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的生态菜地
2017-03-11咸明
咸明
如今,生活品质的体现,已不再是每天能不能吃到肉,而是每天能不能吃到一口好的蔬菜。4个上海爸爸在蔬菜这件“小事”上较了真,在经过4年的有机蔬菜种植实践后,于2015年发起召集首批500个家庭,组建了名为“五百家”的互联网蔬菜合作社,在崇明区包地,种菜给自己吃。现在,已有1000个渴望吃上优质菜的家庭加入其中,第三批500个家庭今年即将加入。
菜地:生态环境必须要好
“还有什么能比我们的健康更重要?”王高翔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认识程度越来越深,有机蔬菜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五百家”持有有机认证,不过,作为它的创始人之一,王高翔更愿意称他们种的菜为“生态蔬菜”。他认为,所谓生态蔬菜,应是没有化学农药、化肥、激素的毒害,拒绝转基因,遵循自然农法与四季更替。
要种出生态蔬菜,首先要选“菜地”。5年前,王高翔等4个上海爸爸来到崇明岛,相中了这块在他们眼中能生产出“生态蔬菜”的宝地。“崇明岛四面环水,拥有独立生态圈;全岛绿化覆盖,岛上空气能够生态自洁,是天然大氧吧;全岛都是沙土混合土壤,岛上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经过全岛绿化根系和沙土层层过滤净化。”王高翔说,在专业人士看来,崇明岛农业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于是,便在这里先开辟了80多亩“试验田”。
“种生态蔬菜,一定要先打理好土壤,因为它的品质好坏将直接决定生态蔬菜体质的强弱;有机肥是必需的,动植物产生的有机肥,有蔬菜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有机质。”在4年多的实践中,王高翔等4个爸爸从都市人成长为既能和土地打交道,又懂营销的“新农民”。
团队:关键要用良心种菜
种有机蔬菜,关键在于坚持标准、坚持品质。因此,在获得有机认证后,王高翔和他的团队制定了一套标准,开始寻找更多“用良心种菜的人”。王高翔曾在沪上某知名媒体从业,辞去工作后,自己创业,在经过一番周折后,他们找到了一批懂得种菜且愿意用良心种菜的人,大家一拍即合。
34岁的缪体云是中国农科院硕士,在“五百家”负责种植规划。缪体云说,她的本领就是在一块适合精耕的土地上,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让品种丰富、搭配合理。
59岁的张学新是个地道的崇明农民,从事蔬菜种植30多年,他现在主要负责现场实施。“我家祖辈就种菜,可以说没有我不会的农技。看一眼叶片,我就知道哪些要防病除虫,哪里要浇水修枝。小时候没有农药一样可以种菜,现在为什么不行?”张学新说,“五百家”让他“回到”了“不使用农药种菜”的年代,而这里的年轻人还教会了他管理,将农民分组作业,将地块分区管理……“我现在每天都很高兴,因为我看到,原来还有年轻人这么认真地在做农业!”
目前,“五百家”已擁有有机农产品专业种植管理团队、冷链宅配专业团队、互联网团队,以及各行各业意见领袖级的用户体验顾问团队。
匠心:呵护蔬菜自然成长
在崇明区建设镇白钥村“五百家”生产基地,随手拿起几棵菜,都能在叶子上看到虫眼;随便挑几个茄果,表面都有结痂。“五百家”的蔬菜在成长过程中,被虫咬,被日晒,被雨淋,吸收着天然的肥力、水分、阳光,同时也保留着“自然印记”——因为没有喷洒化学农药除虫,而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
“五百家”还给每一样菜制定采摘标准,叶菜精确到厘米,茄果精确到软硬程度,根茎精确到克数。每一样菜都做测试,每个季节都更新一次标准,每天每样菜采摘进入包装仓库前,都要经过称量。“生产生态蔬菜的关键不在于技术难度,而在于用心程度。不少人以为大规模的化学农业才轻松、高产,其实精耕细作的生态农业也没那么难。”王高翔说。
“五百家”所倡导的,是一种共享经济——以“智力种筹”的方式,召集每500人,一起开垦一个“自家生态菜园”,“五百家”便担当召集人和菜园生产、管理等一揽子服务者的角色。“本来想给周围500个人种菜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的是,有这种需求的人很多,所以两年半下来,不仅种了两块地,有1000个家庭加入,还有主流风投基金找上门,投了两轮几千万元,让我们啥也别想,就好好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