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什么读历史?

2017-03-11豆子

中国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读史狄仁杰石碑

文-豆子

我为什么读历史?

文-豆子

答:“这是‘直八’两个字!”老头很开心,通子得了水,几个人就解了渴。艾子因此感慨道:“还是通聪明啊!要都像执那么认‘真’,连一勺水都喝不上。”

这个笑话是有生活经验的,少年读来觉得好笑,成人读来就有些悲戚了。通为变通,圆滑也。执为固执,较真也。执子是在认字,通子是在认事,都是明白通晓之人。因此一个人若是真糊涂,恐怕是死得最惨的那一类。永远混沌,永远不明白,永远被当枪使。事实上,世人欣赏的不是执子,也不是通子,多是内心执子而外在通子的人,内方外圆,行走于世。

这种人在历史上,是裴行俭,是郭子仪,是王阳明,是张居正,还有武周时期的狄仁杰。狄仁杰往往会被误解为是“执子式”的人物,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绝不拍马。但实际上,他在给武则天写谏言的时候,也是极尽夸赞女皇的言辞,但所言之事皆为正论。而李林甫、卢杞,也是深谙拍马表忠之法,但所论又全是祸国殃民。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现在发生的每一件人做出来的事,都在历史上发生过。历史中有个人的人生抉择,有家庭、家族的方向选择,有国家政策的重大改变。有县令、举人一类的所作所为,也有大臣之间的权力角逐,有黎民百姓富庶安康或哀鸿遍野,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此消彼长,有谋士游走于大国之间的纵横捭阖。

唯有知道了,才能真明白,即便是糊涂,也是装糊涂,而不是真糊涂。从任何角度来讲,能抽出点时间读史,是只有益处,而绝无害处的。倘使有人说,历史根本不重要,因为没什么实际功用,其实不然。上人读史,便知大事之决策,用人之亲疏;中人读史,将洞察百事,明一切套路,知所应对。这对人生是一笔财富,人生的抉择受其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且人生在世,不唯茶饭。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也是天地给予人类永久的命题。每林下独酌,长松筛月,风摇疏影,能无追思?

前段日子,我终于搞清楚了自己出生的那个地方为何叫做“伏山”。这是一个平原小镇,但对于镇名的由来,所有人都含混不清。经历一番调查,我终于弄明白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古老与沧桑。

明代有一个名叫吴云台的文人,游览过此地。通过他的记叙,再查阅乾隆和咸丰年间的县志得知,这个地方根本不叫伏山,而是叫佛山。盖因镇内有一座山,山上有两重檐的佛殿,名为灵峰禅寺,“见石壁峭绝,老树如龙,禅宫上下倚而列焉”。山西面有石佛像和石菩萨,早在宋代政和年间就有。

当时吴云台在山上游览风光,看见颓废的山门和雕刻了文字的石碑,很担忧它们从此埋没荒草之中。此时恰好遇见来山上采石修水坝的衙役,几个人话聊投机,于是回到衙门一起捐款,帮着整理了石碑,修补了寺庙。然而这座山,现已被炸平了,因为旁边修了个水泥厂。

佛山为何叫伏山了呢?这是乡民的口音问题,讹“佛”为“伏”,从元代就这么叫了。这解决了我的第一个疑惑。第二个疑惑,佛像和石碑去哪里了?这个是没有任何资料记载的。我向同镇人打听,又回家问老父亲,得知原来是于1966年被人砸了。至于砸东西的人,正是我家三服以内的亲人,当时身为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去砸的。

至此,我弄清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却比混沌无知更感到难受。探寻根源、研究历史,倒显得“较真”而又“不讨好”了。较真既要浪费精力,又不会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甚至还会受挫,这是人世间的多数情况。

古人都已经说了的。在明代笑话集《艾子后语》里,艾子带着俩弟子去郊外玩。弟子一个叫执子,一个叫通子。三人口渴,艾子老师就让执子去田间房舍讨水喝。院子里有个老头正在看书,见执子作揖,就指着书上的一个“真”字说:“你要是认得这个字,我就给你水喝。”执子答:“这个字念‘真’!”老头就怒了,不给他水。执子只好回来,艾子说:“执也未达,通也当往。”于是派通去了,通子拜见老头,老头还是指着那字让念。通子

责任编辑:浮琪琪

猜你喜欢

读史狄仁杰石碑
读史(外一首)
阎崇年:读史明理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读史即悟
人小鬼大狄仁杰
想起那座石碑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罗塞塔石碑
雷公奇遇记之石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