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语用翻译策略
2017-03-10尹静
尹 静
(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语用翻译策略
尹 静
(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岭南文化精品外译过程中,应该对文化特色词的翻译仔细斟酌并且形成统一的译本,才能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文章通过收集近现代的岭南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以及报刊杂志中的岭南文化特色词,从微观的层面探索这些文化特色词翻译的语用策略。笔者认为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源语的基础上,动态顺应文化融合大语境,采用异化加副文本为主,归化加副文本为辅的翻译策略,帮助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岭南文化负载词;动态顺应;语用翻译策略
1.引言
岭南是一个地理概念,从广义上讲,指五岭之南的广大地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香港和澳门地区。从狭义上讲,指两广地区,有时候也专门指处于岭南核心位置的珠三角地区。岭南文化的定义正如岭南的定义一样,不尽相同。《岭南文化》一书中认为,“从文化哲学角度去界定,岭南文化就是一个标志着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发展水平的社会范畴,是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岭南人社会实践的产物,岭南人活动方式的总和。在总体结构上,岭南文化可分为自然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心理文化三个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历史上不断有移民迁入岭南,加强了岭南和中原地区的沟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广州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之一。当时有大批的外国人进入广州地区经商、传教以及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和国外的交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国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岭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岭南文化走出去毋庸置疑是符合中国文化战略思想,并且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综合实力的一大举措。翻译的跨文化、跨语言的本质,让其成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然而,笔者发现有关岭南文化外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吴含分析了岭南特色公示语的译写需要考虑其感召功能,以目标受众为中心,交际效果为目的,实现目标受众与文本之间的深层互动,适时发挥它们文化承载功能与效用[1]172-176。仲伟合、左岩认为应建立产业周期意识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将岭南文化精品分为“果木型”“苗圃型”“种子型”“冬藏型”四种类型,在适合对外传播的前提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筛选机制,推动岭南文化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2]154-158。吴的研究从微观的层面出发,研究岭南特色公示语的译写。而仲的研究从宏观的层面出发,研究岭南文化精品外译的战略定位。虽然该方面的期刊文章和专著屈指可数,但是从2012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岭南翻译与教学研讨会,其中都有将岭南文化相关翻译作为议题,2015年9月已成功举办第三届岭南翻译与教学研讨会。由此可见,有关该方向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学者和专家们的关注。笔者将运用语用学和翻译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探讨岭南文化特色词的语用英译策略,为岭南文化精品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照价值,促使岭南文化走出去。
2.岭南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和“文化承载词”是从“culture-loaded word”一词翻译而来,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3]232因此,岭南文化负载词就是指标志岭南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岭南地区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参照岭南文化的分类,笔者将岭南文化特色词也分为三大类:自然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生活文化负载词、精神心理文化负载词。
2.1 自然物质文化负载词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拥有不同的气候、动植物、食物、服装、交通运输等等。衣食住行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自然物质文化负载词即是与上述有关的词以及短语。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岭南地区产生了该方面的各种文化负载词,比如,老火靓汤、叉烧、肠粉、冲凉、打边炉、白切鸡、凉茶、木棉、生猛海鲜、上茶楼、饮早茶等等。这些词语都反映了岭南地区人们为了适应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制作的食物以及养成的生活习惯,同时,岭南的这种气候环境也催生了岭南特色的植物。
2.2 社会生活文化负载词
社会生活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社会习俗、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二是指成语、谚语、歇后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重要历史人物、事件以及传统节日等。社会生活文化负载词即指反映上述内容的词、短语及句子。历史上,岭南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直在阻塞隔绝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下发展,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与封闭,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据历史考证,岭南的历史十分悠久,其中心城市广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市,但是政治氛围一直不浓厚,而更是一座适宜于经商贸易、商业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因此,也产生了一大批社会生活文化负载词。比如,西来初地、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西关大屋、龙母、赛龙夺锦等等。
2.3 精神心理文化负载词
