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秋亭嘉树图》真伪辨别
2017-03-11盐城工学院224001
陈 昊(盐城工学院 224001)
倪瓒《秋亭嘉树图》真伪辨别
陈 昊(盐城工学院 224001)
倪瓒生处于元朝这一动荡不安的时代,是文人画的代表,诗画皆精,自成一派,潇洒颖脱,气韵超然,在他作品的编年表里,有些作品与他原本的风格或者绘画的方法格格不入。本文将以倪瓒的《秋亭嘉树图》中出现的提拔和画中常出现的亭子及皴法等以此为辨别真伪依据,提出一些想法。
荆关风格;一河两岸;画谱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今江苏无锡人。世居无锡祗陀里,此地多乔木环绕云气氤氲,故建堂名唤云林,因以云林自号。虽倪瓒家族是吴中有名的富商,家境极其优渥,但倪瓒本人只有出世之心,毫无入世之意,一生不入仕途,也不愿意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随后为了躲避元末动荡的政治局面,变卖全部家产,隐居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中,吟诗作画,以终天年。
倪瓒的隐居有一特别之处,即常常孤舟漂泊于湖上,这想必也是处于对社会动荡极度厌恶的逃避心理。他所向往的是安定宁静的简单生活,因此这种无奈的心境也表现在他所做的诗篇和画作中,所以倪瓒画作中的孤独寂寞、空旷泠冽的基调实则是自己内心的自然流露。他所独创的风格中,画面的构图极为简单,世称“一河两岸”,基本上都是图的中景一片江湖水岸,远景布置朦胧远山,近处布置竹、屋、茅草亭、坡石等,这些景象皆为太湖沿岸所见之景。画法萧散简淡,逸笔草草,以干笔偏锋皴擦为主,极少烘染。这种“一河两岸”的山水画经典是整个元朝画坛的瑰宝,在元朝画坛中,含倪瓒在内包括王蒙、吴镇、黄公望的 “元四家”是当时艺术风格的主流,他们都缘于董源、巨然画法,然又各成一家。所以在看倪瓒画作时,是脱不开整个元代的画作风格,无论是赵孟頫、钱选、黄公望、倪瓒、王蒙等,这些绘画大师的名字都与其各具个性又有创意的线条和皴笔相连。鉴定元代的画,研究这些各具特性的笔法是十分重要的。
元代的诗书画作风格明显,主要的表现首先我们常说的几位元代绘画的代表性的画家基本都身居在江南一带,地理位置比较统一,所感受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都有相似之处,其次,在元代的画坛中,赵孟頫可以算是画坛的开山鼻祖,和高克恭一起形成了山水画派的主流,所以后来的元代画家们的画风明显受到了赵孟頫的艺术主张及实际的影响。所以,元代的山水画,从绘画的本质上来讲,唐宋的画坛强调的结构描绘和内涵寓意,而到了元,大部分的绘画则作为一种抒发内心情感和移情寄性,在笔法上更多的注重以书法的笔法入画,将画作为书法的延续,以此来表达画家的人格和性格的特点,体现了当时注重笔墨技巧和内心抒发的时代特征,以此延续和发扬当时的文人画。
针对元代书画的鉴定,依托于现代科技的鉴定是比较常见的科学方法,但是科技鉴定只有在年代鉴定上比较有优势,但是在具体画风和笔触上则还是需要人工鉴定,关于人工鉴定一般需要鉴定者非常扎实的文化积累和过人的鉴定眼力。虽然我们后世之人对于前人的研究步履维艰,但是也不是毫无办法,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画家的同一时期的人或者传记书籍来看一些作品出现在画家的作品编年表里是否合理,并且我们可以根据画家生平际遇比如遭受人生重大转变从而引起画风转变,并结合画上所显示时间和实际人生的作出一个推理,书画家的传记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一般此类传记包含五个部分,第一,生卒年,这也是画家作品的上限和下限,可以将书画家的艺术活动的历史年代及历史背景的框定;第二,生平,也就是所说人生际遇对绘画风格的影响,以此由此可循;第三,轶事;第四,同时期绘画书法作品;第五,本人的著述。通过此类的书画家传记的著录书的查阅,纵向可以查阅到书画的流传情况,横向可以查阅历代书画的收藏和考证考据的情况。比如在元代,具有公信力的著录书有周密的《云烟过眼录》、庄肃的《画继补遗》、汤垕的《画鉴》、夏文彦的《图绘宝鉴》等等,这些书可以增加一些作品的可信度,不失为参考的一剂良方。
