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探究
2017-03-10刘琼芳湖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湖北黄石435002
刘琼芳(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湖北 黄石 435002)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探究
刘琼芳(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湖北 黄石 435002)
在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源泉。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不断地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内涵,了解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最后重点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富有激情、敢于挑战的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目前,丰富的知识经济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和信息的优势,这些便利条件推动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综合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内涵
1.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与其说是一种专业技能教育,不如说它是一种提高教育者素质的终身性升华教育。创业教育是一项集多方资源、多元角色的综合项目,是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思维等素质培养的教育,它能够增强创业者的进取心、事业心以及挑战精神和探索精神,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陈出新,做出新的贡献,不断壮大拓展自己的事业。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前提,关系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
2.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只有树立了创业意识,才能更好的发展创业,展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对创业产生强烈的欲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意识到自主创业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为自己的创业目标不断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3.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以及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创造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市场竞争条件下,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内涵,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大学生是创业大军中一股强劲力量,在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如马云、丁磊的影响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在创业校友和中小企业的指导和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大潮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并不理想,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缺乏有效的创业启动资金及渠道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不单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缺乏获取创业资金的渠道。大学生的创业基金大多是在父母的帮助下筹集的,很少得到社会企业和创业机构的支持。现在大学生获取创业启动资金的渠道主要是有关学校和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小额贷款,这些渠道获取的资金数额较少,且有较严格的申请条件和复杂手续,大学生很难获得这些资金的支持。
2.大学生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态度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创业能力,需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运用到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加之在市场运作、企业运营、行业背景等领域缺乏相关知识和社会经验,没有足够的能力分析和研究市场形势,增加了自主创业的困难程度。同时,大学生在面对艰难的创业过程和创业竞争时,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创业态度,不能正确的面对困难和失败,尚未形成良好的态度支撑创业,导致创业的失败。
3.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经历了全新的调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相对较差,虽然政府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做出了相关努力,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政策,取消了一些审批权。尽管如此,我国创业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些不良的企业问题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制约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肥沃土壤,缺乏这种创业环境,将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步履维艰。
三、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为社会带来了价值和财富
大学生积极创业为社会营造了一种提倡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带动更多想创业的创业者敢于迈出创业的步伐,形成一种浓厚的创业风气,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同时大学生创业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回报,也给社会带来了财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也为其他就业者提供了工作的机会,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国家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高校也加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分担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责任,缓解了我国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3.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和专业特点,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领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快乐中收获效益,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的创业,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大学生的创业过程磨砺了大学生坚毅的意志,锻炼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够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和思考,拓宽了自身的人脉关系,灵活的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5.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是国家繁荣和强大的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激发其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公司的核心指导者,既要运作公司的技术创新,又要管理、协调生产组织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和产品,渲染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公司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正是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
1.传统文化和和观念的制约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一些家庭、社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形成了一些墨守陈规、安于现状、顺其自然的陈旧思想,认为创业是一种冲动、瞎折腾行为,缺乏一定的创新和敢于挑战的意识,狭隘、片面的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创业与自己相距遥远,自主创业、主动择业的思想淡薄,缺乏胆量和意识去尝试和探索,加之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准确的自我认识,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抑制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形成。
2.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阻碍
由于受我国“一刀切”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促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易于接受而不愿思考、怀疑的习惯,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及开拓力,不易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创业教育成了“鸡肋”,尽管部分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改革,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创业教育改革还停留在技能和操作层面,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混淆不清,缺乏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计划,未能教化和熏陶大学生的文化精神,使得大学生创业步履艰难,未能更好的滋生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高校师资力量的限制
在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都具备一定创业经验,熟悉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形成。然而,在我国有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中,授课教师大多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负责教学大纲内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活动,并没有把大量时间投入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活动中,缺乏一定的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低,缺乏经验和能力,不如学好专业知识走入社会岗位稳妥。总之,高校师资力量方面限制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五、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前提就是需要具备较高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等、靠、要”的墨守陈规、顺其自然的传统思想。当今的市场人才需求不仅要求大学生德才兼备,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感应时代的呼唤,冲破禁锢,开拓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想办法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主动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谋求更多的经济价值。大学生应该尽可能的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主动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寻求更多的渠道。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树立全新的人才价值观,敢于探索和尝试,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雄厚的师资队伍
高等教育院校应该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制订相关措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来,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创新意识浓、团队意识强的师资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形式丰富、讲解到位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高校应该投入一定的经费,组织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学习、观摩和研讨,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此外,为了大学生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和知识,高校应长期聘请校外创业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和成功的企业家来壮大高校的师资队伍,开展创业教育的讲座或创业活动,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经验。
3.搭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高校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不但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将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够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资源,积极开展创新型的创业计划竞赛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增加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在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创业活动不能过于形式,高校应该予以重视,提供一定的场所和经费,成立创业社团组织,吸引真正想创业的有志学生,在教师和专家的帮助下,切实开展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经验。同时,高校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始终贯穿高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效的贯穿和渗透创业教育的思想,可以通过组织综合性的社团活动或举办一些创业教育的活动,烘托出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为了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讲座、研讨、科研竞赛、辩论、创业交流、学术报告以及科技创新的活动,邀请创业校友或企业家到校指导,让大学生接受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
5.健全和完善创业教育的规章制度
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创业教育的规章制度,促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学校可以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学习中,应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取得4个学分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分,并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同时纳入学生特长学分管理”,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同时,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实行责任确认制度,监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薄弱,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忙和支持。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为其创业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如为大学生创办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等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开通绿色通道,便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申请、登记、审批等工作。同时政府还应为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的支持,解决大学生创业咨询、税收等问题,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除了政府、高校的支持外,银行要为大学生开辟道路,提供资金的支持;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家长也应该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给予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通过社会各界人们的帮助和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大环境,调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校的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敢于尝试和探索,积极投身于创业大潮中,不断地锻炼完善自我,丰富知识储备、加强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1]康明已.论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2]杨道建.高校大学生创业引导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邹玉瑾.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问卷调查及其对策分析--以成都高校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8).
[4]李丽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
[5]陈桂芝.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
[6]李运华.广东地方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02).
[7]赵健昌.创新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3).
[8]李 亮,刘小利,张国磊.“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
(责任编辑:胡乔)
2016年度黄石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6y096
2017—04—16
刘琼芳,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G64
A
2096- 3130(2017)04-0135- 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