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7-03-10花立明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酒店业星级区位

花立明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花立明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文章应用ArcGIS和SPSS等数理处理软件,采用区位熵、趋势面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5星级酒店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星级酒店省际间差异较大,主要呈现“纺锤”型发展特征;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是星级酒店分布集中的省、市,西藏、新疆等尽管酒店业发展竞争优势强,但数量少,酒店布局总体上体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酒店分布与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发展环境方面、游客消费水平和酒店内部发展条件相关联。

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

一、引言

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中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势必也会拉动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星级酒店是酒店业中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星级酒店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窗口行业,特别是对于大城市,星级酒店业的发展更成为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保证,城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1]。

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探讨酒店布局和旅游业的关系,Arbel和Pizam[2]发现绝大多数旅游者倾向于居住在距离景点最近的地方;McKercher and Lau[3]以香港为研究区域,发现21%的白天游客以独立观光为主,而到晚上绝大多数游客会在入住酒店500米的半径范围内活动部分研究还发现城市旅游景点的分布直接影响酒店选址[4,5],Noam和Bob 等[6]分析认为,酒店的位置对于旅游者的行动就有深刻影响,城市的建设等方面也是现代酒店布局选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姜海宁等[7]以长三角五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发现,五星级酒店交通指向性较强,但是从面的角度来看,酒店整体的空间集聚程度低,这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和区位条件等相关联;文吉[8]认为,广州市酒店业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空间上围绕城市CBD分布为主,这一格局的形成与城市历史文化、经济、城市性质密切关联。此外,韩元军[9]通过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发现,我国劳动力要素对星级酒店增长促进作用最强,由于我国技术效率的落后,导致大部分星级酒店发展偏粗放型;方叶林等[10]同样选取了面板数据,得出大部分省份星级酒店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减状态,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酒店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罗峰[11]以浙江省为例构建星级酒店节能减排模型,分别从政府和消费者方面分析,认为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才是真正利益驱动。

以上研究丰富了星级酒店研究领域的内容,但是仍存在一些缺陷:研究主要以旅游从业者为主,以空间研究较少;研究尺度上缺乏以全国为主的大尺度研究;研究方法以经济学为主,比较传统,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不多。笔者以全国1-5级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星级酒店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尺度和内容。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数据。研究应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201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通过统计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1-5级各星级酒店数量,以及景区数量、营业收入、旅行社数量、旅游院校个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作为星级酒店分布的影响因素,借助ArcGIS和SPSS等软件,将地理学和经济学方法结合,从空间上的角度,更加全面、深刻地分析中国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和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区位熵指数。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是经济学中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区位熵可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在更高一级区域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反映某一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与集中度。计算某一区域的星级酒店区位熵,可以发现旅游产业在该区域的地位,熵值越大,说明集中度越高,专业化水平越高,旅游业的优势越强。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是i地区星级酒店营业收入,Pi是指我国i地区生产总值,LQ值的大小反映了区域星级酒店空间的集中度,可作为区域酒店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12]。

2.趋势面分析。趋势面分析是利用数学曲面模拟地理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的一种数学方法。实质上是通过回归分析原理,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个二维非线性函数,模拟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展示地理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化趋势[8]。本研究利用趋势面分析我国在2012年底各省域酒店空间格局分异的趋势。设Zi(xi,yi)为第i个研究地域单元的中心地理位置,(xi,yi)为i的平面空间坐标。得出:

式中,T(xi,yi)为趋势函数,表示在大范围内的趋势值。ε为自相关随机误差,表示第个地域真实值与趋势值的偏差。采用二阶多项式计算趋势值,趋势值函数表示为[13,14]:

3.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是可以揭示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在多要素的系统中,多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影响、相互关联的情况,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15]:

式中,y是因变量,b0是常数,b1,b2,bk是偏回归系数,之后进行显著性检验,在此借助SPSS软件完成,来探索星级酒店与其他指标间的联系。

三、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

(一)各星级酒店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截止2012年底,中国共有11367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640家,广东94家,江苏63家,北京60家,上海53家,浙江48家,居前五位的省市五星级酒店占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比重近50%;江苏四星级酒店182家,居第一位,其次依次为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福建、河北,数量上均超过100家;二星级和三星级酒店共8399家,占全国星级酒店总数的74%,广东和山东二、三星级酒店均超过600家,天津、宁夏、西藏、海南和青海少于100家,其他省市间差异不大;全国一星级酒店仅142家,北京、浙江、新疆、贵州和云南超过10家,而山西、江苏、江西、山东、广西、陕西和宁夏等未设立一星级酒店。总体来看,广东共927家星级酒店,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江苏和山东均超过于700家,青海和宁夏最少,分别是84家和77家,空间上表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趋势。

