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渠道强化就业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

2017-03-10肖立新

环球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高质量

肖立新

邹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多渠道强化就业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

肖立新

邹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市场的就业环境也日益严峻,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就业培训,最大程度提升城乡的就业水平。目前,该方面的内容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量的技术人员开始投身到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因此,本文也主要针对就业培训的主要平台以及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主要措施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就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多渠道;就业培训;高质量就业

传统的就业模式使得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严峻,尤其目前我国就业人群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水平对提升造成了一定对阻碍,甚至会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产生威胁。因此,这就要求劳动就业处及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我国社会目前的现状对就业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并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对就业培训的强化,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

一、就业培训的主要平台

1.1 培训基地平台

培训基地平台能够有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通过公开竞争确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与职校、技工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设立技工培训基地。各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技工培训基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通用工种、专项能力等多个培训专业。并在抓好通用工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开展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当地急需的特色培训专业。为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劳动就业处及人才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服务站等基层平台,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定期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意向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安排各定点机构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全面能够提升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技术、有特长、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促进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1.2 企业技能培训平台

企业技能培训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企业职工技术技能。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可以鼓励大型企业根据自身人才需要,自办基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培训合格人员予以录用或者增加技能薪酬。根据职业资格等级对企业给予补贴,技术工人获得地级市及以上大赛优秀名次的企业分别给予1至5万元奖励;对在“名师带徒”首席技师评选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技能人才,给予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这也要求企业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近、中、远期职工培训计划,并通过举办职工夜校、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抓好落实。

1.3 就业服务平台

依托就业服务平台能够大大提升失业人员就业能力。针对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等问题,相关的就业服务平台需要加强实用性、针对性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实用技能。为确保培训质量,其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定点培训机构,贴紧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进一步提升再就业率。

1.4 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综合活动平台有助于推动全民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将人社部门的社会创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党员创业帮扶工程”以及市妇联的“巾帼创业就业行动”进行有机整合,统一规划调度,统一标准要求,统一培训监管,面向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农村妇女干部、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等重点群体,统筹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高效能开展创业培训工作。

二、多渠道强化就业培训促进城乡高质量就业的主要措施

2.1 完善创业机制

建设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人才是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近年来,各地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实践人才强县战略,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要尽快建设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加强面向城乡劳动者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高质量就业的最终目标和任务。

2.2 健全培训信息网络

培训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通力协作,并借助社会力量,协调职业培训,建立再就业培训信息网络。该信息网络应将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置情况、培训工种、培训计划、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设置情况、鉴定项目、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等内容纳入其中,成为培训和再就业的媒介。培训机构可以从该信息网络中得到就业需求信息,从而开设相应专业的培训工种。广大未就业人群可以从网络中了解用工需求信息和培训信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以及时对培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并颁发相关工作的上岗或技术等级证书,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失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盲目性和培训机构办学的盲目性,使社会培训资源能够最大范围内合理利用,促进失业人员更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3 及时调整培训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与就业市场相匹配,培训机构要有前瞻性。人才培养应当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针,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接轨,为广大未就业人群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培训专业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培训技能与企业岗位需要零距离搭建平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主体方向,培训机构要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工作目标,切实增强传统资源类产业向非资源类产业集群转型跨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职业技能培训方向要与人才需求的企业加强对接,科学制订实施方案,扩充培训专业,完善培训师资库建设。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业培训对于就业水平等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要求劳动就业处及人才服务中心与相关企业需要根据需求的人才种类,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就业率的提升还能够积极发挥就业者的价值,确保就业的稳定,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吕妍樨.加强和改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开创残疾人就业新局面[J]-《劳动保障世界》-2017(03)

[2] 朱日平.强化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J]-《消费导刊》-2017(12)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