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认知分类”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证研究
2017-03-11徐岩
徐岩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实施,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模型入手,有助于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促进学习者应用、分析、评价学习内容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布鲁姆认知分类;翻转课堂;遗罩动画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71-05
一、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模型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如图1所示。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模型不难看出,日常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达到记忆与理解的层级,可以通过实验、讨论的方法达到应用的层级,但对分析、评价与综合则较难在课堂教学当中得以实现。
20世纪60年代,布鲁姆向传统的所谓学生学习能力成正态分布理论发起挑战。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由此,他提出了掌握学习法,即面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与时间。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会课程内容。同时他也提出个别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形式。
二、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即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前,国内外将微课视频当作翻转课堂的主要媒介,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将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或观看中的问题带入课堂,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实验、讨论与协作,将学习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基于“布鲁姆认知分类”的翻转课堂教学
布鲁姆的认知分类认为,分析、评价与综合即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解释因果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根据标准评判或选择其他办法。翻转课堂教学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分析、评价与综合提供了广泛可能。首先,课前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了教学知识点与技能点,这使得学生在课前已具备了记忆、理解与应用的部分知识技能。其次,课堂教学中对课前微课视频知识的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协作。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小组协作的意义与个人在小组中的特长与价值。再次,学生对课前微课视频的掌握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协作情况均会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直观地展现在教师面前。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劣势更能让教师认清当前教学的现实,方便教师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
由此分析可知。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课程教学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翻转,第一种是以“记忆”的方式翻转,将课程知识点细分,将重要且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通过问题、总结、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前视频掌握情况,再进行课上讨论。第二种是以“应用”的方式翻转,将操作步骤、实验演示、推理过程等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通过案例重复、提问、总结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前掌握情况。再安排课上讨论等环节。如表1所示。
四、“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
(一)可行性分析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即从职业岗位倒推所需能力,同时在摆脱了初中、高中的高强度升学压力束缚后,课程导向性更注重岗位需求、团队协作意识及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掌握课程知识、岗位能力的同时融入团队,学会自我探究并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不断学习。
“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是职业学校影视动画、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影视特效制作的方法。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并转化为应用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形成职业素质。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的学习过程是知识、能力、素质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其中课程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作用共同缔造了学习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生态圈,如图2所示。
“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的传统教学基本完成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换与练习,这符合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中的“记忆”“理解”“应用”的认知层级。且这三个层级可根据教师的教学正方向和反方向地进行转化。本门课程的特征确定了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可能性:第一,课前视频可通过概念讲授或案例演示两种模式进行,可先向学生讲授知识,课上制作案例养成能力,也可先向学生展示案例,课上讨论凝练知识。第二,课前视频可收集学生的学习狀态信息,从而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练习和讨论,这使得更多的教学和学习问题暴露在教师和小组同学的面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将布鲁姆认知分类当中的分析、评价和综合的部分有效转移到了课堂当中。第三,职业教育的工作室、校企合作等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本门课翻转课堂的进行与实施可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更有利于发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学生的工作室发展、企业实训奠定重要基础。
(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埃里克·马祖尔的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了知识传递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当代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实现知识传递,有效提高了知识传递的效率,但知识内化的影响却不甚明显。技术的演进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环境,甚至对学习者的信息素质提出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者的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为知识内化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知识传递通过视频被放置在了课前。知识内化则被放置在了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进行。这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结构化、问题化与情境化。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课程教学可以两种方式进行翻转:第一种是以“记忆”的方式翻转;第二种是以“应用”的方式翻转。这两种翻转方式均可在“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这门课程中进行,前者在视频中需向学生讲授课程的知识点信息,后者则要通过案例向学生讲授操作步骤。但两种课前视频最终都需向学生展示运用该节课程知识点的基础案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知识或操作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方便在课堂教学阶段安排学生课前热身和自测。具体翻转课堂的实施方式如表3所示。
1.前期问卷——确定学生特征
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用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将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转化的过程、协作讨论的过程真实地展现在教师面前,拓展一条在信息时代教学的新路,塑造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对学生学习特征、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成为翻转课堂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翻转课堂前期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有以下问题:你是否愿意接受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你是否有计算机、移动终端或网络环境观看课前视频的经历?你是否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并完成任务制作?你更愿意接受课前视频讲解案例还是讲解概念?你认为你在课程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与最终成绩及职业发展有直接关系吗?如果课程成绩优秀,你将有机会被选送至专业工作室或企业实践,你愿意参与吗?
