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常态下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如何借力大数据促发展
2017-03-10张姣娥
张姣娥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柳州柳江支行
刍议新常态下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如何借力大数据促发展
张姣娥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柳州柳江支行
在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原来的高速发展调整为稳中有升的发展形势,并且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我国先后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用于帮助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健康发展。受此影响,银行也纷纷推出了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用于有效帮助其实现融资贷款,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在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围绕其如何利用大数据创新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新常态;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大数据
引言:
在积极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和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而这也使得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量逐渐增加且需求愈来愈多样化。现有的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银行需要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以实现自身和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的长久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围绕新常态下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如何借力大数据实现长足发展进行初步探究。
一、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现存问题
(一)缺乏大数据应用
虽然眼下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但在银行当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还相对比较缺乏,绝大多数银行并未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建立起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报表数量相对比较少,并且有许多报表看似是由现代化、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软件自动生成,但经常需要人工进行数据补录,报表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缺乏较高的质量水平[1]。除此之外,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当中虽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但其利用率并不高,银行鲜少会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整合以完成客户关系、资产组合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二)产品服务较单一
虽然目前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许多不同品种和类型的信贷产品,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更新速度明显慢于市场的变化速度,单一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融资贷款的难度。以笔者所在农业银行为例,银行目前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众多系列的产品服务,但绝大多数产品采用的是按月等额还款的方式,且贷款期限多在三个月到三年,因此部分小微企业因受到回款周期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从银行处顺利完成融资贷款。不仅如此,我国部分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对于经济实力相对有限的小微企业而言,其同样很难享受银行提供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三)忽视风险的管控
笔者所在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将小微企业作为重要客户,并始终致力于建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但一直以来银行的工作重点都在发展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并未对信贷风险管理给予过多的重视。尤其是银行当前采取的由信贷人员个人对贷款业务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和全权负责,也使得一旦信贷人员出现调任或是离职等情况,信贷业务均会直接受到相应影响[2]。除此之外,由于银行当前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灵活运用,因此在各环节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节的问题,客户搜集信息不全面,进而也会对判断业务数据以及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造成一定影响。
(四)人员专业性不足
在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数量也直线增加,信贷业务越来越复杂,因此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有所提升。但由于目前银行当中许多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年限相对较长的年长员工,并不熟悉大数据技术也不会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因此难以对银行当中丰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息数据进行有效运用。此外,因信贷风险案件发生和不良贷款频频冒出,信贷人员调离本岗位时有发生,而对新信贷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信贷队伍业务能力低下。一些客户经理只熟悉自己常办的业务,对其他业务品种并不十分熟悉,不能综合营销及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体验。
二、新常态下借力大数据创新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搭建信息化平台 提供智能贴心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数据量激增且传播速度愈来愈快,因此为有效实现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首先必须保障信息的对称以及高效互动。这也要求银行内需要通过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主动搭建其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为小微企业相关信息的快速流通和高效共享创造有力途径。银行应当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督促银行内技术人员尽快升级现有的电子商务系统,并通过运用专业的数据库软件系统,高效主动地完成小微企业相关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利用当前在社会上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的互联网、微信等开设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或是掌上银行APP,并将其连接至银行信息平台当中,在对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整理的基础之上,主动为其提供包括业务提醒、查询贷款进度等在内的众多服务,用以有效提升银行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小微企业客户的满意度。
(二)发展差异化产品 实现产品精确定位
银行需要积极借力大数据,灵活运用包括大数据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挖掘和处理技术,对小微企业的数量、历史不良贷款率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集中分类,从而在科学合理地完成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和具体分层、分类工作后,能够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服务。譬如说对于从事教育、电子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在对其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下,银行可以适当对发展和表现良好的企业提高贷款额度。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相同类型企业在用款时间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从而帮助银行准确把握此类企业的集中用款时间,进而在其用款之前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或是推送回款期理财等相关金融服务。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分析出小微企业的用款特点及规律,有针对性地发展差异化产品,也能够有效帮助银行自身以及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三)积极运用大数据 认真落实风险管控
虽然大数据下银行可以获得更多宝贵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息资源,但银行随之而来的信贷和金融风险也逐渐加大[3]。特别是互联网本身的低门槛、开放性强等特点,也使得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受到极大影响,如果银行不能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容易造成客户重要信息的遗失、泄露等问题,同时还有可能为小微企业以及银行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前银行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深入挖掘银行中的历史信息数据,获取风险提示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较高的行业进行有效规避。另外,针对当前行业和市场环境变化速度快、复杂程度不断加大的特点,银行还需要按照每半年或是每年的时间间隔,对银行小微企业所涉及的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考察,将需要重点开发或是禁止开发的行业筛选出来,同时结合当下国家的相关政策,从而有效帮助银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其能够更加安全地完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工作。
(四)培养专业型人才 重视深化客户体验
银行想要借力大数据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需要大量既熟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又具备扎实大数据基础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优质人才,作为坚实的人才保障。因此银行需要主动对当前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系统、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树立起主动服务意识,并可以在所在岗位上熟练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进而对客户体验进行深化。银行人员需要通过主动搜集和整理客户行为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譬如说客户在银行网页或是APP中的历时输入信息、搜索浏览信息等,并将其转化成信息流。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准确获取有关小微企业特征、风险偏好等在内的众多有价值信息,在对其进行有效运用之下科学预测出客户的具体金融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向其推送相关的金融产品。不仅如此,银行还需要积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客户跟踪机制,通过督促银行工作人员对客户在柜台处办理、咨询的业务内容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搜集整理和深入分析,利用银行中的信息系统将其自动生成为信息报告,传输至银行营销等各个部门处,使其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客户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服务。
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却存在明显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不足、产品服务相对比较单一、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银行自身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银行需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并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相关数据发展差异化产品、深化客户体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实现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创新。
[1]徐崚峰.大数据技术下的小微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J].武汉金融,2017,11(05):9-12.
[2]高冰.大数据时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6,33(10):38-41.
[3]黄伟鹏.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