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分析:以南通为例

2017-03-10张晓冬闾志俊

环球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南通市生产性南通

张晓冬 闾志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分析:以南通为例

张晓冬 闾志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出发,结合产业关联度,以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的相关度及因果关系,对如何提升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提出对策和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关联性

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推动服务业增长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南通市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4)》提出,至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40%以上,因此,研究南通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尽相同,对于从服务行业中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和分类业呈现出多样化,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业在不断地调整。本研究认为,作为一种中间需求性的服务业,为了满足生产企业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多个环节的需求,向其提供中间服务的独立行业。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产业间的关联度对于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的推动发展、产业升级和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升级也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升级和提升。所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如果良性互动,则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提升;反之,如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缺乏关联机制,相互割裂,则会成为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发展瓶颈。因此,对于制造业、服务业都面临着调整和升级的江苏省,对于着眼于在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南通市来说,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良性融合、有机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南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南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南通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北翼中心,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同时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轻纺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电力、船舶、冶金等多门类相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

从2004-2013年南通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量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增长一直快于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南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且不断提高。2011-2013年,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0.5%,34.70%,37.6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2.98%, 25.35%, 28.04%,虽然占比稳步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两个70%现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 南通制造业发展现状

2.2.1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六大主导制造业增长明显。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2015年增加值达3330.4亿元,较去年增长9.8%。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6.8%和1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六大主导制造业产值全面增长,2015年底达到11845.7亿元,电子信息业增长17.4%,高端纺织业增长了8%,船舶海工产业增长7.6%,新能源、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9.4%、15%和6.8%。

经济效益突出,运行质量水平提升。南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2010年的536.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27.7亿元,年均增长13.9%,增速高于总产值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增长较快。“十二五”期间,始终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轻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占比由 2010年的38.0:62.0转变为2015年的31.4:68.6,重工业开始主导产业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占比提升,2015年工业产值中,装备制造业产值7447.1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中存在问题

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发展,但差距在缩小

从2004年到2013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增加值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与制造业,同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增速可能要换档,将处于一个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从南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来看,在投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以及对GDP增长的贡献应该会具有较好的可预见性。

3.2 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缺乏有效创新机制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南通承担了许多跨国企业的生产加工的责任,且这些加工制造企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承担设计、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的业务要么是在台湾、香港,要么就在国外,造成了南通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性不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性较差。同时南通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仍缺乏相匹配的高层次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还没有有效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沿产业发展链和企业成长链布局的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科技产业园区等纵向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空间结构体系。

造成了南通制造业升级换代缺乏动力,同时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较慢,缺乏强有力的驱动,使得南通的制造业缺乏优化升级的动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高端管理和专业人才短缺

南通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转型阶段,从发展来看,产业的人才结构趋于合理,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也在稳步提高,但是能够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发展的后技术专长人员偏少,尤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较为紧缺。相对于上海和苏南城市优越的地缘优势,技术人才的较高的收入水平相比,南通并不具备优越性,导致大量高端人才转向发达城市,高端人才较为紧缺。

3.4 存在体制性障碍

像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南通市的一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通讯、金融等,普遍存在行业进入的门槛,市场准入范围较为有限,影响了一批具有民营性质的投资者进入这些行业。而在公用事业方面,像铁路、金融、电信等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而在当前产业调整升级的大环境背景下,这些企业缺乏必要的竞争,发展活力不足,导致创新不够,经营效率不高,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产业扩张收到制约。因此行业垄断与行业进入的高门槛成为制约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影响因素。

4、增强南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互动的建议和对策

4.1 强化区域联动与合作,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

作为江苏省长江带重要城市、长三角北翼中心,与上海的产业发展联系较为紧密这样的优越性,强化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和合作,以内需作为发展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间的合作,通过城市与城市间,行业与行业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带动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需求扩张;同时,通过区域合作、产业集聚,能够提升南通市在长三角等区域中的经济地位,优化产业结构。依靠上海良好的区位优势,较高的开放程度,逐步在制造业高附加值的品牌、包装、营销等方面打造鲜明的南通特色,同时反哺于南通市制造业,推动南通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升级与优化。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要想能快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需尽快建设有一批特点鲜明、功能健全、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的服务业的集聚区,以此为根据地催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间融合和集聚。

南通市整个地区目前具有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34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从数量上来说尚可,但从个体来看,存在规模较小、层次偏低、信息化智能化不够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完善配套政策与激励措施,通过宏观引导围观激励,吸引处于行业前列的企业入驻,引导重大项目落地,在税费、资金、用地方面进行点对点的扶持,打造具有区域结构体系的产业网络。同时引导本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向城市周边和区域周边集中,形成规模化、区域化、联动化,形成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完成产业间的大规模融合。

4.2 实现增值通过制造业价值链增值,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

南通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仍旧只是制造业的中间环节的补充性活动,无法为制造业带来价值链方面的增值。这对制造业的在产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要求,政府需要引导和激励高附加值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微笑曲线”个谷底向两端提升,从设计、品牌达到产业增值,为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链增值方面发挥作用。

从产业间的关联度和结构来看,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层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微笑曲线”的两端来看,南通制造业企业一方面要着眼于知名品牌的建设,拓展自己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知名企业。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需要自己的核心和专利技术,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南通市一批加工代工企业而言,更具有紧迫性。对于南通制造业企业来说,一是通过购并等途径实现对于国外品牌企业控制,获取其宝贵的网络、研发资源,较为快捷得实现其发展战略;二是通过对自身优势产业资源的整合,形成在市场空白中的优势产业,建立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自主品牌;三是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级,提高企业在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关节上效率提升,攻克产品生产方面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前沿的优势化。

4.3 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产业协作与创新

新产品研发与产品设计能够为产品带来附加价值,这对南通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加智力投入、技术投入,专注关键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技术驱动产业发展,优化产业机构,增大知识与经济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形成共同的作用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知识的有效转化率,加速南通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南通制造业需要充分发挥南通制造业在轻纺、电子、化工的行业的产业集聚优势,以产业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业在服务制造业同时,业要走产业集聚的道路。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的服务业集聚的中央商务区,集聚金融服务、国际贸易、信息咨询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随着产业不断积聚,称为城市和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同时大批积聚企业能够将本地区的中小服务企业联系企业来,形成规模效应,优化本地区的发展环境,创新革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4.4 大力发展和扶持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企业

4.4.1 优先发展对制造业具有直接影响的现代物流业

制造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南通的远景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中心”和 “江海交汇的国际化港口城市”,在政府引导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业对南通制造业的辐射作用将更为明显,对制造业的快速升级换代业驱动力更强。

加快都市圈物流的规模化发展,实现城市间、地区间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南通市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目前海、陆、空为一体的物流集运疏体系已经形成,规模和水平稳步提升,但从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来看,还由提升的空间。因此,需要加强物流业与信息技术、智能、软件等行业的融合,以此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提升。

4.4.2 重视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加速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孵化

近年来,南通租赁和服务业增速明显。需要尽快建成具有南通产业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加快中央商务区的服务业企业的集聚,同时加强商业次中心的建设,引进上海和苏南城市的成熟发展经验,着重培育在金融、法律、咨询一批中介服务结构,尤其借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鼓励金融服务业企业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去。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过程中,政府应在“走出去”“请进来”过程中扮演主导地位,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生产要素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倾斜,鼓励技术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发挥地区间、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在产业融合中积极协调与引领。

[1]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5-41

[2] 张晓涛,李芳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00-107

张晓冬(1981.11-),男,江苏海安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号:201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638)

猜你喜欢

南通市生产性南通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