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禹锡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2017-03-10杨丽华
杨丽华
(黑河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论刘禹锡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杨丽华
(黑河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唐代的唱和诗,是一种以交往为目的,以应制、同题、赠答、联句为手段,展现诗人交往关系的诗歌。在众多的唱和诗中,刘禹锡的创作颇有特色。其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因此,本文尝试从刘禹锡唱和诗入手,通过对其唱和诗的多维研究,从诗歌体裁的创新、哲理和诗情的融合及精粹自然的语言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刘禹锡唱和诗的艺术特色:在体裁上有一至七言、六言诗等独特的诗体;在表达上是哲理和诗情并重;在语言风格上有着“谐俗”的倾向,注重对动词、数词的锤炼,呈现出精粹自然的特点,从而体现出个体风格,又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唐代唱和诗的特征。
刘禹锡;唱和诗;艺术特色
1 诗歌体裁的创新
刘禹锡(字梦得)唱和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尝试了许多新鲜的诗体。特别是在刘白唱和中,没有继承元白那种排律的诗歌模式,转向一些特别的诗体,如六言诗、一字至七字诗以及歌词等。这些诗体在大历年间都已经出现,但刘白的袭用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加以改进和创新,呈现出刘白独有的面貌。
1.1 杂言诗
以一自至七字诗为例。在大和三年,白居易离京赴洛之际,与送行诸人分题而作,与唱者除刘白外还有李绅、令狐楚、元稹等。通常采用联句方式创作一字至七字的诗歌,难免逸出主题,但刘白等人以分韵为法,不流于形式,很好地保持了这种诗体的完整性,并能有充实的诗歌内容。 白居易作以“诗”为韵: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前四联写诗的特性,美而奇,能助忧欢。后两联写诗之精妙与诗人共同的嗜好。最后点出此次作诗目的。整首诗层次清晰,主题明了。刘禹锡作《叹水别白二十二》:
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援日夜无穷已。
前四联描绘水之特性:清而美,涤荡万物,潺潺不绝,第五联以水喻善性,谦谦君子,交谊如水,清可鉴人,绵长无尽。诗歌在结尾通过水之四处流荡表达出对友情永不变更的信心。递增的字句恰到好处地配合情感的深入,诗歌形式与内容水乳交融,不落迹象。这首唱和诗的句式,只有最后两句是流水对,其它从第二句开始全部是对偶句,从形式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杂言诗规则。让我们再欣赏刘禹锡的《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莺
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咐如簧烟景晴。
此诗题中的“一韵至七”,就是要求诗歌句式从一字至七字,从第二句开始对仗。纵观全诗,描写了莺婉转流利的声音。“能语,多情”是诗歌对莺的情感。全诗形式除第一句外,全部对仗。由此可看出刘禹锡杂言诗确实不是在形式上标新立异,而是通过新颖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刘禹锡集中还有一种形式特殊的诗体,却是在他人诗集中很少见到的。如《两何如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
一言一顾重,重何如?
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别入承明庐。
一东一西别,别何如?
