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7-03-10刘宗宝
刘宗宝
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宗宝
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也极大地缓解了环境污染。目前,虽然我国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但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园林工程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促进园林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对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园林景观布局;园林工程;新技术;应用
1、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基本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1 艺术性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的实质就是遵循美学的思想,对园林中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并制定施工方案,并通过园林工程施工来达到最开始制定的设计目标。因此,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本质上是对美学的具体反映,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1.2 生态性
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可以通过园林景现来进行制约和缓解。虽然园林受面积制约,它只会对区域内的生态产生有利影响,无法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但是对环境保护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而言,园林工程的施工对象一般是植物花草这些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园林工程的施工就更加要具有细腻性,尽可能的保证不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植物花草造成损坏。
1.4 造价不一
园林景观工程与其他的工程不同,它具有特殊性,因此它无法用普通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进行造价分析。
1.5 长期性
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尤其在园林景观工程建成之后,对植物花草的养护处理才是园林景观工程的重点内容,施工仅仅只是园林景观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只有长期细致地对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花草进行养护管理,才可以使园林景观发挥最佳的状态。
2、园林工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原则
2.1 充分运用优势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的植物资源尤为丰富,且物种多样,素来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相互搭配,营造出形式多样的景观效果,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我国物种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植物资源的独特性。为实现该目标,实际施工中应本着“合理配置、总量适宜”的基本原则,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需求,并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2.2 充分结合自然环境
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广泛,而且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别,为此在对不同地域进行绿地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树种,以此提升植物的成活率,而并非随意塑造只为迎合季节的形象工程。另外,在选择乡土树种的过程中。也应本着观形、观花、观叶、针阔混搭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此保证园林绿化的科学、合理配置。
3、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应用
3.1 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充分结合点、线、面的结构,景观小品被以规律或不规律的形式错落组合起来,相互运用重复结构、相似结构和特异结构,产生极强的观感效果和艺术审美价值,因此,这种构成艺术普遍被人们接受和使用。该艺术中点是指具体的景点布置,如景观小品、路灯、椅子等;线可以是动态的河流,也可以是静态的园林小路;面则是指草地、花坛等面积较大的景观。根据构成艺术的设计要求,对点的设计要小而精,对线的设计要既有审美情趣又不太绕,方便观赏,也方便行走;对面的设计则须针对不同景观运用相关技术,例如,对湖泊的设计就需要采用特异结构,以表现不同的色系。
3.2 园林布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园林布局的多样性是指园林建设需要突出自身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统一性是指需要协调布置园林中各组成部分,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景观搭配和谐一致,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而不至于产生一种景观布局杂乱无章的感觉;结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道路的曲折建设手法、景观的隔而不塞手法以及利用远借邻借的手法产生绝佳的视觉效果等,使得各种形式和谐共存,又烘托主题,突出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3.3 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具体运用
目前,园林景观布局素材的选择是没有规律可遵循的,这就意味着园林景观布局设计师不需要以固定的方式设计园林景观布局。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应用方向为:结合城市本身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地貌合理选材,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布局的艺术性。比如,将灵璧石、太湖石等色调协调性好、美感强的景观运用到园林景观布局中,能使观赏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水景技术也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应用,具体而言,可模仿林间小溪、山泉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并将人造喷泉、假山等元素与园林景观融合,这是使水景园林景观与整体园林相协调的有效方法。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可事先描绘草图,从而在具体的布局中修改和调整景观画面。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在湖泊方面应用的新技术较为空洞、单一。针对此情况,可在湖泊中加入荷花等装饰性的植物,从而使景观布局协调、具有美感。在选择景观布局素材时,设计人员应充分结合园林工程周边的环境和整体布局面积要求设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园林景观布局设计,可应用曲折形态设计。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设计的人文性,还能使所用的景物与整体景观融为一体。
4、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 种植技术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是整个园林布局的重要内容,因此,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一般植物的种植都会使用到移栽技术,这种技术将苗木生长期的泥土一起移到种植区,能够合理有效促进植物根系的分布生长,利于苗木初期适应期的健康成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植物养护成本。但是,这种技术一般比较适用于苗木的移栽,对于大型树木的种植则具有一定的难度,须使用专业的机械种植技术,利用大型的专门机械将已经挖掘的大树吊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准种植的准确位置,使得植物根系能够自然下垂,入土后分散均匀,然后进行填土工作,并注意将树木保持直立的姿势,这样利于树木的自然生长。
4.2 微灌溉技术
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应用时,更适合花草树木,因为此技术能够利用滴头,控制水流的流量,更加适合在花草树木根部进行小水流灌溉。此种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的节约水源,同时,因为水流的流量小,所以,也不会将肥料冲走,能够有效的肥料,这一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可以满足园林内植物生长对水分以及对肥料的需求,为园林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减少人力灌溉,节约劳动力,节约劳动成本。
4.3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减少园林灌溉用水量,满足节约水源的要求,该技术的应用,更加适合年降水量大的地区,是对园林灌溉用水的有效补充,在当前整个社会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此技术的应用,包括以下内容:①雨水的收集;②雨水的存储;③雨水的净化;④雨水的再利用。首先,雨水收集包括地表水和渗透水的收集;其次,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存储、净化;然后,便是对雨水的回收和利用,这一技术的实质,是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能够收集的雨水进行收集,对雨水进行渗透,存蓄,以及沉淀处理,再将处理过的雨水以集中的方式存放;最后,将其用于施工当中,例如,为绿化苗木灌溉,亦或是将其用于混凝土的养护用水。
4.4 土方工程中的新技术
土方工程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基本工程,其质量直接并且严重地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质量,在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后,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具有良好渗水性的架空砖,既能够避免土壤中的雨水缺陷,让雨水有处可出,提高了工程的寿命,同时这种结构特别适应城市的环境,让传统的园林景观能够良好地适应现代化,再来,塑料盲沟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地方的排水问题,既轻便质量又很好,大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减轻了园林景观的施工负担。
总之,将新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来,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了园林工程的建设,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1]宾梅.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09):161-162.
[2]上官大堰,丁禹懿,陈欣然.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视觉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6,(0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