精神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内容。精神心理文化负载词指的是反应上述内容的词以及短语。岭南地区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特别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开发了具有岭南特色的艺术作品,包括建筑物、家居、音乐、戏剧等等。比如,骑楼、秦琴、酸枝、趟栊、醒狮、牙擦、粤胡、粤剧等等。
岭南文化负载词频繁出现在岭南文化著作、电影以及电视剧中,为了帮助岭南文化更好地传播,笔者认为岭南文化负载词应当参照术语管理规范,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地翻译和管理,方便目的读者们理解和熟悉它们。
3.动态顺应与翻译
Verschueren把语用学定义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出发,对于以行为方式表现的语言现象的用法的研究”,他提倡的语用学研究框架是一种语用学综观,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于语言中能表达意义的各个层次,主张全面、综合地研究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及其奥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顺应论(the theory of adaptation),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具有变异性使得语言选择有了可能,商讨性则保证了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选择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顺应性使得语言选择具有灵活性,满足了交际的需要。[4]F21
Verschuere认为这种语言的选择具有以下特点:一、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从语音、语调到语法结构的选择,从语码到语篇的选择等;二、语言使用者作出的选择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还包括语言策略的选择,而且选用语言策略时所表现的风格和语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三、语言使用者所作出的选择是在意识的不同程度下作出的;四、选择发生在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作出选择;五、语言使用者没有权利在选择和不选择之间作出抉择,因为语言使用者一旦进入语言使用过程,也就只能选择心目中最合适的和最需要的来进行交际;六、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语言手段和策略不是机会等同的,因为所选择的具体手段和策略收到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七、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手段和策略上所作出的不同选择会导致与它相关的其他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出现变化。[4]56-58
Verschuere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在认知、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上,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程度的顺应意识下语言动态顺应的结果。语境是动态生成的,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后者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以及线性序列等。[4]22-23
Verschueren的观点对翻译过程有很大的启示。翻译是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过程比单独使用一种语言的选择要复杂很多。但是也让研究者们重新审视翻译过程的理论阐释。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从译者或者委托者选择源文本到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再到选择用什么样的目的语呈现给目的读者,这其中译者都要作出许多次选择。根据顺应论,译者作出的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毫无理论依据的。作者所作出的所有选择都必须顺应动态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因此,在顺应论的指导下,译者或者委托者首先可以解决“译什么”的问题。顺应当代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需要,应当选择一些可以有助于该交际语境的文本进行翻译,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凸显中国文化的精品进行翻译,让别国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和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同样的,一些代表别国文化的精品可以译入我国,顺应文化双向交流和融合的交际语境。另外,顺应论还帮助译者解决“怎么译”的问题。译者在翻译的核心过程中,译者必须先了解源文的“义”,这里包括作者的意图,文本独立的意义以及译者理解的意义,要完全了解文本独立的意义需要顺应语言语境(包括源语的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但是要了解作者的意图,要在了解文本独立的意义的基础上顺应当时的交际语境(包括源文本当时所处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源文本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等)才能获得。这个过程是译者在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在充分了解了“源义” 的基础之上,译者需要再次动态顺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用目的语把“源义”进行转换。最后是“目的义”的表达,同样的“源义”在目的语或许有多种表达方式,译者选择何种方式表达“源义”也是动态顺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结果。
无论是交际语境还是语言语境,选择顺应哪个?怎么顺应?这都取决于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不同,顺应也就不一样,译者的选择也就相应不同,这样就产生出不一样的译本。这可以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译者对同一源文本的翻译不尽相同。
翻译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的使用活动,当然也应当遵循顺应论中的种种规约。译作只有很好顺应了译入语的语境,才能称之为成功的译作,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4.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语用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的步伐也越来越迅速。在中西文化巨大逆差的大背景下,广东作为中国率先实施改革开放的省份,经济贸易发展迅速,然而文化贸易却十分滞后。自从2003年广东省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广东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岭南文化外译方面的成果并不显著。岭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远远不能简单地从三种分类来确定每种类型的岭南文化负载词运用某种翻译策略。