(二)省级间酒店业“纺锤”型发展期特征。中国酒店业区位熵呈现“纺锤”型特征(图1),即中间大两头小,北京和海南的区位熵均大于4,分别排在第一、二位,酒店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集中度强,产业发展速度快,具有很大的优势;上海、西藏、新疆和浙江的区位熵值大于1.5且小于4,酒店业较发达,处于成熟过渡期,具有规模优势;山西、江苏、福建、湖南、广东、重庆、云南、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区位熵值在1-1.5间,酒店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集中度较高;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以及贵州区位熵值在0.5-1间,酒店业处于起步发展期,发展较晚;河南和陕西区位熵值最低,小于0.5,酒店业发展比较落后,集中度低,产业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可见,省际间酒店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纺锤”型特征,指数>4与<0.5的省、市、区数量极少,而在0.5-4间的省份数量居多,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尽管旅游收入较低,但区位熵值高,进一步说明酒店业在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强。

另一方面,中国酒店密度分布可划分为三大区,北京和上海市中国酒店高密度分布区,北京367座每万平方公里,上海由于酒店数量多、面积小,是中国唯一酒店密度大于400座每万平方公里的城市;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的各区域酒店密度均较低,其中26个省市区酒店密度在10-100间,属于中密度分布区;西藏(0.8)、新疆(3)、内蒙古(2)是所有研究对象中,数值最低的三个省份,尽管酒店业发展势头强,但酒店数量<10座每万平方公里,是酒店低密度分布区。这种中间多两边少的特征与上述酒店业发展相似,一方面与各省、区的面积有直接联系,一方面与省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酒店数量少、分布不均衡有关。

图1 中国各省、市、区星级酒店区位熵与酒店密度图

(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特征。星级酒店的建设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建设、发展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后,中国酒店业发展迅速,平均每年数量增长率达16%,但目前星级酒店的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由立体趋势面分析(图2)发现,无论从南北方向或是东西方向,酒店数量空间上均呈现半抛物线型。南北方向上,南部酒店数量多于北部地区;东西方向上,由西向东增多,这与上述的其他两大特征一致,进一步说明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东部11个省份、直辖市共占全国面积的11%,星级酒店数量占全国的48.9%,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69%,酒店数量仅占26.6%,可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东西部、南北部差异较大。

图2 中国各省、市、区星级酒店趋势面分析图

四、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要素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研究选取2012年底全国各省、市、区的星级酒店数量作为因变量,景区数量、酒店营业收入、旅游院校个数、地区生产总值、旅行社数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sig的值小于0.05,结果显著,调整后R2为0.875,说明此方程可解释87.5%的变量,方程可用(表1)。

星级酒店数量多少与旅行社数量、景区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旅游院校个数以及收入正关联,而与居民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变量负相关。其中景区数量对星级酒店数量影响系数最大0.238,依次是地区生产总值0.160,从业人数0.137,旅行社数量0.137。

表1 回归检验表

表2 回归系数表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星级酒店数量和选址。目前,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自然景观无疑是自然禀赋,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观光,在一定程度上为酒店建设打下基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文景观后发勃起,如南方的美食、戏曲等同样吸引人们向往,这些人工的文化特色在现代旅游中体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样是星级酒店布局的优选之地。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越丰富越有建设酒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旅游资源会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2.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是决定酒店业是否发达的根本条件。城市经济发展快,酒店业越发达,如我国的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方生产总值高的区域,酒店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份。星级酒店与普通的旅馆不同,它的运营成本高、服务的客户具有针对性、消费的水准也高,更趋向于服务特定的人群,如境外游客和商务人士等,城市经济发展越快,这种需求越多,星级酒店数量越多,这也是酒店业围绕城市CBD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店业属于沿路产业,良好的交通条件不但可以增加客流量、方便服务,还利于宣传推广。无疑,交通便利程度是扩大酒店服务半径的重要因素,因而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站点等人流集聚较强、商务活动频繁的交通轴线和节点是酒店布局集中的区域。除此之外,服务等级越高的酒店越具有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通达性进而扩大其服务范围。

