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纪录片中的声音创作
——以江苏纪录片声音创作为例

2017-03-11张晶晶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11172

大众文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江苏纪录片音乐

张 希 张晶晶(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1172)

城市纪录片中的声音创作
——以江苏纪录片声音创作为例

张 希 张晶晶(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1172)

本文以江苏历史名城的纪录片为例,就“声音的写作”展开论述,这里的声音包含人声(解说词)、音响和音乐。从听觉文化的角度剖析纪录片声音的具体形态、功能和创作方式,借助纪录片的听觉话语反思“读图时代”的视觉话语,以期促进人们对感官文化的整体思考。

声音;江苏纪录片;视觉话语

在大众传播领域,纪录片越来越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形式,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相较于常见的故事型电影电视,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审慎的态度再现现实,因其真实性吸引人。本文探讨以城市为对象的纪录片,其讲述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艺术,而声音是城市生活的听觉部分,丰富的语言、音响和音乐在城市空间中形成无形的声音网络,激活了城市建筑、交通、艺术等视觉景观的生命脉搏,鲜活传达出多样的人文讯息。法国著名电影艺术家罗贝尔•布烈松在《电影书写札记》中说:“电影书写是一种运用活动影像和声音的写作”。作为影视形式之一的纪录片,在记录和写作城市的视觉真实之外,离不开声音的记录、选择和创造。本文以江苏历史名城的纪录片为例,从听觉文化的角度剖析纪录片声音的具体形态、功能和创作方式,借助纪录片的听觉话语反思“读图时代”的视觉话语,以期促进人们对感官文化的整体思考

一、文化价值观念下城市的声音传播

听觉是人类与生俱来感知世界的能力,即使在今天的读图时代,倾听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认知方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自然界生命的运动产生了无限多样的声音。在不同地域、时代和生产力条件下,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居民从事不同的活动,改造周围的环境,滋养自身的精神,创造出无穷变幻、各具特色的声音世界。这些声音与“人”的活动、“景”的变迁紧密联系,是城市自然景观、民居生活、礼仪习俗、贸易交通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说,我们听到的声音,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声音,也是能够映射人们生活与精神形态的文化之声。基于此,上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音乐家蒙德•默里•谢弗( Raymond Murray Schafer)提出“声景”观念,以求在现代信息“视觉惯习”的遮蔽中,发挥人们自身潜在的聆听能动性,将“听觉感受与声音所栖居的具体文化环境对应起来。”1由此,听觉元素的记录、再现、创造与传播具有文化研究、传承的重要意义。

纪录片是以纪实为核心原则与立足点,强调对真实现实的记录和还原。然而,影片的真实只是相对的真实,是蕴含作者观念的真实。“纪录片是以真实为原则,从社会和自然中获取基本素材,表现作者对事物认知的非虚构活动影像。”2其中强调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认知,对人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更为重要。在以城市为对象的纪录片中,创作者对城市题材的选取和评判,在褒扬和贬抑的态度取舍上,潜藏着可供话语阐释的巨大空间。纪录片声音呈现的质量、结构、层次和深度直接反映创作者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是衡量影片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作为影视媒介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声音及其背后文化的关照是纪录片承担社会文化传播的使命之一。

二、纪录片创作中城市声音的选择与表达

纪录片的类型因题材的差异各有区别,在江苏众多的城市纪录片中,以“名人”“古迹”“艺术”“美食”和“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影像占有多数,如关于人物的文献式纪录片《孙中山与南京》《风雨红楼》(曹雪芹)《徐悲鸿》《百年巨匠—刘天华》《记忆--阿炳1950年》等,自然人文类纪录片《百年南京》《江南》《镇江》《沂沐安澜》(连云港)等,以历史遗迹为题材纪录片《解密明孝陵》《惠山祠堂群》《苏园六记》等,音乐题材纪录片《昆曲六百年》《锡剧班》《我爱评弹》《荷花红遍》(淮海戏);以工艺为题材的纪录片《留住手艺——百年千工织云锦》《惠山泥人》《还原紫砂》等;美食为《一城一味》(扬州、宿迁)《人文地理:行走的餐桌》(徐州)等。综观这些影像,声音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一部记录影像必须依靠解说词、音乐和音响才能完成流畅的叙事或文本介绍。然而在影像+解说词+音乐音响的模式化框架结构中,每一部纪录片的声音具体细节的选择和表现上呈现出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人声的叙说