以此为途径,来看倪瓒,根据画家本人的绘画风格的演变历史,首先想到的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远山、中湖、近竹屋茅亭,早期的画面常用披麻皴法,法董源、巨然,在随后人生颠沛流离后,逐渐在古来稀之年逐渐转换为荆浩、关仝的风格,整体的画面更显古淡天然,画中山石冷峻坚实,墨色的浓淡变化较小,下笔多用淡墨侧锋转折交错,皴法新颖自称一派常用折带皴,以此表现山石横向纹理。在点沙洲的部分采用稀疏横打的技法来表现较深的墨线。而其中的书法部分早期楷书隶书结合字态婀娜,晚期更为放逸,追求行楷,字型由长瘦变为扁方,雅劲沉静,最终表达出画者远离尘世归隐出世之感,如老僧入定。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有关于《秋亭嘉树图》的真伪辨别,一般关于倪瓒的作品的鉴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由著名学者容庚于1944年第一次进行整体且系统的检验,他将倪瓒的画作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正录、别录与伪作,一般有各路名人鉴定后提拔的、藏于清秘阁中、以及记载在明代的著录中的基本可以将它列为正录,容庚的这份报告基本也奠定了日后评定倪瓒画作真伪的一个评断依据和基础。那么关于《秋亭嘉树图》此画的基本信息是:《秋亭嘉树图》为纸本轴卷,元代,倪瓒绘制,墨笔,纵114cm,横34.3cm。根据画面的氛围非常吻合倪瓒的归隐出世之感,整副画面三段式的构图,分为远景,近景和中景,远景所做层峦叠嶂之山脉,设色不多,有远去消逝引人遐思之感,中景即为‘一河两岸“的一河,在远景和近景过渡的中间即画家所画之河,大面积的留白,不着一色一墨,但仍有广阔波澜之感,广阔的江面上微微露出一角小洲,草亭嘉树平坡,如朦胧夜月之下幽静雅洁,用笔秀逸有力,近景为秋山嘉树,沙碛孤亭,作平坡,山石用折带皴法,横笔点苔,在坡上植树数颗,冷冷凄凄,净是稀疏松动之姿,笔简意赅,意境荒芜,并缀有茅舍为配,树干双勾,树叶点墨灵动多变,用笔较干,墨色偏淡,稍稍皴染树干,并浓淡对比点染苔痕,颇具生气,细观画面之中的书法字形,可见扁方之感,纵观倪瓒书法作品编年,发现早期是以楷书隶书结合字态婀娜,晚期放逸,多用行楷,字形也由长瘦变为扁方,细看如老僧入定,这幅《秋亭嘉树图》中字形扁方,由此推断,因是晚年60岁前后之作,用笔硬健多带方折,明显含有荆浩关仝之味。人画字俱老一派淡泊自守之姿。
在《秋亭嘉树图》此画中有倪瓒的自题,曰:“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局,文伯贤良以此纸索画,因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增。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结庐人境无来辙,宿迹醉乡真乐邦。南诸残云宿虚牖,西山青影落秋江。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瓒。”在此画卷上的诗塘有吴宽、朱果二家的题记,曾被清朝内务府收藏,现在被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那么根据容庚所说应该是真品可能性非常大了,虽然持真迹观点,但纵观全卷仍存在三个疑点:一、树木的画法;二、画面字迹题拔;三、山石的皴法,对此三点仍无法解释。
首先是关于画中树木的画法:比较《秋亭嘉树图》和《梧竹秀石图》里面的竹子的画法风格不一样,在《秋》画中左侧的树木,树叶的画法采用竹子的画法,可是树干又变成了其他的树木,如此“混搭”在倪瓒的画作中并不多见,此为存疑点一;其次是关于他的款识题拔,其中关于“瓒”字的写法,倪作品的早中期中的的“瓒”中的先字是写作夫字,约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倪氏时年49岁时才改为瓒字,其传世作品均一律用瓒字,以此可以断定画的年代和作品时间轴是否一致,以此鉴定真伪,而图中所出现的题法则是早期夫字写法,但画面断代为晚年,两者时间线无法统一;最后是山石的皴法,王季迁在《倪瓒画真伪之鉴别》一文中指出:“早年从董、巨入手,山石大多用披麻皴。至中晚年,乃渐入荆、关,用折带皴,即前人所谓石如叠糕者是。石形由圆而方。”因此倪画的画面墨色清淡,善用渴笔侧锋,山石常用折带皴,画树叶多用松针点和介字点、仰叶点。60岁以后的作品,以披麻皴、折带皴交融互用,笔墨苍秀,枯笔淡皴,层层套叠,一派松秀幽逸的格调。但《秋》图中关于山石的皴法还是早期的披麻皴法,不是晚期代表的折带皴,也使观者疑惑,倪瓒的皴法炉火纯青,貌似清轻实在蕴含内蕴公里,轻擦纸张却又强劲有力,并且极富韵律,倪画看似简单,实则要仿制是非常难的,最难表达的就是倪瓒本人内心的萧索之感,和极高的修养,仿造之人很难做到如此境界,所以该画真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