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

2017-03-10余莹

理论与当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家风家庭妈妈

余莹

家风

余莹

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与反省:女儿刚满3岁,老话说三岁看老。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期。这三年,我给了她什么呢?以后,我要继续为她做什么?近两年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书籍,赞同有的理念:创设合适的环境,引导孩子与环境互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什么是合适的环境呢?我想,在传统语境的表达中,应该就是我们所谓的家风了。

中国人注重传承,家庭观念很重,在一个家里最宝贵的、最持久的,也许就是我们的家风。家风,即家教门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往往和他的家教联系在一起。我们常说,这孩子的家教真好,或者不好。在中国社会,个体的交往,更是家庭观念、家庭风气的交流往来。

一、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苗儿,土壤的营养是他成长的关键。小时候,喜欢跟着父亲做祭祖的活动。在清明、七月半、元宵的时候家里要有“叫老人”的仪式,即是请已经去世的长辈们来吃饭。筷子的朝向、菜品的设计、钱纸的准备、作揖与磕头,父亲每年都一板一眼地做着,以前我不明就里,就简单地跟着做。到了今天,我知道,那是对家人的缅怀与念想,是对祖先的崇敬与感恩。去年女儿的两岁生日,一家人为她唱完了生日歌,父亲很自然的说了一句,“两年前你的妈妈可受苦咯”。是啊,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在生命的每一天,我们由衷的感激又有多少呢。让孩子持久地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感恩之心,也许是做人,最坚实的基石。

中国人内敛,不善把情感直白表达。古人推崇的“孝”,更多的是表达对父母一份敬重,“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而在当下,追随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在特别的日子我们表达出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感恩,这是文化的融合,更是情感的迎合。传统观念里,父母在,家就在。所以每一个春节,近5亿人的大迁徙,回家的路程,倾满了我们对家人一年的想念;每一个中秋,海外华侨同胞,总是会朝着祖国的方向盼着月圆,那是对亲人无尽的思念,是对团圆的殷切期盼;每一个清明,不顾千里的跋涉,只为在故去的亲人墓前洒上一杯清酒。这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代代相传,家,是团圆,家风,是去团圆。我们从孩子到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家,沿袭的是待人接物的习惯、思乡念家的表达、个体人格魅力的养成,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二、家风是父母的一言一行

身教胜于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自己拿着手机玩却批评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当我们开着电视却批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的时候,当我们连书店都不进却斥责孩子不多看书的时候,孩子自动屏蔽我们的念叨,他只会看我们怎样做。老子说行不言之教,其要义是父母要提升自己的“爸爸力”“妈妈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成为富养的大地,孩子自然会长得枝繁叶茂。每个家,都是不可替代的原生家庭,最好的教育是家风的陪伴。当孩子看到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来和你讨论时,你说要“见不贤而自省”;当不负春光出游时,春风拂来,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当如此”;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冷静地告诉孩子“妈妈有一点不开心,让妈妈一个人安静一会好吗?”事后,还可以和孩子调侃一句:“朱光潜先生说:情绪不好,是因为智慧不够。”……也许这些孩子都似懂非懂,也许孩子听着也就跑开了,可是当我们做父母的,要有足够的底蕴、有把控情绪的能力、有对孩子满满的耐性。我想,所谓的耳濡目染,不过如此。女儿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爸爸抱着她进商场的电梯,门一打开,没等别人先出来,她爸爸就先抱着她进了电梯,出电梯的行人牢骚了两句,我立马就不高兴地回了别人。这时候,女儿看着我问“妈妈,你在干什么呀?”女儿显然被我的情绪吓着,在电梯狭小的空间里,我更觉无地自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跟她道歉,我们有错在先,妈妈不应该去指责别人,爸爸也不应该违背先下后上的礼节。孩子是敏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她都看在眼里。一件事,孩子可能听不进你教她怎样做,她只会看你怎样做。父母是孩子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初引导者,父母的表现就是家风,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养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是要维护好自己的生命状态。家风,比起过去,不再是硬性的条条款款,也不再是父亲的一把戒尺。家风,就是父母的样子。

三、家风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是传统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五千年的文化长河,滋养着我们的国度。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内力,是每一个中国人责任与担当。两千年前的《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子女对父母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两百年前的《曾国藩家书》,其中的“八字家训”:猪、蔬、鱼、书、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二十四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唐朝,有一户人家姓杨,非常贫困、家徒四壁,但他们家唯一的儿子十分孝道,平日里靠讨饭来供养父母,所以人们叫他杨乞。杨乞讨得食物,都带回家中奉养双亲。如果父母没有尝过,即使他非常饥饿也不会先尝。偶尔讨来酒的时候,就跪下来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就起来唱歌跳舞,像小孩子一样,让父母感受到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的收入养亲。杨乞回答:“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这些都是古人的家庭奉养观念、养育观念,对父母,我们谨小慎微、无微不至;对孩子,我们严格规范、循循善诱。相较于西方的开放与洒脱、西方的个体崇尚,我们更以家庭为基础。在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里,家,是情感的归宿,家风,是精神的向导。五四运动至今,传统文化从崩塌之势到今天的推崇热捧,我们不否认其中的糟粕,其中的反人性,但我们追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力求去实践。文明的传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家里,融入生活、走进心里。很多家里都有一块天地国亲师的牌匾,我们敬畏天地、热爱国家、感恩亲人、尊敬师长,也许这就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而这样一份传统,正是我们的家庭给予的。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避风港,也应是我们个人最应守护的一隅之地。不管时代如何变换,在中国,社会的基础个体,都是一个一个的家庭。家,是社会和谐、国运昌盛的美丽因子。家风,是每个家庭发展态势的风向标,每个家庭成员都会顺着风向标的指引去发展。我们喜欢在餐桌上看一个人的表现是否得体来评价他的公德意识,是否懂得尊重他人、是否不拘小节、是否表现了哗众取宠。中国人可以凭借一顿饭的时机观察探明一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甚至预测个人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用餐时的状态更为放松,各种细节与品质容易表现在其中。小时候,客人多了,爸爸跟我们说,小孩就不要上桌了;即使只是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也必须看准了夹菜,不能在菜里翻来捣去;喝汤时不要有声音,咀嚼不要有声音。这些小规矩陪伴着我们成长,后来的得体与庄重才得以自然表现。在社会交往中,懂得自持,懂得兼顾他人,这也必然为我们带来别人的尊重与关照。

女儿的乖顺里带着她的小脾气,腼腆里也带着的她的小外露,我曾经默默地问自己,你希望她成为什么样的女子,温婉可人不骄躁?我的想法也许与她无关,我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最好的教育,从妈妈开始,最好的家风,从丰盈自身开始。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责任编辑:郭 清

猜你喜欢

家风家庭妈妈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鸟妈妈
百家姓看;家风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