笔者认为在国内外当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背景下,译者应该顺应该语境,采取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策略对岭南文化负载词进行外译,达到良好的文化交际目的。Venuti将归化翻译定义为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将异化翻译定义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5]240。可见,归化翻译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翻译是以原语文化为中心。在当今文化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的语境下,无论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是为了文化交流融合。归化策略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从其母语文化角度去接触了解异域文化,而异化策略则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从异国语的角度去接触了解异域文化。这两种策略不同,效果有差异,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下面笔者将阐释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策略的各种处理方式如何运用到岭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而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根据顺应论的指导,在翻译岭南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作为译者应该首先顺应某岭南文化负载词的文化语境,充分了解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意义以及附带的文化内涵,然后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大语境,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顺应英语语境,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将岭南文化介绍出国门。
4.1 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策略之异化加副文本
归化策略更加适合于在目的语文化中传播源语文化的异质,丰富目的语文化,打破以源语文化为中心的局面。岭南文化负载词特殊性有二:一、作为文化负载词所具有的共性,即丰富的文化内涵;二、许多的词语构成及发音不同于普通话,更倾向于粤语语法发音体系。因此,译者在采取异化策略的过程中,需要作出合适的选择,即采用普通话拼音发音抑或是粤语拼音发音。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顺应文化语境,对于那些粤语特有构成的词汇或者用汉语拼音容易发生同音异义的词汇(比如,粤剧vs 越剧),应该尽量采用粤语拼音。但是,单独的音译显然解决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这时我们需要辅以其他策略。
法国文论家Genette提出了副文本的概念,指出它是the verbal or other materials (prefaces,postfaces,titles,dedications,illustrations) and a number of other in-between phenomena that mediate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reader and serve to “present” the work.[6]1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副文本包括语言的材料,也包括非语言的材料,作用是为了协调正文和读者,为作品服务的材料的总称。也对副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包括两大次类型副文本:(1)边缘或书内副文本(peritext);(2)后或外副文本(epitext)。前者包括诸如作者姓名、书名(标题)、前言、后记、致谢甚至扉页上的献词等;后者则包括外在于整书成品的、由作者与出版者为读者提供的关于该书的相关信息。如作者针对该书进行的访谈,或由作者本人提供的日记等等。[6]5
在岭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笔者所指的副文本是指边缘或书内副文本类型,而且着重指注释和插图。对于岭南文化负载词,很多词语无法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如果用大段的解释又难以称之为翻译。因此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同时,辅以注释和插图这样的副文本,能很好地达到翻译目的,让目的语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下面笔者运用例子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4.1.1 粤语拼音加副文本
以下笔者列举了六个例子,例1-例5其汉字构成都更倾向于粤语的语法体系,因此可以采用粤语拼音加上副文本的方式进行翻译,其中下划线部分可以作为注释,并且可以配以插图。例6由于粤剧与越剧汉语拼音里发音相同,为了避免混淆,所以采用了粤语拼音的方式,同样下划线部分可以作为注释。
Source Text 1:老火靓汤
Target Text 1: Lou Fo Leng Tong (slowly cooked nutritious soup),Cantonese clear and thin soup with simmering meat and other various ingredients,usually with Chinese herbs.It is always served before a meal.
该词语中,译者应该充分了解“老”和“靓”的含义。由于广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广州人对于汤表现出狂热和痴迷。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最本色的器具,煲那种既费时又诸多讲究的汤水。他们煲汤有季节性,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煲不一样的汤。春季多雨潮湿,他们煲温补去湿的汤,解身体的滞重困倦;夏季高温炎热,他们煲清热解暑的汤,清身体的暑气热毒;秋冬季节干燥寒凉,他们选择进补,煲一些清润滋补的汤。而且,这些汤里面通常配以药材达到其功效。因此,“老”指煲汤时间长,文火慢炖,“靓”指汤水的功效。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把这两方面的特点用目的语呈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不仅转换其字面意思,同时词语里面的内涵意思也需要传达。
在部分高校中,存在着一些畸形现象,学生跑两步路就气喘吁吁;开大会经常出现中暑、晕倒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广大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就有一些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学生这样的花样年华为什么身体素质却这么差呢?”