纪录片中人声语言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解说词,或称旁白,是纪录片声音的主体,纪录片中有很多概念性的内容,比方说一些现象或名词的解释等,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画面说不清楚,而语言有能力把这些事物概括出来并且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理智思维。同时解说词也串联想起了画面,是声音蒙太奇的一种,画面记录的信息往往是片段,比如《记忆--阿炳1950年》当中采用了真实的录影资料和演员情景再现相结合的画面呈现形式,此时,旁白把一些缺乏连贯性逻辑性的画面有效的连接起来。

二是片中主持者或被采访者的说话,实况录音的“采访谈话”是纪录片素材和资料展示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记忆--阿炳1950年》中采访了多位参与当时给阿炳录音的又至今健在的人物,并直接采用每位人物的口述录音,力求通过他们的无锡方言描述还原出一个更真实可信的阿炳。在2017年江苏发展大会上,专题宣传片《水韵江苏》细细描摹出物阜民丰、文脉悠长、奋勇争先的江苏气质,古韵今朝的锦绣江苏画卷徐徐展开。片尾的方言片段“我是南京人、我是淮安人,我是连云港人……我们都是江苏人。”每一句话均设计由当地方言说出,抑扬顿挫的语调形成江苏地域的声音群落,可以直观地从语音形态上直接反映地域内部区域文化的差异。

三是拍摄过程中的人声环境,以背景环境声的形式出现。文学性的解说或旁白为画面增加了文化内涵,是纪录片寻求公共认知广度的主要方式。但冗长的标准化语言和戏剧化台词遮蔽了地域语言的表达空间,成为许多纪录片存在的显著问题。片中以实录形式出现的地域方言是地域个性与文化的鲜明映照点。如纪录片《惠山祠堂群》中数个现场采录里无锡惠山当地老人们的本地乡语,反映当地锡语的语音特点。饭店老板娘、民间研究祠堂的文人老先生,乡村里务农的村民,以及走出乡村迁往城市的青年人等人群日常化的说话用语,在增强影像真实感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对先祖遗训、宗族血缘、古风礼节等传统文化的崇敬和继承。纪录片《江南》中水庄小镇里的街谈巷语,邻里之间的话家常,虽然略为嘈杂,在影像描绘的诗情画意中略显突兀,但群众的声音采集于现实的日常,观众可从只言片语的方言交谈中捕捉到关于当地人生活内容、态度、性格和精神状态等潜在的文化信息。

(二)音响的时空感悟

“音响”是生活中随处可在的声音形式,只要有物质的运动就会有物质的摩擦碰撞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音响”。纪录片中的音响是一种真实性的表达 ,比如《苏园六记——庭院深深》,鸟语花香依靠鸟鸣声来表现,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012 年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中,介绍淮扬名菜文思豆腐,文思豆腐的秘诀在于其刀工,于是,此时当镜头给到切豆腐的这段画面时,整整15秒,导演舍弃了解说词、停下了背景音乐,选取了同期录下的刀起刀落与案板发出的碰撞声,刀锋掠过豆腐、水滴在豆腐上的声音细微声响。这15秒收录的单纯的音响展现出现场的安静,吸引观众全神贯注的聚焦于这块虽被切过却丝毫不留痕的内酯豆腐上,好奇地等待着它千丝万缕的“华丽转身”。这段音响带来了屏气凝神,焦灼等待揭晓悬念的心理情绪延伸,更是现场真实感知的传递。

