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市品牌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2017-03-11郝婷婷刘建芳

消费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种业园区蔬菜

郝婷婷 刘建芳

寿光市农业局

关于全市品牌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郝婷婷 刘建芳

寿光市农业局

近年来,我市在农业品牌建设上投入师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发展农业品牌为基础,使农业生产摆脱传统种植理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业产量提升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品牌农业 发展 经验

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蔬菜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跨越。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市)、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等称号。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品牌培育主体

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是品牌创建和经营的主体,经过近几年的扶持发展,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10家,潍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7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蔬菜产业集团、天成食品集团公司进入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86家,家庭农场890家。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商标意识,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优质品牌农产品,全市“三品”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55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16个,创成了“乐义”、“七彩庄园”2个中国驰名商标,“洛城农发”、“燎原”等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为我市蔬菜开展品牌销售、进入高端市场创造了优势条件。

(二)搭建品牌培育载体

把园区作为农业高端跨越、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引导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发展“工厂化”、“联合型”、“股份制”现代农业园区,市级规划建设了羊青路、羊田路、大沂路三条生态农业走廊,其中羊青路走廊南北长12公里,占地3.5万亩,入驻大型高端农业项目32个;镇级建设了300亩以上经过土地流转、封闭式管理的农业园区137处,推进了农业经营由分散向规模化转变,辐射带动现代农业向高端跨域。

(三)突出农业转型发展

依托省部共建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和中荷共建蔬菜示范园两大平台,扶持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组建了蔬菜种业集团,成功收购荷兰贝尔亨现代农场和亚细亚种业集团所属育种研究所。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加快推进蔬菜育种研发中心、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蔬菜种权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具备自主育种研发能力的企业达到12家,从事蔬菜育苗的企业发展到200多家,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4亿株,有41个蔬菜新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和鉴定。

(四)创新品牌营销模式

大力推广直接配送、网络定购、连锁餐饮企业和高档饭店净菜配送及生鲜冷链出口等新型销售模式,打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诚信的品牌农产品销售平台。同时,每年组织30多家企业赴深圳、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大城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经贸洽谈会等各类推介会,与沃尔玛、乐购、家乐福和卜蜂莲花等多家连锁超市签订了产销对接合作协议,进驻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等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场。

(五)强化品牌培育保障

1.强化监管保障。建立健全了市农监办统筹调度,镇街属地管理,村联防联治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联席会议长效机制,统一招聘了24名镇级专职检测员派遣到12处镇街,负责所在镇街辖区内蔬菜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在全市975个村设立了监管员,协助镇级搞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探索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试点项目,利用二维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步从点到面,将农户、蔬菜产品、蔬菜流向全部纳入追溯范围,实行辖区内蔬菜质量追溯。

2.完善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制度。目前全市已对5000多种农药、2000多种肥料产品进行了审核并备案,做到了农业部限用的农药产品不登记,在寿光本市没有防治作物和防治对象的农药产品不登记,防治作物和防治对象超范围的农药产品不登记。

3.加强蔬菜质量检测。制定实施了蔬菜强制性例性检测制度和定性定位检测制度,采取市、镇两级强制性例行检测和生产经营单位普检相结合,质量速测和定向定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蔬菜镇街,每月抽检样品数不少于500个,其余镇(街区)每月不少于300个。

4.推广先进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微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15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9万亩。从2015年开始,我市又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市财政拿出1400万元,组织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和绿色植保工程”,进行大力推广,目前已推广微生物有机肥5万亩,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已完成推广面积2300亩。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培育种子种苗产业体系

继续推进国家蔬菜种业基地研发中心、国家蔬菜分子育种试验室、中荷蔬菜种业交流中心及蔬菜种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商业化蔬菜育种体系,全力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以黄瓜、番茄、辣(甜)椒等产品为主,力争年内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新品种10-15个。

(二)建设产地环境改良体系

继续实施好设施蔬菜沃土、根结线虫防治、绿色植保“三大工程”,力争利用3-5年时间,设施蔬菜土壤有机质提高到1.8%以上,设施蔬菜根结线虫控制面积达到8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

(三)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

一是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建设适度规模农业园区,组织专家制定主栽作物标准,构建标准化园区生产体系。二是创建蔬菜合作社联社。由政府主导,将现有规范化合作社全部纳入联社管理,推进由村委领办、能人创办的规范合作社建设,由联社负责通过蔬菜质量检测等手段对合作社进行监管,帮助合作社进行品牌塑造和产品销售配送,规范合作社农资使用,打造“联社+合作社+社员”三位一体蔬菜标准化生产保障体系。

(四)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

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进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蔬菜废弃物后处理问题,通过技术推广解决面源污染治理难题。

猜你喜欢

种业园区蔬菜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