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商洛市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17-03-11白明杰陕西省商洛中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育

白明杰 陕西省商洛中学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商洛市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白明杰 陕西省商洛中学

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生的命运。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商洛市 知识经济 国民素质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于提高全体国民个人素质、保证国家建设人才所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商洛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商洛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60所,其中幼儿园332所、小学843所、初中147所、普通高中24所、职业中学10所(含民办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专学校2所、广播电视大学分校1所。在校学生(幼儿)41.11万名,其中幼儿6.92万名、小学生16.36万名、初中生9.32万名、普高学生5.59万名、职高学生2.88万名、特殊教育学生310名。共有教职工2.71万名,其中专任教师2.43万名。另外,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生8200余人、教职工631人;商洛学院在校生12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686人。2012年以来,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思路明晰,目标措施具体,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已经形成,全市教育工作呈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双高双普”创建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主要工作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1.“双高双普”创建成效明显。2016年,全市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达到40.66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4%,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累计投资5.81亿元,改造项目学校403所,完成建筑面积57万多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完成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改造项目300余个。建成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市级标准化高中5所。制定了《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创建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商州区、丹凤县、镇安县已创建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商南县、山阳县“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得到省政府命名表彰。山阳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已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16年,全市普通高考上二本线以上考生8224人,比上年增加1129人,增长15.91%,上线率达50.02%,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14.2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4.1%。

2.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把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制订了《商洛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在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积极督促指导民办幼儿园依法规范办园,着力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充实幼教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幼教队伍素质和学前教育质量。全市投入1.5亿多元新建成了70多所县镇公办幼儿园,市政府还对新建、改扩建镇中心幼儿园实行奖补,同时落实了保教费减免和困难幼儿补助生活费政策。目前,全市独立幼儿园达332所,小学附设幼儿园557所,在园幼儿69194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21%,初步建成了县、镇两级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和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3.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按照“稳定规模、完善功能、整合资源、统筹专业、提高质量、创办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强调研指导,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资培训,实行阳光招生。开展了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和探索。柞水、山阳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创建通过了省教育厅验收。开拓办学思路,加强校校、校企交流与合作,把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为职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出路和发展机会。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学生专业课实训室、学生公寓楼、多功能餐厅等学习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

4.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良好。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营养改善计划会议精神,及时将营养改善计划和“蛋奶工程”并轨,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牵头,加强协调指导和督查,落实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工作责任,帮助县区和基层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县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供餐条件,提高供餐能力;按规定落实资金,严格补助标准,确保专款专用;不断加强规范管理,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我市营养改善计划共惠及1180所学校167015名学生,实现了应享尽享,社会反响良好。

5.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不断补充师资力量,优化队伍结构,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市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德能并重原则,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建立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整顿和评优树模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确保了全市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就目前实际来看,全市存在着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资源多而不优,城区教育资源优而不足。随着农村中小学校点的撤并和人们对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使城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大班额”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的生源不断减少,部分学校的作用难以发挥。农村撤并校点后,一些校舍资产面临流失的可能,居住边远分散的小学生上学十分不便。

2.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我市职业教育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市区建校重复、骨干体系尚未形成、精品专业缺乏等,造成资源分散浪费、发展相对滞后,现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不强,没有很好发挥效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还需加强和优化,其标准化、规范化普及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师资队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就我市现有师资队伍情况看,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突出矛盾,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老化;二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体、音、美、信息技术、小学英语等学科教师相对较为紧缺,特别是农村学校更为紧缺;三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现有在职的幼儿教师,多为中小学教师转岗,专业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够高。

4.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养成教育和校园及周边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团队合作、自理自立、勤劳节俭等意识较差,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校园周边还存在着如游戏网吧、不健康音像书籍、饮食摊点卫生较差、拦路敲诈学生等不健康、不安全因素。

5.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还需不断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校原有的设施设备、后勤管理人员和炊事人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就餐的需要;学生营养餐的配餐模式还比较单一;实施学生营养餐的各个环节安全不可放松,仍需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

1.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对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配置全市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人口流向、各地生源变化情况,结合我市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合理设置校点,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保证农村学生方便入学、城区学校大班额教育有效缓解。加强对闲置校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二是统筹教师资源。继续加大教师交流、招录和培训力度,合理调配、充实师资力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是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要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管、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扶助学机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规范学前教育,整合职教资源。一是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要把学前教育列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学前教育管理,不断充实幼教师资力量,提升幼教整体水平,促进学前教育质量上台阶。在着力建设优质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注重对民办幼儿园办学的指导和规范,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要在稳定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职教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大职教资源整合力度,加快职教资源整合步伐;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和专业配置,并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培育骨干品牌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三是进一步解决好校点调整和职教资源整合后各学校的建设管理问题,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秩序,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注重抓好社会力量办学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监管力度,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一是采取招录引进、在岗培训、交流合作等方式,不断充实师资力量,优化教师结构,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二是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加强和创新教师业务知识培训与业务交流,推进教师队伍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教育,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三是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和育人水平,坚决防止和杜绝群众关注的乱收费、乱办班、乱征订等热点问题,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四是重视对教师的关怀,关心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待遇落实提高和身心健康等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克服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要采取社会、学校、家庭联动措施,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创建更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5.规范供餐流程,保障学生就餐安全。加快学校食堂升级改善,实现营养发送计划食堂供餐覆盖率达到98%以上。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营养改善计划操作手册指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统筹项目管理,加快学校食堂扩容改造。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资金运行管理,严把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科学合理的配餐、供餐能力,保障学生就餐质量和安全。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