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生命精神在书画美学上的研究价值
2017-03-11李天慈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21000
李天慈(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 221000)
“静”的生命精神在书画美学上的研究价值
李天慈(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 221000)
本文是对“静”的生命精神进行研究,它体现在书画美学和书画实践的互动关系中。从以往的研究中,看到研究这一命题的价值所在,明确“静”的生命精神在书画美学中的重要性,把握“静”的范畴与书画美学相关理论的落实。从而理解和把握中国艺术形而上的观念对形而下作品的映射。
静;生命精神;书画美学;书画实践
在中国书画美学中,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物,将主观的生命和客观的物象相结合,营造艺术气氛,创作艺术作品。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事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他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1生命周而复始,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只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过客,在人类世界,短暂的生命在艺术世界绽放,把瞬间的绚烂定格在艺术的永恒生命中,生命获得了静穆的永恒。
对“静”的生命精神进行研究,它体现在书画美学和书画实践的互动关系中。首先,我们有必要辨析一下本文题目中“静”的涵义。本文题目所说的“静”的生命精神,既包括艺术家主观的审美心胸和审美观照方式,还包括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次,本文只所以选择“静”的生命精神进行研究,并不表示否认生命之“动”,恰恰相反,“动”一直与“静”相伴相生,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宗白华《美学散步》中说:“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2事实上,有不少和“动”有关的内容和概念,例如“生意”、“生动”、“生活”、“游”、“兴”等,在历代画论书论中出现。只不过从整体上看,“静”的生命精神尤其能够体现出与艺术活动和书画美学在更深层次上的关联性。
对“静”的生命精神与书画美学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该课题相对零散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一方面,搭建一个宏观的认识框架,从先秦至魏晋的诸家思想所反映出来的“静”的生命精神、禅宗以及宋明理学思想中,梳理出和“静”的生命精神有关的思想,明确与不同思想流派的关系,使静”的生命精神内涵之嬗变得以彰显。另一方面,将“静”的生命精神作为一个结构整体,全面地剖析其与审美心胸、审美观照、审美创造、审美意蕴、审美修养以及图像图式之间的关系。 依我看来,研究“静”的生命精神与美学旨归这一课题的意义有:
一、有助于明确“静”的生命精神在书画美学中的重要性。
二、有助于纠正对“静”的生命精神的片面理解。
三、有助于把握“静”的范畴与书画美学相关理论的落实。
四、有助于理解中国艺术形而上的观念对形而下的作品的映射。
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文章对“静”的生命精神有深入系统地研究,倒是有关于“虚静”的文章散见于文论的研究中。经过对大量文献及期刊的翻阅,有如下文章对“静”的生命精神做了些论述: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3、张立文的《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4、葛荣晋的《中国哲学范畴通论》5都将动静作为对偶范畴加以论述,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提出庄子所提出的“心斋”与“坐忘”是来表现“静”的,把“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看做是“静”的终极。
《宗白华全集》中在《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6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中所表现的“最深心灵”是静的境界,指出了“静”是绘画中的高层次境界。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7中,对中国书画美学的逻辑起点集中提炼和概括出十大问题,这十大问题包括宇宙本体的超验性质、自然状态、神妙状态、整一状态、无限境界、艺术家的审美心胸、审美观照方式、艺术创造和艺术技巧的关系、形和神的关系、人品和艺品的关系。这些问题本身的艺术意蕴和美学意味饱含着生命精神,通过对这十大问题的梳理,我们追根溯源,找到中国书画美学的逻辑起点,也找到了生命精神的原点。董欣宾、郑奇著《中国画对偶范畴论》8中关于动静关系的论述,其中主要论述了在中国画的画面表现中的对偶范畴,动静作为相辅相生的对偶关系存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中说“静不是物理学中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静,而是绝对的心境,是定,是随时将心灵从现实中超拔出来,浮在上层的一种境界,是有无限妙用的心境。”9虽然作者是在讲道家关于“无”的观念,但是也涉及到“静”在境界上的意义。曹础基在《〈庄子〉通说》中提到“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或无,而养生理论的核心是静。静是庄子哲学思想在养生上的具体体现,而当他阐述‘道’的时候往往又通过‘静’的情境加以描述,所以‘道’与‘静’是不可分的。”1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静”在庄子的哲学系统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了。孙以楷主编的《道家与中国哲学》11中把“静”作为道家认识论来来阐述的,并与 《管子》的“静因之道”及荀子的“虚壹而静”相比较。
而近些年来诸多著作和论文对生命、认识、修养、理想人格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剖析,如:刘承华的《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12、刘笑敢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13、刘亚璋的《生命与自由——论庄子思想对文人画理论的影响》、罗安宪的《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敬、静、净——儒道佛心性论比较之一》、邓联合的《“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等。但是这些著作和论文中只是零星提及“静”,而未进行系统论述。谢薇《论文艺审美中“虚静”的审美心态》中对老庄“虚静”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一方面认为要有虚静的审美心胸,另一方面要使作品呈现一种“虚静”是审美意境。但是这篇文章没有结合书画作品从艺术实践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讨论研究“静”的生命精神与美学旨归这一课题的时候,首先,必须强调“静”的生命精神对艺术创作的统摄性和逻辑性。注重不同时期,不同典籍中的书画理论对它的阐述,并且注重整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的统一,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在一个整体的精神统摄中,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触发。其次,本文强调“静”的生命精神的内容自身的逻辑建构,其中所包括的内在逻辑关系需要我们在形而上的层面加以厘清。最后,通过形而下的绘画技法和图式差异的解构,从而达到对整个“静”的生命精神的理解。
“静”可以养心,庄子的“心斋”“坐忘”即是一种修行,在庄子看来,静是一种境界,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在现实的状态下,通过静的修养身心达到理想中的无限自由。庄子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反映的是一种宇宙观、辩证观。儒、释、道思想对静有多角度、多侧面的影响与诠释,如静的宇宙观与动的辩证关系,所谓的“心斋”、“坐忘”“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等等。理学中体现“静”与“理”的关系,佛教中有关“净”、“寂”,尤其在禅宗中所谓“空”、“禅定”、“顿悟”、“忘”、“化”都与“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静”对艺术创作有统摄性,具有形而上的特质,也就是说,具备“静”的审美心胸,所谓“澄怀味像”“众窍为虚”“先散怀抱”的直觉体悟,也有“凝神”之说,凡此种种,都是说明要有“静”的审美心胸。再者,在书画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艺术家首先要观察世间百态,从现实世界中去汲取素材,“静”的审美观照方式可以让艺术家从纷繁复杂的现世中洞见艺术的真谛,从而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郭熙曾讲“身即山川”,在观察现实的过程中,物我两忘,自己与物象融为一体,从而达到自由、畅神、悦情。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25.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P7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商务印书馆,2015.12.
4.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01.
5.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4.
6.林同华主编.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P43.
7.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07.
8.董欣宾,郑奇著.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04
9.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世纪出版集,2005, P75.
10.曹础基注说.庄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P70.
11.孙以楷,陆建华,刘慕方著.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06.
12.刘承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中国文艺出版社,2005.03.
1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1.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商务印书馆,2015.12.
[2]林同华主编.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07.
[4]董欣宾,郑奇著.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04.
[5]曹础基注说.庄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