Source Text 2: 饮茶
Target Text 2: Yum Cha (Cantonese saying of drinking tea),it is a Cantonese style of morning tea and afternoon tea,during which people enjoy Chinese tea and Cantonese refreshments.
普通话汉语拼音里更多的是说“喝茶”,这里的“饮茶”是一个典型的粤语发音规则的词语。但凡来过广州的人们都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在上午和下午都会到一些酒店餐厅喝茶、吃东西,尤其是早茶,他们可以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但是这里的饮茶不仅仅就是喝茶水,通常早茶也是包括了早餐,他们大多会除了茶水之外,点一些广式点心等等,大家边吃边聊,享受生活的惬意。下午茶,大家除了茶水之外,也会品尝广式甜点等。译者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之上,翻译成drinking tea就仅仅只是达到了语言语用对等,而社交语用对等就没有达到,因此需要把“饮茶”的更多的内涵翻译出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Source Text 3: 叉烧
Target Text 3: Caa Siu,barbecued pork,which is used in both Cantonese dishes and refreshments.
烧烤食物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烧烤食物都常见于各盛大的节日,并不像岭南一样,叉烧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菜肴,经常与其他卤味和烧腊一起刺激着岭南人们的味蕾。叉烧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点心,叉烧包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把叉烧的特点和用途阐释清楚,便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其真正的意义。
Source Text 4: 牙擦
Target Text 4: Ngaa Caat,refers to be arrogant and proud,especially fo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youth.
Source Text 5: 粤剧
Target Text 5: Jyut Ket,Cantonese opera,one of the major categories of Chinese opera,involves music,singing,martial arts,acrobatics and acting.Some particular features of Cantonese opera are: formulaic,formalised; clear-cut,distinct,unambiguous,well-defined; a composite or synthetic art form; the four skills and the five methods.Thefourskillsandfivemethodsare a simple codification of training areas that theatre performers must master and a metaphor for the most well-rounded and thoroughly-trained performers.Thefourskillsapply to the whole spectrum of vocal and dramatic training: singing,acting/movements,speech delivery,and martial/gymnastic skills; while thefivemethodsare categories of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body parts: hands,eyes,body,hair,and feet/walking techniques.
粤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和越剧同音,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为了不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会,采用粤语拼音的方式进行音译。作为文化传播,译者需要对该文化负载词进一步地介绍,尤其是其不同于其他戏剧的地方。
以上所有译文以及注释和插图,都需要译者充分了解源语的全部意义,并且在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策略指导下,采用粤语拼音加注释和合适插图的方法,让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达到语言语用对等和社交语用对等,成功地进行文化传播。
4.1.2 普通话拼音加副文本
岭南文化负载词里面也包括一些汉字构成是符合普通话拼音习惯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普通话拼音加注释以及插图的方法进行翻译。
Source Text 1: 龙母
Target Text 1: Longmu,a legendary female character in Lingnan culture,is considered as the river goddess of Xijiang Ri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在中国,大一点的江河都有神袛,在岭南地区最主要的水道是西江,龙母受到西江沿岸万千百姓的崇奉,成为了他们心灵世界的守护神。
Source Text 2: 骑楼
Target Text 2: Qilou,designed for both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uses,have arcades connecting houses and make a long path for pedestrians to keep out wind,rain and the glare of sunshine.It originates from ancient Greek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and then becomes popular in Europe and all over the world.It seems that they are exactly designed for Guangzhou for its easily changeable climate.
Source Text 3: 酸枝
Target Text 3: Suanzhi,similar to mahogany,is used to make fancy and durable furniture,affordable for wealthy families.
