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2017-03-11高洁河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高洁 河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高洁 河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占了很大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对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基础。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个人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具备健康优良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高校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修正,更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个人素质。由此可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不仅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提供保障,也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形成健康乐观心理的保障。当社会生活环境快速变化、学业压力、以及即将到来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负担和压力,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导向性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帮助他们坚定意志、树立目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原则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化解其内心矛盾,进而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得到自我改变和自我成长的目的。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关系互为前提、互为需求,缺一不可。二者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和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上加入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例如,在提出某一马克思哲学理论之后,举出相应的案例,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再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形成学科的融汇和统一,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执教水平。因此,要充分展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建议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进行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教学素养培训,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关的改革,以促进二者的统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西方社会学,和教育学共同发展的产物,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教育内容,要将二者完全结合起来,即做到符合现代青年人,思想发展的规律,又能够充分宣传我党基本政治思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公民,就必须将教育环境创设,成为二者融合型的,即寻西方社会科学,和中国政治思想的平衡。因此,在无形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三、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大多数都和我党治国方略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但是其中政治的成分非常多,哲学性、抽象性非常明显,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帮助促进学生进行自身行为的改善,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并获得帮助自己成长的能力。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于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知方面的判定,以及对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等,都是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进一步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国家公民的过程,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符合的。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为新颖和轻松,符合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节奏,以及青年一代的情绪发展特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班级,以及年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举办某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以自由的团体辅导模式进行,这些教育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供了创新的借鉴。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在党团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模式,打破以往以开会和宣传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的既定形式,开始进行以党代团,以团带群的团体思想交流和学习,并且将一些重要的党的精神,以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结果,汇编成话剧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演出,这些教育方法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所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只是,拘泥于课堂、书本的哲学理论教育,以及党政思想宣传,与学生未来要面临的社会实际大相径庭,更有甚者,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正确认知和适应社会,进而产生了反社会心理。另外,针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应该重视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大一新生集中表现为新环境、新生活适应问题,大四毕业生则以择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都要了解和掌握,这才会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