺权”,存在抵触情绪;有的认为有上级部门派来干部了,所有事情由“第一书记”出面做就行了,自己“退二线”当“甩手掌柜”。同时,更多的村级干部群众对“第一书记”期望值过高,有的简单地理解为给钱给物,有的干部群众还经常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一书记”的能力或职责范围。
三、对策建议
(一)真真正正“驻下来”。“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必须真正从派出单位纷繁复杂的业务中脱出身来,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乡镇党委要确定专人负责,班子成员要与“第一书记”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传授农村工作经验;派出单位不要给“第一书记”安排工作,更不得要求其提前返回工作岗位,要夯实“第一书记”的后勤保障,定期安排体检,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落实生活、交通、通讯补贴和每年不低于1万元工作经费及扶贫资金专项帮扶经费,确保安心在村工作。
(二)实实在在“帮起来”。组织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希望“第一书记”发挥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活的优势,帮助广大贫困农村开展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帮党建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领头雁”培训、发展党员、党员培训、三会一课等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其次帮制度完善。在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围绕村党支部和党员活动、村民代表议事、村务财务公开等方面工作,全面梳理总结近年来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帮助指导村级组织及时修订完善原有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管用有效的工作制度,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最后帮观念转变。作为“第一书记”,要积极回应群众所盼,注重从智力扶贫抓起,多开展送文化、送技术、送知识“三下乡”等活动,解放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帮助他们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
(三)扎扎实实“带起来”。“第一书记”要把后进班子整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后备党员干部培养和村级规范化建设等多项任务,进一步提高农村班子的建设水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思路,想方设法帮助村里抓招商引项目,注重引导村集体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发展产业、做强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蓬勃发展;带头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带头包联贫困户,带头完善扶贫手册,帮助村“两委”制定好脱贫计划,实施好个性化帮扶方案。要从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造血功能,带领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强纪正风“严起来”。“第一书记”要从严律己,强纪正风,在“三讲”上下功夫。对待村里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自我约束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做到工作上高标准,主动“接地气”,生活上低要求,不搞特殊化,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不义之财莫取,非分之想莫生,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维护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不散布有损大局的言论,不打牌赌博,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在任职的村报销个人费用,不参与公款大吃大喝,在村干部或农户家搭伙要缴纳伙食费,不接受礼金、礼品,不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各种活动。
(五)倾心支持“爱起来”。上到下对“第一书记”真真正正“爱起来”。下派单位要切实落实“第一书记”的补助、交通补贴等政策,避免流于形式,不让他们在经济上吃亏;派出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可以通过考评等方式,让其留下来并在县、乡进行提拔使用,选拔任用部分优秀“第一书记”到比较重要的岗位;派出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优先提拔挂职回岗的“第一书记”。
[1]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3]《咸阳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
[4]《武功县“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
[5]武功县部分“第一书记”工作日志。
杨富华(1965- ),男,中共武功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