Source Text 4: 西来初地
Target Text 4: Xilaichudi,it is a name of an area with strongly loaded culture.It is located now in the Xilai Street to the north of Xiajiu Road,Liwan District,Guang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In 526 A.C.,bodhidharma from India stepped ashore here,who is considered as the ancestor of Zen Buddhism.
Source Text 5: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Target Text 5: Young gentlemen from Dongshan,full of people honored with high official titles,and Young ladies from Xiguan,famous for rich business families.
Source Text 6: 西关大屋
Target Text 6: Xiguan Mansions,with luxurious and Chinese-specific decoration and furniture,owned by rich business families
Source Text 7: 秦琴
Target Text 7: Qin Qin,a kind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is always adopted to play Cantonese music with Gaohu and dulcimer to show its soft and elegance.
以上所有译文以及注释和插图,都需要译者充分了解源语的全部意义,并且在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策略指导下,采用普通话拼音加注释和合适插图的方法,让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达到语言语用对等和社交语用对等,成功地进行文化传播。
4.2 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策略之归化加副文本
在岭南文化负载词里面,同样也包括一些词语,在长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已经约定俗成并且被大多数的目的语读者接受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并且配以插图的方式,有效传播岭南文化。举例如下:
Source Text 1: 肠粉
Target Text 1: rice noodle roll with various stuffings,among which those with shrimps or beef are most popular and delicious.
Source Text 2: 冲凉
Target Text 2: take a shower to keep cool.
Source Text 3: 打边炉
Target Text 3: chafing dish,similar to hotpot,by bone soup or meat soup with diverse ingredients,like seafood,meat balls,bean products,vegetables and etc.
Source Text 4: 白切鸡
Target Text 4: chopped cold boiled chicken with sauces
Source Text 5: 凉茶
Target Text 5: Chinese herb tea to remove dampness and clear out the internal heat
Source Text 6: 生猛海鲜
Target Text 6: fresh and lively seafood
Source Text 7: 赛龙夺锦
Target Text 7: dragon-boat racing for pennants in dragon-boat festival
Source Text 8: 双黄莲蓉月饼
Target Text 8: a moon-cake stuffed with ground lotus seeds and two whole yolks of salted preserved eggs
以上八个例子的翻译再配以插图,让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达到语言语用对等和社交语用对等,成功地进行文化传播。
5.结语
岭南文化的对外传播远远不只是岭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而已,但是翻译是岭南文化走出去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笔者从微观的层面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岭南文化负载词里面浓缩了岭南文化,译者应该首先顺应某岭南文化负载词的文化语境,充分了解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意义以及附带的文化内涵,然后动态顺应文化融合的大语境,采取异化加副文本或者归化加副文本的策略,顺应英语语境,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将岭南文化介绍出国门。笔者也遵循该策略选取了多个方面的岭南文化负载词作为例子进行了试译,认为是一种较有效的通过翻译传播岭南文化的途径。但是由于文化负载词里面蕴含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多地源语的文化模式传播到目的语文化中,减少文化亏损。另外,笔者也在思考,加上如此多的注释能够最大程度地传播岭南文化,然而却不够简洁,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完美的译介方法——既简洁又达到文化传播的目标。
[1] 吴含.岭南特色公示语的翻译探究[J].疯狂英语,2014(4).
[2] 仲伟合,左岩.岭南文化精品外译[J].学术研究,2015(4).
[3]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 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I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6] Genette,Gerard.Paratexts-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编校 邓胤龙)
PragmaticStrategiesoftheTranslationofLingnanCulture-loadedWords
YinJ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2,China)
Lingnan culture is a component part of long-standing and colorful Chinese culture. When translating those works,the culture-loaded words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with unified translated versions to ensure better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pragmatic strategi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ingnan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micro level by collecting words from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works,movies and TV seri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adapt to the trend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and adopt foreignization with paratexts as a main way and domestication with paratexts as suppl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Lingnan cultur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Lingnan culture-loaded words; dynamic adaptation; pragmat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5.9
A
1673-0313(2017)05-0121-07
2017-09-12
尹静,女,湖南衡东人,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传媒翻译以及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