终期大冶再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
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梦得从洛阳去同州时给裴度的两首赠别诗。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是五个字,第二句都是三个字,最后均为七个字,全诗自有四句,第一句的第一个字与第三个字重复,第二句的第一字必须是第一句的末尾字。诗歌形式在唐代罕见。大概由于梦得是个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诗歌形式,从创作内容出发来选择形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此外,其《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一诗,看上去有模仿香山居士的意味,可从诗歌形式上却与旧作区别开:白居易《忆旧游》以三个字开头,随即是五个字相承,再往下全是七个字一句。梦得这首诗虽然开头与旧作一样,却在诗篇末尾这样处理:
报白君,相思空望高山云。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在诗歌倒数第四句,梦得又重复了开篇的句式,整体看来参差不齐,有些杂乱,可适于表达梦得内在的情感,让形式不流于形式,这才是梦得杂言诗取得的成功之处。
1.2 六言诗
我们常见诗歌的句子一般是五言或者七言,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就很流行的诗体,六言诗的创作极少。李善在《文选》注左思的《咏史》诗中,曾说起汉代东方朔写过六言诗,但今天已经看不到了。经过魏晋南北朝进入唐代,诗歌体裁得到进一步完善,六言诗也有所发展。但整个唐代,由于南北朝时期沈宋声律“四声八病”的影响,几乎都热衷于写五七言律诗,亦即近体诗的写作。集子中存在六言诗的人是少而又少,所以本文把六言算作比较特殊的诗体加以考察。
《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一存《答乐天临都驿见赠》的六言诗,应该是为酬答白居易的《临都驿答梦得六言》而作的。白居易原诗之一为:
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释里灯前。
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而刘禹锡的《答乐天临都驿见赠》一诗的前两句为:
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从这两首唱和诗来看,每句都是六个字,“扬子津头月下”对“临都释里灯前”,“北固山边波浪”对“东都城里风尘”,形式上非常工整。梦得又有题为《再赠乐天》:
一政政官札札,一年年老骎骎。
身外名何足算,别来诗且同吟。
在这首赠给白居易的诗中,梦得传递了自己面对官场的繁复无聊以及老之将临的苦闷,不在意身外浮名,只想与白居易作诗来享受有限的生命。在形式上这首诗也有其特别之处。一般诗句的停顿都是二、二、三,如果再细分,最后的三个字可为二、一。但刘梦得这首诗却是三、三,六言一句,三字一顿,这是刘禹锡在诗歌体裁上进行的大胆尝试,也为其在诗歌舞台上展现了独特的形式。
2 由景及理的表达方式
2.1 以“意”为主的诗论
刘禹锡唱和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哲理和诗情的融合。在刘梦得之前的哲理诗,多是一味说理,长篇大论,为理而理,很少有用景物来说理的,因而缺少形象性,自然枯燥无味,让人不忍卒读。而刘禹锡却善于从景物特征联想到生活哲理,由景及理,显示其辩证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及时发现生活中为尘埃所淹哲理的能力。
哲理诗风的形成,得力于刘禹锡兼具哲理与禅理颇具特色的诗论,为风格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唐人一些议论诗歌注重“意”与“象”的结合,比如“望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即是抒情又带有议论。但在这些诗里,作者的感情与外在的景物情景密切联系,不容易让人发现议论的味道。但有些诗作却只注意了命意,而忽视了意与象结合,因此,显得枯燥无味。刘禹锡认为作诗须以“意”为主,在创作的心理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认为创作时无思无虑,虚室空白,诗歌呈现出来的意境才是不染杂质的。同时,梦得看到佛教中人创作的诗歌,大多远离人间烟火,呈现出独特的意趣,就在于佛教中人能够没有欲望,没有功名之心,所以他们多沉浸在自己的信仰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信念。在象与境的关系上,刘禹锡认为:“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记》,卷十九 )此说强调“境”对“象”的超越性,主张诗人应不拘泥于表象,从表象中体悟更多的深层含义,故其许多诗作都蕴含着哲理意味,在《浪淘沙词》中便是他对自身遭遇的描写以及对前景的展望: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首诗以淘金喻人事,屡遭贬滴的诗人坚信自己会如同大浪淘沙一般,虽经千辛万苦,但总会有出头之日,隐约道出了人生哲理。
2.2 由景明理的表达方式
在对诗歌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身对世界万物的独特体验,刘禹锡在哲理诗中呈现由景明理的表达方式。如写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八三三)秋冬之际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诗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两句,以树木新生的枝叶催促旧叶,流水前波谦让后波,一个催促,一个谦让,新生的迫不及待,陈旧的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最后一句总结为这本来是历史的规律,新陈代谢,一代有一代之遗憾,但又能怎么样呢?此外,刘禹锡还有不少充满哲理的诗句片断,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这些诗中的哲理是由景及理,从自然景物或社会事件中抓取其特点,使阐述的哲理依靠景物或事物的特有内涵而形象表达。如《杨柳枝词九首》之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词九首》之四: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诗之二道出美是相辅相成的、互生互济,诗之四从残败的自然景物中表达了梦得面对小人得志,贤人处江湖之远的愤慨。刘禹锡以敏锐的思辨能力,从司空见惯的自然风物入手,以景物特征与哲理相似点为基点,由此及彼的提取其景物蕴含的哲理因素,在阐明哲理的同时,又给人以抒情的效果。这也是刘禹锡比之同时期哲理诗高明之处。如其不朽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他在扬州初逢白居易,为答谢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而写的,其中形象的景物描写,人生真理的表达,与香山居士所作相比高出一头。总之,刘禹锡在哲理诗中不直接表达哲理,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透过景物的特色,把对景物的描写并化为隽永精警的诗句,成为他诗歌最重要的特色。
