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
——试论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2017-03-10姜婷婷

环球市场 2017年27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大众现象

姜婷婷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
——试论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姜婷婷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很多的道德缺失以及伦理失范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从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角度出发,对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给出了避免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意在提高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感,规范信息传播环境。

新闻伦理道德;新闻价值;时效性

前言: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人们的获取信息带来了便利,更为新闻事件的报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是也出现了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不和谐现象,比如新闻事件的失真、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而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等,这些现象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指的就是新闻媒体以及从业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复杂关系,主要由新闻价值、新闻伦理道德、新闻职业价值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者四种价值组成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

(一)新闻的时效性与事件的真实性之间的冲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时效性成为了媒体竞争的主要因素,只要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了先机,就能在媒体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且,信息发布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内容的新颖以及价值的最大化,会受到大众的关注。但是很多新闻工作者过于最求新闻的报道速度,将调查、采访以及核实的时间大大缩短,很有可能导致报道的新闻事件出现失真的现象,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真实状况被掩盖,从而形成负面影响的社会舆论。比如,微博或者微信上流传甚广的一些帖子:“喝了某些品牌的饮料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这些帖子不仅会对饮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更会对大众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二)新闻的显著性和重要性与事件当事人利益和法律之间的冲突

新闻的显著性主要是指新闻事件的对象是比较受大众关注的人或者事;新闻的重要性主要是指新闻事件的事实会对社会以及大众造成的影响程度。新闻的显著性和重要性涉及到的新闻事件都是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会造成一定社会影响。但并不是所有具有明显显著性和重要性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被报道出来,一旦这类信息当做新闻事件报道出来,会对当事人造成隐私侵害、名誉侵害甚至是生命安全侵害或者会干扰我国法律程序,也就是说,该新闻事件违背了新闻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伦理道德,需要严厉制止这种行为。比如,《深圳晚报》对姚贝娜逝世的报道事件,侵犯了死者的隐私,违背了新闻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伦理道德。

(三)冲突出现的原因

第一,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媒体不仅是宣传社会信息的渠道,更是追求利益的商业机构,媒体不仅要对国家和大众负责,更会追求自身的利益。尤其是现在媒介商业化的增强,使得商业开始主导媒体新闻事件的报道,从而出现大量的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第二,监督力度不够,媒体会受到国家、法律以及大众等多方面的监督,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监督机制而言,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新闻行业的行为准则进行约束,而新闻行业内的自律条例约束能力较差,监督部门以及大众更没有充分发挥出监督的作用,使得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有恃无恐。

第三,媒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与日俱增,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良莠不齐,新闻机构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导致很多从业人员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使其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过于追求新闻价值而出现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1]。

二、避免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机制需要包括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从内部监督角度而言,需要加强“媒体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的推广,敦促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另外,新闻机构需要加强内部考核,定期对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从而避免报道的新闻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对外部监督角度而言,需要充分发挥出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及中国互联网违法中心等监督机构的作用,监督机构可以通过先进技术设定关键词,将敏感和有害的信息进行筛选并删除,从而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另外,监督机构还可以将监督权力下放到微博或者微信等媒介,实现实时的信息监督,一旦出现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能够及时制止,避免社会舆论的影响扩大。

(二)了解价值的深层含义

在新闻行业中,所说的“价值”不仅包括新闻价值,更包括新闻职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首先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承担了社会责任之后,才能追求新闻价值。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的选择人、传播人以及社会舆论的推动力量,如果社会责任和新闻价值出现的矛盾的时候,新闻工作者需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责任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将爱岗敬业或者记者的职业性质作为借口,为了提高新闻价值而报道侵犯当事人利益的新闻事件。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时,需要了解价值的深层含义,在向大众传播真实信息的时候,保护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利益,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有效避免新闻报道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

(三)提高新闻受众的素养

新媒体的便携性使得社会大众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传播,有些新闻受众的道德素养比较低,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编造一些谣言,或者应用网络暴力,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造成损害。因此,新闻受众需要提高个人素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传播伦理道德失范的新闻[2]。

结论: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需要在新闻伦理道德的规范下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分析可得,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确价值的深层含义,了解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新闻事件的监督;新闻受众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避免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希望本文能够为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养提供帮助。

[1]陈实.浅谈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现象[J].经营管理者,2012,05:361.

[2]姚晖.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及对策[D].广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大众现象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ID.6CROZZ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