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综述

2017-03-10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综述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中,研究具体“化什么”;必须深入主体和客体,研究“谁化”和“化谁”的问题;必须深入实践路径和有效机制,研究如何实现“怎么化”这一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顾名思义是让大众熟知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且自觉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之中,进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基于此,众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和实现路径开展研究。王慎指出,为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路径,这种路径包括讲究语言艺术、创新思维方式、突出实践特色和形成有效机制[1]。李冉认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关键是实现“理论-认同-实践”的有效转化。为此,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即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和传播路径[2]。刘妍、王滨指出,在网络和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用三个维度来加以理解和阐释:内容维度即马克思主义不间断的理论创新、表达维度即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话语转换、接受维度即马克思主义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与载体[3]。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实际上是围绕“化什么”、“谁化”和“化谁”、“怎么化”这三大问题而展开的。

一、“化什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不断推进话语体系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和极具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群众很难读懂和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因而,学者们意味深长地强调话语体系的大众化与通俗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抽象化、学理性的语言还原成通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将固有的、既定的科学理论还原成思维进行推理的演绎过程,将经过科学思维研究而掌握事物的抽象本质还原成生动活泼的现象,将晦涩难懂的、远离群众生活的逻辑体系还原成通俗易懂、同群众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当的现实现象[4]。坚持深入浅出的表达形式,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口号到口号这一固定而死板的理论传播形式,要善于从客观事实、典型案例和大众的切身感受出发,寻求理论传播的切入点,在坚持价值定位的基础上,同传统、现实的相互贯通,并实现话语体系的草根化,以符合群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心理习惯[5]。

2.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时代发展不断向前。因而,学者们普遍强调要紧紧地把握世界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血液;要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建设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要不断地吸收他国的文明成果,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王国炎指出,新时期国际间思想文化交流与交融超之已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看待“大众化”和“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开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研究格局[6]。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感受群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了解群众的日常需求和美好愿望,围绕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积极为群众解答与其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7]。

二、“谁化”和“化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主体与客体

1.大众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这亦是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理论观点。故而,要紧紧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就必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手,从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从群众社会心理的角度来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理切入点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任平认为,群众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主体,那么也应该成为理论创新的思想主体。学术权威者和理论传播者在我国所开展的系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而是“化大众”。虽然“化大众”拉开了“大众化”的序幕,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绝不等同于“化大众”。“化大众”的主体是理论权威和学术专家,而人民大众则是被化和被改造的对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当将理论主体还原于大众,将理论出发点和归宿点还原于大众,亦将理论的阐明方式还原于大众,将理论创新动力还原于大众。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含义[8]。

2.大众客体论

大众客体论实际上是将理论所改造的对象,即受众,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客体,而理论传播者则是其中的主体。何红连指出,大众化主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以群体形式和组织形式存在的理论宣传队伍,又包括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理论教育的个人或组织,而大众化客体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理论传播者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对象[9]。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大众化主体通过特定形式和有效载体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人民大众了解、接受、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过程。

3.双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主体论,顾名思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将传播者与受众均看做为大众化的主体。文木等人以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者与受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要从传统的“主——客”关系模式转为“主——主”关系的新模式,这意味着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均看成主体,这样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在主体间性的视野下,以“以人为本”为起点,以贴近生活为原则,以交往模式为核心,以对话、理解为基础和以互惠共赢为目标,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因此,在其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平等主体在对话、理解与共享的过程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所达成的一种价值共识,并在此指引下取得行动一致的交往实践活动[10]。

4.多元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经历着一个由三部分构成的逻辑过程,其中“谁化”和“化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基本问题。洪建设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呈现圈层状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播,最为关键、核心的圈层是理论工作者与宣传者,尤其是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由核心圈层依次向外辐射、逐步递进的过程[11]。崔克锐等人亦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多元的,并从基本要素及承担责任的角度划分多元主体:核心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其主要职责是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和方法等;实践主体则是人民大众,其主要职责是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其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来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宣传主体则是理论工作者,其主要职责是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生产与生活紧密相结合[12]。

三、“怎么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实质

1.把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手段之一

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产生就进入大众的头脑,被其所掌握和自觉应用到实践之中,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持之以久地灌输,才使得大众逐步接受这一科学理论。因而,理论灌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十分重要。胡丰顺、左亚文提出,灌输并非填鸭式的硬灌,而是讲究方法的有效输入。根据时代的变化,理论内容的丰富、传播载体的更新使得传统的单一式、静态化的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要。因而,创新灌输的方式与方法,坚持灌输的科学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已成必然。根据时间、地点和对象的差异,采取有步骤、有计划和分层次的策略,采用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齐抓共管,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管齐下的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对大众进行宣传和教育[13]。

2.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学术界普遍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和传播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理论宣传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丁彬指出,理论队伍绝不可脱离群众。源于人民大众的理论队伍,才能从群众参差不齐的文化背景和各有所需的心理需求出发,寻求同大众文化口味相符合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因而,秉承创新理论、资政育人的原则,按照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要求,发掘群众人才,对其进行理论培训和宣传技巧培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14]。程建军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员干部应起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与政策的传播者,也是群众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模仿者。他们具体实践的行为和效果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和推进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15]。

3.运用多重传播媒介推进理论宣传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理论宣传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而,学术界普遍关注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作用。鉴于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信息化在专门网站较少、覆盖面较窄和资源共享程度低等方面的不足,唐莉以资源信息化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策略,其中包括通过建立以信息统一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和加强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国家信息化政策,建立以覆盖全国理论宣传和普及的互联网体系与通讯传播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战略,建立以信息化培养的教育工程和高素质人才理论培养的教育工程为内核的强大队伍等[16]。在开辟新天地的同时,也要拓宽原有的宣传阵地,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既要发挥报纸、会议等传统媒介的作用,也要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媒介。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三个“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相结合,语言和形象相结合。[17-18]

[1]王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2(1).

[2]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

[3]刘妍,王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0(1).

[4]潘莉.理论还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5]王萍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形态[J].理论月刊,2011(6).

[6]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3).

[7]刘先春,杨志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8]任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

[9]何红连.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6).

[10]文木,郑兴刚.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J].大连干部学刊,2012(3).

[11]洪建设,赵麟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解读[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12]崔克锐,杨光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问题分析[J].长白学刊,2010(2).

[13]胡丰顺,左亚文.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14]丁彬.真理如何走近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新长征,2012(1).

[15]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3).

[16]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17]杨谦,杨文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18]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责任编辑:周小梅

2016-12-29

黎 欢(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

A

1009-1890(2017)01-0014-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