3 精湛的诗歌语言
《唐音癸签》对刘禹锡诗歌语言风格概括极为精妙:“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华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真才情之最豪者。”⑨虽是对刘禹锡诗歌语言总体的评价,但用在其唱和诗上也是恰如其分。
3.1 锤炼动词
所谓“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诗句中充分传神写照的那个字,也是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刘禹锡以“诗豪”著称,诗人豪放的性情及其诗歌雄浑的风格,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具有一股动态之势。梦得擅长抓住景物运动的瞬间,用精准的词语呈现出来,赋予诗歌雄浑的意境。如在《浪淘沙词九首》之七中有“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之句;在《令孤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中有“飞蓬捲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之句;在《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中有“青油昼捲临高阁,红旌晴翻绕古堤”之句,均是体物而得神,在诗人笔下,水是奔流之势怒吼而来,战马则是闲鸣。梦得捕捉了景物最有特点的一面,并且用精确的动词呈现出物象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顿显豪迈。“红旌晴翻”不曰“飘”,而曰“翻”,这个“翻”字锤炼的响亮、准确、警拔有力,不仅写出了旌旗翻飘的势态,而且表现了风的力度。“倦”“奔”“振”“触”这些动词,都准确地表现了景物气韵生动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散”“收”“流”“过”等动词在梦得的笔下也化腐朽为神奇,有“点铁成金”之妙: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半夜碧云收,平天素月流。(《八月十五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咏一诗之景寄呈乐天》)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和令孤相公晚泛汉江书怀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诗人细心感受万物变化,雨过天晴,半夜碧云,月高微晕,均表现了对万事万物的喜爱。在用词上,梦得“月高微晕散”中用 “散”字呈现出皓月当空,千里碧澄,而微微的月晕飘逸在四周,极其形象地描写出月光的动态。
3.2 诗化的数字
诗人有时喜欢用数字入诗,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刘禹锡在唱和诗中大量使用表示时空的数量词。在梦得生涯中,一贬再贬,远离政治中心,处于穷乡僻壤,对时间与空间有着敏锐的捕捉能力。因而在诗歌中梦得常用寥廓的空间与绵邈的时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其中的“二十三”“十年”以及“千里”这些数字表现了贬滴之臣沦落天涯的孤寂、凄凉、沧桑的情怀。
3.3 语言俚俗化
梦得被贬谪到郎州等地时,仕途坎坷,再次被贬谪到朗州司马任之时,被当地流行民歌竹枝词所吸引,感怀于它的“含思婉转,有淇濮之艳”,于是汲取其精华,在其后与白居易的唱和诗中模仿其笔法,尝试填词,例如著名的《忆江南》。刘禹锡将竹枝词中女子式的语言和哀婉的情调,流畅的口语化的语序都吸收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刘禹锡这一时期的诗歌意境优美,风格婉约,第一人称常以女子的口吻表述,或者是用女子细腻的情感为笔调,常使人联想到年轻哀婉的女子,抄着吴侬软语“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九首》之二》)。这是以民间普通女子的口吻娓娓道来,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柔媚。“侬”与“郎”“欢”联用是诗人诗歌的又一特色,这种特色的滥觞是乐府民歌,在《子夜歌》、《读曲歌》分别体现为“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民间村姑利用谐音的字句再加上软软的语调,增添了诗歌抒情的节奏感,在柔缓的节奏中,刘禹锡和白居易都对词做了新的尝试。两人的特点有差异,在情感细腻的表达层面,刘禹锡的词达到了极致。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正是刘禹锡词的意境体现。如:刘禹锡在这首词中如普通少女一样触景生情,所描写的景物无一不带有女性化的视角,整首词哀怨缠绵,语句质朴,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肠断白蘋州”风格相似,而梦得深厚的民歌创作功底,又使语言不流于绮靡。
刘禹锡在对民歌和词的学习模仿中,写景状物中运用俚语的例子不少,如“个里愁人肠自断”、“懊恼人心不如石”“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深阿母家”“船头大铜环”等,字句简澹,通俗易懂,显示出梦得对民间口语益加以提炼,点化,多带有田园风格。同时,梦得以家常语化入诗歌,也带来了诗歌语句次序的改变,突出想要表达的内容,避免一些啰嗦的话语,通过必要的省略词语,呈现出一种酣畅淋漓的诗歌语言,想我所想,写我所写。如《答乐天戏赠》诗中写道“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诗人象平日说话一样来叙说,在整体上又与诗歌的停顿合拍,平易自然的语言,一节一拍都合乎自然。
