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改革分析

2017-03-11刘继志烟台政务服务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政府部门事项

刘继志 烟台政务服务中心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改革分析

刘继志 烟台政务服务中心

简政放权是促进我国经济新常态实现的关键手段,使政府作用得以发挥。就目前来看,我国简政放权改革取得了些许成效,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基于经济常态下简政放权改革进行分析探讨,大力推进我国统筹规划的合理实施。

经济新常态 简政放权 改革分析

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实际上的向社会放权、向市场放权、向地方政府放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走入新常态。与此同时,这也是强调把握机遇,更好应对困难的重要契机,笔者将对简政放权改革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实施简政放权的必要性

通过简政放权,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以深化,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是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政府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从整体方面来看,实施简政放权可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于政府部门治理能力及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以深化,进一步简政放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体制实施的前提,对所有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竞争机会,通过价格信号可充分反映出商品供求状况,进一步激发财富的增长。自党的十四大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部门职能逐渐转变,从总体来看,政府资源配置范围相对较大,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较多,但其公共服务供给稍显不足,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彻底使市场主体竞争力被严重束缚,据此,应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实现简政放权,将价格机制发挥出来,激发市场活力。

与此同时,简政放权的实施也是促进社会创造力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包揽了诸多事务,导致诸多社会矛盾发生后,人们将重点放在政府部门,致使政府权威下降。从整体来看,社会组织管理规范性不足,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社会创造力的发挥被严重影响。

二、简政放权面临的难题

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各种各样,一方面是由于审批事项过多导致,自行政审改小组建立以来,已有3528项项目被取消,看数据似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上,仍有900多项审批项目,审批项目过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局限性,而剩下的需要的调整的项目都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部门利益化趋势下,要对各部门进行协调显得十分困难,从数量来看,行政审批已取得不小成就,从本质上来看,其改革依然是一个充满艰险的过程。

另外则是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此外相关部门监督机制缺乏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契机,使政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许多部门存在“会批不会管”情况,简政放权后,相关部门监管手段、监管意识、监管保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现在政府审批事项数量大幅减少,有的部门仅有几个审批事项,但一些地方和企业反映,办企业上项目还面临环节多、评估多、关卡多、涉及部门多的现象,几个月的工程报批可能要半年一年,成为制度交易成本高的原因。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改革取得的成效

自简政放权实施以来,已取得了诸多成就,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在社会创造力及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尽管在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成效逐渐显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纵观全局,我国简政放权速度前所未有,这也意味着预期五年完成的项目可提前到两年内完成。此外,政府部门对企业单位发展给予了一定扶持,行政事业收费每年企业及个人负担100亿元左右,另外将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取消,无疑不彰显了全面革新的决心,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行政改革的“当头炮”,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为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自2013年5月,城轨项目实施以后,重庆市5号线、4号线、10号线陆续动工,其建设规模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一倍,据悉已有14个城市已经着手实施城轨项目,总投资超3300多亿。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大大激发了地方行政体制的有效创新,使行政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地方政策应促进地方“自选动作”与中央“规定动作”的有效结合,与中央下放事项有效衔接,并对新设行政审批实现“入口关”进行严格控制,使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为简政放权工作做好了准备,遵循“放管结合、放管并举”相关原则,对行政审批行为加以规范。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有利于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廉洁政府的有效建设,能有效预防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营造和谐的政治氛围,当然各地应对政风建设途径加以完善,使政策公共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为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简政放权的有效落实,应构建一套合理的监督体制,让政府部门做到有据可循,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有效规范。由于简政放权涉及的权利关系相对较多,导致其阻力相对较大,为确保改革的有效进行,应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来加强管理,避免短板效应发生,面对基层来放权,确保一批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审批项目有效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实施简政放权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为促进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的实现,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制度,促进简政放权改革有据可循,另外应加快推动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有效转变,尽最大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用优质服务来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最终真正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蒋兴海.全面深化改革视阔下简政放权的着力点剖析[J].法制与社会,2016,(16)∶145-146.

[2]王博楠.论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必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5,(20)∶37-38+40.

[3]张占斌.经济新常态下简政放权改革新突破[J].行政管理改革,2015,(01)∶28-33.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政府部门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