问卷围绕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特征等信息进行设计和提问。在问卷设计中,首先需要告知学生翻转课堂的形式并引导学生认可翻转课堂教学;其次,要收集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习惯。探索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课堂讨论、课堂案例的形式。
前期问卷共发放40份,回收40份。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全都认可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并表示有相关的设备和网络环境观看课前视频。对于课前视频的形式,88%的学生认可以案例形式录制课前视频,12%的学生表示对课前视频无要求,92%的学生认可学习成绩与个人努力有直接关系,并愿意在课程中努力学习,学生全都愿意被推荐至专业工作室或企业实践。由问卷结果可确定,此次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案例直接讲解的是软件的运用,这属于布鲁姆认知分类中应用层级的翻转。因此,在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环节应设置知识点归纳。通过概念的方式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也就确定了在讨论、评价等环节中的呈现方式。
2.课前翻转视频——导学结合实践利器
课前翻转视频要精,要起到“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有效进行。要将学生的学习从传统的、简单的单向传递转换为学生对知识的逆向研究,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调节自己的学习,制定学习的步调与进度,也可以利用多维度的媒介工具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因此,课前翻转视频要精炼,要能引导学生学习。
根据课前的调研结果看,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案例化的课前视频,因此,在“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的课前翻转视频制作中应当考虑选取与案例知识点最直观、最简单的案例作为视频主体,视频中应着重体现教学中需要记忆与应用的知识点,并创设情境与学生已有知识及课堂讨论知识进行关联。笔者在“遮罩动画制作”模块中选取了“春晚”备受关注的魔术揭秘的视频作为课前翻转视频的讲解案例,并在最后向学生展示了视频的完成效果,教师在视频中讲解了如何绘制遮罩、如何设置视频亮度等信息。
考虑到学生学习实践类课程更容易接受情境化的案例教学,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应当从教学实践着手,通过案例的制作凝练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掌握与小组中的讨论与协作强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掌握与建构,实现职业素质的养成。
考虑到“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的教学实际,随着教学的进行,大量案例之间的知识点交叉与融合,使得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的案例适合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难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因此,课程教学可采用部分翻转形式进行。笔者是以“遮罩动画制作”模块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载体的。
“遮罩动画制作”这个项目是AE动画制作的重要基础。要通过这一部分让学生综合掌握之前学习的色彩、构图、运动规律等课程知识,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综合考虑模块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与综合性。本模块需掌握素材自身的属性与关键帧设置,通过对项目的不断重复和更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利用项目的关联关系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关联与迁移。翻转课堂的“遮罩动画制作”模块采用“春晚魔术揭秘”项目的视频作为课前视频,“春晚魔术揭秘”项目采用的是班级学生摄像课程分析的摄像机镜头关系作为素材,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制作再次回忆之前的课程,为学生学习的课程之间增加关联,又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静态图像与动态视频在构图、色彩方面的差异,从日常教学中塑造學生的专业素质。
实践案例化教学较好地展示了“遮罩动画制作”部分的案例制作过程。但“应用”层面的技能需要学生理解并转化为知识点方便记忆。因此,在课前翻转视频之后。需要学生提交针对课前翻转视频的问卷,问卷涉及是否观看了视频、是否理解了所讲解的内容及该案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通过问卷了解学生是否有时间、有精力、有意愿观看视频,了解学生能否理解课前翻转视频中的内容。能否根据课程知识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在方便学生记忆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
3.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核心与知识结构重塑
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根据其分类结构,应用知识、与他人讨论及有效的总结与评价对学生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讨论,将传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障碍暴露在教师与学生面前,利用同伴的力量、师生相互作用的力量实现教学知识在课堂上的应用、评价等。
在“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前期,已经通过“魔术揭秘”的课前翻转视频向学生展示了遮罩的绘制方法,在课前的调查问卷中也已经通过问卷引导学生对该案例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遮罩这个知识点的参数及与先前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采用的方法为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翻转的案例制作,通过学生的制作过程加强学生对该遮罩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教师可确认学生观看课前视频的效果。了解到是否学生全都观看了视频、观看后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完成该任务是否需要他人帮助、学生是否会主动寻求帮助等信息。
在完成了课前翻转案例制作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该节课主要学习的知识为“遮罩动画”,遮罩部分一共包括形状、羽化、叠加关系、扩展四个参数,这四个参数均可制作关键帧动画,根据之前所学习的部分简单特效,遮罩动画可产生许多不同的动画效果;遮罩形状共存在两种方式:四边形或圆形等规则遮罩,自定义绘制的不规则遮罩。知识点的及时总结有利于学生将应用层级的内容向理解与记忆转化。将应用的内容转换为概念形式进行记忆。“魔术揭秘”案例从课前翻转到课堂独立完成,已实现了布鲁姆认知分类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层级,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堂教学的部分应当再向“分析”、“评价”和“综合”三个层级推进。
联通主义认为,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知识点之间的有效关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习者自我探究学习的养成。从而推动其终身学习。而知識点之间的关联因素不仅包括学习者该专业内的已有知识,更包括同龄团体及师生交互的相互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后续案例的推进应当在包涵当前这节课知识点的同时。不断深入并引导学生开展组间评价。
“遮罩动画制作”教学依次推进的案例分别为“画轴打开”、“古书解密”和“折扇开启”三个案例。其中,画轴打开在“魔术揭秘”基础上增加了动画知识点。“古书解密”在前两个案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动画和特效叠加知识点。“折扇开启”在前三个案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规则遮罩和钢笔工具知识点。从“画轴打开”案例开始,学习者的作品不再被要求独立完成,可以借助小组成员互助的力量完成案例效果的制作,并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及作品进行评价。小组协作需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组,需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学习成绩等因素,在保证学习者相互之间可以合作的同时,尽量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化结合,避免性格、成绩相似的学习者在同一组中出现。在“遮罩动画制作”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中,设计了案例作品运用知识点准确性的评价、小组分工完成情况的评价及个人对小组贡献程度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组间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对知识点通过不同案例的不断重复与演化,可促进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
五、总结与反思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可通过课前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由于课前学习时间不受课上时间限制,课前翻转视频通过广泛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络空间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学习资源,这既符合掌握学习法的教学法则,也符合在互联网普及时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推进将学生在学习知识与内化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反馈给教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习者与教学过程,为教学的不断改进提供了实践依据。
当然,翻转课堂并非万能,翻转课堂的实施也并非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与多样化的互联网工具的不断发展,对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深化。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