词化的诗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更具有严格的韵脚,刘禹锡的词化诗语言更是推陈出新。刘禹锡的民歌乐府诗和绝句不但使用这种语言,而且在律诗中也常常使用。宋代词人常常融刘禹锡的诗语入词,周邦彦《西河》中“山围故国绕清江”;吴激《青衫湿》中“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入谁家”;晏殊《踏莎行》中化刘诗“我马映林嘶”为“居人匹马映林嘶”,这与刘诗语言流畅,命意新颖别致有关。在诗歌中点化家常语,如果只是追求口语化,则容易陷入平易的圈套。梦得通过采用《诗经》重章叠句的方式,为诗歌增添独特的魅力。如《醉答乐天》中“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就是最好的举例。这在他的乐府民歌和绝句中随处可见,《竹枝词》中,反复如“桥东”“桥西”中的“桥”,“东边”“西边”中的“边”,“无晴”“有晴”中的“晴”;排句如“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叠词如“嘈嘈”“层层”“青青”“轧轧”,这使结构上有整饬回环之美,音律上有流宕圆转之韵。
4 结束语
刘禹锡唱和诗在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在与白居易的唱和中的继承和创新体现在体裁上。以一字至七字诗为例,刘、白等人以分韵为法,很好地保持了这种诗体的完整性。在诗歌中,刘禹锡以敏锐的观察力,从司空见惯的自然风物入手,以景物特征与哲理相似点为基点,由此及彼的提取其景物蕴含的哲理因素,在阐明哲理的同时,又给人以抒情的效果。在诗歌的语言上具有精粹自然的特点,亦表现了向宋词过渡的特征,总之,刘禹锡唱和诗在创作上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反映了唐代唱和诗的特征,其唱和诗在文学史上具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1] (唐)刘禹锡,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唐)柳宗元.柳宗元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 (宋)严宇.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 (明)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8] (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明)许学夷,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1] 卞孝萱.刘禹锡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2]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 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 王玫.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15] 付瑶.刘禹锡唱和诗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陈 克]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Liu Yuxi’s antiphon poetry
YANG Lihua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mication,Heihe University,Heihe 164300,China)
The antiphon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poem which exhibits th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ets, and the poetry or essays upon the emperor’s order with the same topic presenting each other poems as gifts and linking verses. Among the most antiphony poems, the creation of Liu Yuxi has quit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ith large quantity, wide range and long history.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many dimensional studies on the artistic feature of Liu Yuxi’s antiphon poetry, from the creation of poem style, the fusion of philosophy and poetry to the essence of natural language. There are unique verses from a poem with one to seven characters on the creation of poem style. Harmonic vulgar can be felt from his poem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verbs and numeral’s nobbing shows the essence of natural language. In sum, Liu Yuxi’s antiphon poetry can reflect his individual style, especially the features of antiphon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Liu Yuxi;antiphon poetry;artistic features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7.03.015
2017-02-23
杨丽华(1961-),女,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I222.7
A
1671-4679(2017)03-00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