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3-10王颖
王 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安徽 淮北 235000)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 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安徽 淮北 23500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建设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价值导向、情感凝聚、情绪调节等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对于校园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说法不一。比较有影响的:“亚文化说”“精神环境说”“文化氛围说”等。具体而言,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宗旨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指在高校校园里,由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所营造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目标的统称。它体现在校园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园建筑、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等。通过校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
二、高校校园文化功能
1.学习情感的凝聚、感染功能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分为心境、热情、激情、情绪、感情等。大学生真实、热烈的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原始动力。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情绪、丰富情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学习情感与学习热情总体上不容乐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直接影响了他们获得学校知识和社会正面教育的结果。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学校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开阔校园文化形式,增强校园文化吸引力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教职员工精神风貌的具体展现,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层面。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明和谐的校园风貌,耳濡目染地对大学生学习情感起着凝聚、感染功能。
2.心理状态的调节功能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就业选择使处于成熟过渡期的大学生们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性,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而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生气勃勃的育人氛围会熏陶、鼓舞、暗示、调节大学生心理世界,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积极回应和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3.价值观念的导向功能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产生倾斜,一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使应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混乱,这迫切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及时引导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法治观、政治观、人生观,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当前高校正处在多元文化交错、冲突和整合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偏差。追求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彰显个性的大学生们比较抵触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愿意参与到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愿意接受寓教于乐、体现自身价值和突显自我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它的多样性、活泼性、渗透性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导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精神,校风校纪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动向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主导性作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体现在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民主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精神,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
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一所学校的外在表现和标志,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场所和精神载体。物质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如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的内外装饰、教学设施及教学环境等。优良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学生身居其中,教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身心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展。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及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校风体现在校徽、校歌、校训上,每一所高校都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体现本校特色的校徽、校歌、校训,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教风是学校的教学精神、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的教育教学风气,是教师理论水平、技能水平、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的综合展现。无论是高校领导者还是教职员工,都要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形成良好的教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言传身教,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学风是学生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优良的学风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添学习动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行。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是学校领导、职工、教师、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高校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学校要形成尊重教师、爱护学生的和谐氛围,领导与职工、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融洽、团结一致的团体。
3.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
校园行为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呈现出来的文化行为,表现在参加各类竞赛、比赛、 学术、文化交流、文艺表演、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通过各类比赛,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团体性意识、创造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学校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文明健康的校园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爱国、爱党、爱校演讲比赛、创业设计大赛、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其中,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体现自身价值。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规范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法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规范约束全校师生员工行为的一种文化。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制定科学、规范、稳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即满足师生员工身心发展需要,又要适应学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与高素质的人员队伍,保障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行为。
[1] 刘莉莉,崔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工会论坛,2007(9).
[2] 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究,2006(9).
[3] 张再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0).
[4] 黄义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德育教育,2015(24).
责任编辑:仲耀黎
2017-03-23
王颖(1978—),女,辽宁铁岭人,馆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8275(2017)03-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