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2017-03-11凡春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10023
凡春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10023)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凡春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10023)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客观上决定了从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而教务管理的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以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若干可行性措施和策略。
高校;教务管理;素质提升
教务管理是高校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教务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对于维护教学秩序、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等任务的完成,均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众所周知,教务管理工作内容多样、工作量大,与教师、学生以及各院系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教务工作有一定的时效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纷繁复杂的教务管理工作,对教务人员来说是不小的精神考验。可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是教务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2.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高校教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管理专业知识,在教务管理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知识、原理和方式方法,解决教务工作中的问题。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也应具备其他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对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把握,及时跟进学科发展动态等,这便对教务人员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素质要求。
3.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
教学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样,数据体量大,且保密性要求高,如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教务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储存、分析归纳等工作。
4.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教务管理是一项颇为复杂的事务性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需要面对不同的群体。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则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影响到教务管理的整体质量。由此可知,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健康的工作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棘手问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高效的服务。
5.较强的服务意识
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教务管理的人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相比,单一的制度化管理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它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限制了高校“服务育人”职能的实现。可以说,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才是做好教务管理的前提。
二、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校决策层忽视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是学校对于各种教学计划进行协调、组织、监督以及管理的职能部门,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组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且进行逐步实施的重要部门之一。因此,高校教务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高校普遍对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重视不足,与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建设相比,决策层认为教务工作只是常规琐事,不需要高素质管理人才。长此以往,教务管理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遑论素质提升,这不仅不利于教务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更连带打击了教务人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教务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普遍不高
一方面,由于重视不够和历史原因,现今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成员构成较为复杂,且大多并未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教务管理能力明显缺乏。特别是对于教务管理的认知,仍停留在“事务型”、“经验型”等低端层次上,仅凭经验处理教务事宜,不主动寻求创新,与新时代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当前教务管理的高层次要求。
另一方面,高校的不断扩招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工作量,教育政策和教学任务也在不断调整,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常常疲于处理常规事务,无暇顾及管理创新,更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管理能力,较难应对网络时代教务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3.针对教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其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与专职教师和其他岗位的教学人员相比,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无论在工资待遇、培训与进修机会、还是晋升制度等方面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2,这会让教务管理人员产生消极对比,容易造成职业倦怠心理,严重影响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4.教务管理人员的心态普遍存在偏差,服务意识淡薄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围绕着教学工作展开的,目的是为师生和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但是,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大都抱着旁观者心态,一方面放松对自己素质的提升,不求上进,对教务工作的推进和创新缺乏深入思考;另一方面,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也对教学工作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当前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
三、教务管理人员业务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1.高校决策层应加大对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重视力度
高校决策层应加强对教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同时制定和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引入奖惩机制,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成为教务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2.优化教务管理队伍,提升整体素质水平
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合理配备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学历、性别、年龄等构成因素,优胜劣汰,适当补充高素质人才,进而激发整个教务管理团队的活力和创造性。此外,应加强对现有的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兼职教务管理人员进修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现有的教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充分意识到教务管理人员的消极工作态度对教学管理造成的重大影响,切实调动起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业绩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津贴、评优等挂钩,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入岗位竞争机制,鼓励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岗位竞争,明确岗位竞争的内容和竞聘的方式方法;通过公开的岗位竞争优胜劣汰,能够增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有效提升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3
4.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作为全国高校教育工作的指导理念之一,“三育人”工作理念明确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内涵和要求。教务管理工作正兼具了管理和服务的双重性特点,两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保证教务工作的规范有序。
另一方面,教务管理的服务性特点也越来越引发学界的诸多共识,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特别是转变过去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强化服务意识,以热情周到、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为师生提供人性化服务。在加强对师生的科学管理时,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师生的迫切需求,努力做到“管理和服务合二为一”。在管理教师时,做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学生时,要做到“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4切实解决重管理、轻服务的弊病,处理各项事务要时时处处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这样才有利于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从而为师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高标准,决定了这是一门对从业者要求全面的综合性工作。当前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除了自身不断强化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各大高校更应当为教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队伍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两者共同致力于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方能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注释:
1.刘明婧.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38.
2.李志刚.对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5(6):42
3.叶厚庆.关于提高高校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水平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1):125.
4.钟冬娴.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