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新方法
2017-03-10黄燕
黄 燕
核工业成都机电学校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新方法
黄 燕
核工业成都机电学校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身体与心理是否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此,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幼儿心理学理论教程为教育部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第二版。此教材相对而言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综合使用理论课程与幼儿园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设置情境教学、创新作业形式、心理暗示等多种教学新方法提高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本文欲通过分析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的现状、特点,从而探究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新方法,以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性人才。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新方法
引言
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但是,在这项专业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突显很多的问题,主观方面的问题来源于教学者与学习者,尤其是中职学生自身,客观方面的问题来源于教材、教学方法等等。
1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1 专业且综合型的幼儿心理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本文认为这种双向不仅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也是一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幼儿心理学虽然讲求的是专业理论学科,但是对于理论的应用教学也是意义非凡的。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幼儿心理学教师大多数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任教的,缺少实践经验,对于日后的幼儿心理学教学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有些中职学校由于不重视幼儿心理学教学,很多幼儿心理学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换而来的,这部分教师不仅缺少实践经验,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1.2 幼儿心理学理论教学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脱节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前教师岗位输出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往往存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较差,也就是说学生在走上幼儿教师岗位后,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脱离了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的幼儿心理学理论教学,正是“有学无思,思疑枯竭”,忽视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2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中新方法的探索
2.1 整理教材知识内容
教材内容是大众化的,而学生的学习特点则是多样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能力差异,可以是学习的方法,对知识点的记忆,或者思维开拓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反映的学习情况,然后回到教材上,总结或者探索新的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例如,可以从目前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内容得知,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可以整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的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那么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前面的两部分内容作为基础性教学,充分使得学生掌握好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从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入手,和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幼儿心理在目前社会中的变化,理清幼儿的个性特点、情感和智商的发展情况。进一步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和0-3岁亲子教育等儿童心理研究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成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拓展性知识和扩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视野。由调查数据得知,大多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内容和掌握相关技巧的是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这一部分,那教师应该把这一部分视为重点,努力探讨如何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2.2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探索思维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首先,在展开课堂讨论活动时,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班学生人数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数目一般在3到4最为合适,如果过少就会让小组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如果过多就会让小组讨论内容不集中,让小组长难以管理好组内成员。还有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问题,最理想的是采用互补型的方式进行分配,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之后,然后给小组布置拓展性的知识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合作后,由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进行对问题的解答。如果教师想有多种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妨进行深入探索,前提是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组间答题竞赛的方式,这都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学课堂气氛。
2.3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能力维度为前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幼儿心理发展问题并根据知识结构自主解决该问题,是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途径。在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将幼儿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引入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突然大哭或者突然不配合,你认为有可能处于什么心理,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出现这种情况,某位教师的处理方法正确吗?你会怎么办?
结束语
总之,幼儿心理学包含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心理学实践教育,相对于其他学前教育学科课程,幼儿心理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较多且有些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培养真正为幼儿教育服务的人民教师;一方面简化复杂的教学理论,要切实地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教学培养模式服务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一方面教师需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幼儿师资培养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专业性、综合性、更合格的幼儿教师。
[1] 李昕晨.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新方法[J].考试周刊,2017,(55):178.
[2] 赵钰子.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新方法[J].新课程(下),201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