发展环境方面,旅行社数量、旅游收入、当地建设投资以及城市规划发展等都会对酒店业产生影响。大多数酒店附近有旅行社,会带动酒店业发展,增加客户、促进竞争,是一种互赢模式。城市土地价格也是决定酒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绝大多数的五星级酒店会布局在城市中心,但数量上并没有城市CBD外围的多。旅游收入与酒店数量呈正相关关系,旅游收入高的地区会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酒店业发展。

3.游客消费水平。星级酒店不再只是境外游客和商务人士的选择,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国内的游客也会选择星级酒店入住。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当成是业余生活的休闲放松方式,星级酒店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满足各阶层人士的要求,比较突出的是二星级和三星级酒店,价格合理、需求量大,分布广,是许多国内游客的入住首选。这类酒店数量多于一星、四星和五星级酒店,未来也将是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部分。

4.酒店内部发展条件。不同性质的酒店,发展策略各异,如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四星级和五星级为主,属于商务型酒店,经济发达的省份数量多余经济落后的省份,且大多布局在城市CBD区域;而经济型酒店如莫泰属于三星级,以服务国内外地游客为主,多布局在城市中心外围,大中小城市以及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都有分布,数量较多。可见,星级酒店内部发展的条件差异也会导致酒店区位选择和数量的差异。

五、结论

本文应用ArcGIS和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采用区位熵、趋势面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中国星级酒店分布省际间差异较大,主要呈现“纺锤”型发展特征,即区位熵指数>4与<0.5的省、市、区数量极少,而在0.5-4间的省份数量居多;中国酒店密度分布主要划分为三大区,北京和上海市为主的高密度分布区,西藏、新疆和青海为主的低密度分布区和其余省份为中密度分布区;空间上南部酒店数量多于北部地区,由西向东增多;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是酒店分布集中的省、市,尽管西藏、新疆等酒店业发展竞争优势强,但数量少,酒店布局呈现较强不均衡性。酒店分布特征与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发展环境、游客消费水平和酒店内部发展条件相关。

参考文献:

[1]梅林,韩蕾.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分析[J].经济地理,2011(9):1580-1584.

[2]A.Arbel,A.Pizam.Somedeterminantsofurbanhotel location:Thetourists’inclina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77 (3):18-22.

[3]B.McKercher,G.Lau.Movementpatternsoftouristswithina destination[J].TourismGeographies,2008(3):355-374.

[4]A.Urtasun,I.Gutierrez.Hotel location in tourism cities: Madrid 1936-1998[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2):382-402.

[5]D.J.Egan,K.Nield.Towards a theory of intraurban hotel location[J].UrbanStudies,2000(3):611-621.

[6]S.Noam,M.Bob,N.Erica,etal.Hotellocationandtourist activityinciti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1(4):1594-1612.

[7]姜海宁,肖海平,李广斌,等.长三角五星级酒店空间格局研究[J].商业研究2011(7):79-83.

[8]文吉.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J].经济地理, 2006(3):451-455.

[9]韩元军.中国星级酒店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基于2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J].旅游研究,2014(3):71-77.

[10]方叶林,黄震方,王坤,等.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集聚的孔及分析及提升策略[J].人文地理,2013(1):121-127.

[11]罗峰.星级酒店节能机制运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旅游研究,2014(3):84-89.

[12]王辉,张萌,石莹,等.中国海岛县的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J].地理研究,2013(4):776-784.

[1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98.

[14]李强,王世君,梅林.长春市中心城区大型超市空间演变过程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13(5):553-561.

[15]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55.

[责任编辑 杨贺]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tar-Rated Hotels of China

Hua Liming

(Changchu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Jilin 130033)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1 to 5 stars’hotels in China by LQ,trend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methods using ArcGIS and SPSS.It turns out that it is largely different tha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r-rated hotels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liking a spindle;the south and east of China has lager number of star-rated hotels than the north and west.Beijing,Shanghai,Jiangsu and Zhejiang own most star-rated hotels than others.Despite the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hotel industry in Tibet,Xinjiang,etc.,the hotel layout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imbalance.The distribution of hotels and tourism resources,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traffic conditions,development environment,tourist consumption level and the hotel's inter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all these factors are linked.

China;star-rated hotels;spatial distribution;influence factor

F592

A

2095-0438(2017)02-0021-05

2015-10-15

花立明(196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与课程开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洛桑模式’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店校合一人才培养研究”(GH15070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酒店业星级区位
国内酒店业危机管理的应对及措施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唐DM 智联创享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中国酒店业的海外生意经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