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2017-03-10李进军马红岩穆改红王友旭

环球市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钢丝网后浇带建筑施工

1.李进军 2.马红岩 3.穆改红 4.王友旭

1,2,4.河北省桃林口水库管理局 3.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1.李进军 2.马红岩 3.穆改红 4.王友旭

1,2,4.河北省桃林口水库管理局 3.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进施工技术的使用是提高建筑质量、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后浇带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其在防止裂缝产生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

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1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1.1 解决结构温差形成的收缩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室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建筑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收缩。对于那些已经完工的混凝土建筑,如果施工时正处于温度较低的时段,完工后随着季节的变化,环境温度不断升高,这时的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向外释放挤压力的现象,当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和范围,难免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倘若在施工时就能提前开展预留裂缝的工作,就能有效防治混凝土的内部收缩现象,并在硬结后,严格执行施工后浇带任务,这样才能实现构建结构整体性的目标。

1.2 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的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并处理设计基础和裙房结构的问题。在建筑地基施工中,通过采用后浇带技术,有效地使两部分分割开来,并借助地基的沉降量来计算出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在后浇带施工设计之前就计算出其基础强度以及整个裙房的结构。最后连接整体时,得出结构体因沉降而形成内部应力。此施工的过程顺序应为,首先是主楼施工,接着进行裙房施工,最后对施工的建筑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

2.1 设置合适的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施工关系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首先对后浇带位置设置必须合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剪刀墙的部分设置后浇带,但是剪刀墙的其余部分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的有效设置可以防止剪刀墙承担的剪力过大以及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后浇带施工位置适宜选择混凝土构件接受外力比较小的部分。

2.2 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浇带技术的使用,使得建筑工程的结构能保持良好的整体性,以不超二十二楼的建筑为例,此类型建筑的钢筋不可以被切割甚至断开,这样才能使施工建筑的结构保持整体性,同时也做到了符合建筑施工安全这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当在施工中采用较大跨度的后浇带时,受力钢筋就要进行切割或断开的处理,在以后浇筑时在进行联接焊接的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由于楼板两头承受过大的力度而导致结构的下垂弯曲。

2.3 后浇带断面形式设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要以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形式为依据进行选择,混凝土断面形式与后浇带断面形式应具有一致性。良好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受力过度集中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形变,问题的发生,后浇带浇筑工作结束后,如果出现因受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出现直缝,一般就需要进行后浇带的断面形式的合理设置进行避免。

2.4 选择科学合理的材料

为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施工质量,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应选择高质量、无收缩性的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浇筑之前首先进行缝隙的清理工作,以确保缝隙的干净整洁,其次及时处理积水问题,同时保证缝隙两边构建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无收缩性的钢筋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以提高其紧密度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保证后浇带的施工强度,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连接的构建强度,构建强度的提升可以通过在后浇带施工前提升混凝土的标号,保证振捣质量的手段。

2.5 模板预设以及混凝土浇筑

施工模板预设要以施工图纸为根据依据进行设计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进行钢丝网模板的设计工作。以确保钢丝网质量和稳固性为目的进行钢丝网模板的设置,目的在于当建筑结构的主楼或者裙楼跨度过大时钢丝网依旧可以发挥稳固的作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钢丝模板受到的侧压力过大,后浇带的的垂直浇筑工序中要将混凝土进行捣碎处理,在使用振捣器振捣过程中要防治共鸣的发生以保护钢丝网模板的完好。

2.6 处置垂直施工缝

完成垂直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如果有凝状产生,就必须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到可以看到骨料才可停止冲洗。为了保证可以做到及时进行冲洗,避免因疏忽大意而贻误冲洗最佳时机,在设计施工图纸时,就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预设好时间。

2.7 控制后浇带施工温度

合理设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一般选择该施工阶段环境的最低温度作为施工温度,相关数据表明,满足热力学中收缩膨胀原理的最佳施工温度为10℃,完成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的2~3d内,挑选紫外线较弱的早晨或傍晚对混凝土进行验收,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而产生裂缝。

2.8 后浇带保护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水或者杂质在缝隙处长时间停留,通常情况下,在后浇带缝内壁涂抹防水砂,或者在两段或者两侧设定挡水砖。除此之外要在完成后浇带的施工的处理与清理工作后其顶部用铁质模板盖上,同时用砂浆制作挡水带以保护后浇带。

总之,后浇带施工技术可减小温度收缩,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遵循工艺流程,并应实际情况的需求,对相应施工环节作出适当调整,合理设置后浇带,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材料进行浇筑作业,处理好垂直施工缝,选择最佳的施工温度,认真做好后浇带的保护工作,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真正发挥出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作用。

[1]刘太阁.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和应用[J].河南建材,2014,06:75-76.

[2]王建,王传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4,18:42.

[3]郭帅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21:96.

猜你喜欢

钢丝网后浇带建筑施工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种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粘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