(三)音乐的人文情感

在纪录片中,画面是外在的,描述的是运动本身,音乐是内在的,它描述的是感情和情绪的运动。画面表现的是量,音乐表现的是质。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表现情感深度和强度的能力要优于画面,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才能将所看、所听、所感相联系,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水韵江苏》中开篇引出“水”是江苏发展的血脉,紧接着伴随着镜头中的太湖船帆点点,江苏民歌《太湖美》响起,配合着 “万顷烟波收眼底,无尽云山入怀来。”的画面镜头,这首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歌曲对太湖的秀丽山水光色进行了描绘,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太湖美景,抒发人们对太湖的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真实的情感体验;湖面白帆点点,湖底鱼虾遨游,如此美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这本身就是一首十分有画面感的歌曲,用在此处配合展现江苏环太湖的苏州、无锡、宜兴等重要经济旅游城市的画面,实在是恰如其分。柔美纤细的方言和儒雅平和旋律把江苏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情绪不断升华。

接下来片中用了一段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鲜花调》歌曲《茉莉花》的变奏音乐,舒缓柔情,随之展开的是江南的秀丽画卷,旁白道出的是:

你想起唱着歌儿赶海,回来鱼虾满仓;想起缫车呀呀月昏黄和黎明时分的绸庄;想起盼着新衣蓝印花布的旧时光;你恋恋不已的也许是金色的迷宫垛田,垛田里的玩伴;想起水乡里的小船,船上的那个姑娘;想起的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碧螺雨花春色尽然,又或是细雨柳风中的山间嫩笋溪头野菜,想起秋风起菊花香时的蟹脚痒、蟹黄鲜。

连续的画面引起了江苏人对家乡点滴的无限回忆和眷恋,在乐曲中情绪不断升华,此时旁白包含感慨地道出“是啊,你也许行过天涯海角、经风踏浪,却只恋儿时家乡半亩方塘;你也许尝遍天南地北美食佳酿,却只惦记母亲端上来的一碗米汤。”画面是满头银发归乡游子的热泪盈眶。此处音乐和旁白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把观众情绪推向至高点。在接下来的文化展示中,通过地方戏和昆曲配合着水墨江南的画面和牡丹亭的表演,让观众领略“昆曲京腔锡剧淮扬,柳琴梆子,白局评弹”的江苏戏曲风采。

三、以城市声音为主题的纪录片创作

在题材形式丰富多样的纪录片创作中,以“声音”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逐渐走入观众的视野。这一题材的纪录片突出人们对听觉声音的感受、认知和理解,以广阔深厚的文化视角读解声音的活动,传播多样的声音文化。如纪录片《京剧》《敦煌伎乐舞》《曲艺辙痕》《白舞裙》等。影片多以音乐为主体,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曲艺、戏曲和乐舞等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演变轨迹,精当深入地传播了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江苏纪录片中也不乏以声音为内容主体的影片,其中围绕音乐艺术展开的影片占据多数。纪录片《吴韵清音》细致入微地介绍了昆曲的历史渊源、流传分布、表演特色、经典剧目及艺术价值。表演者清丽婉转的“水磨调”与优雅曼妙的身姿在垂柳碧绿,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的园林美景中悠然而出,自然美景与音乐和谐映衬。另两部纪录片《金陵玉殿莺啼晓》《锡剧班》从更为平实的视角切入昆曲与锡剧学艺者的学艺经历与生活现状,纵向铺展学艺者们艰辛的技艺训练与深厚的戏曲情结,横向简述昆曲锡剧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状况。在记录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现代青年人的音乐与人生也逐渐成为记录的对象。《摇滚南京》通过对三位摇滚乐手真实生活状况的记录,以及多位南京资深乐手的亲自讲述,真实传达摇滚人对摇滚音乐深厚炙热的情感,鲜明表现了城市青年群体所追求的独立、自由、纯粹的艺术创作精神。

四、讨论与反思

随着录音技术的不断发展,声音逐渐成为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声音在形式、内容与意义表达上不仅具有艺术表现的优势,也能传达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影视作品中对城市空间的表现,不应只停留在对视觉生存环境的再现,声音也是城市空间的表现一维。城市纪录片在声音图景的记录、再现与传播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将声音思维的观念引入纪录片的创作中,是丰富影片题材,丰富文化感知、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

注释:

1.姜燕.《城市中的声音与影视创作》.《现代传播》,2013年第11期,第72页.

2.转引自何苏六.丰瑞《纪录片创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页.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研究报告之一,项目编号:17SYC-106

张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动画理论。

张晶晶,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声音制作。

猜你喜欢

江苏纪录片音乐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音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