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10刘兵
刘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刘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二维设计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内容,是普通高等学校设计学门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图形设计排版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深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更要注重教学内容间的延续性和相互支撑关系,同时还要打破单一的课程知识结构,实现课程的多样性。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特色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建立实践工作室,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积累设计经验,从基础走向设计。
二维设计教学模式
二维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在进入各专业学习前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设计基础课程的两大内容:平面构成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法则将不同物象概括出其外部结构特征或提炼简化出抽象形,并按照构成规律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图形设计;色彩构成则主要从色彩视觉效应、心理感知效应为着眼点,将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创作出新的色彩画面。这两大构成是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其理论知识和形式法则涉及视觉表现的各个领域,如:广告、包装、标志、等等,除了二维平面设计,在其他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设计思维、提升设计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艺术的繁荣,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开始被接受并得以传播,现已成为我国现代设计教学基础课程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沿用由包豪斯创立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旨在研究点线面基本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由排列组合而形成的规律性构成模式;色彩构成则是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的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二维视觉形态基础的两大系统。二维形态基础系列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掌握理性、感性和智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该系列课程主要侧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能力和感性的审美能力,现有传统教学模式则偏重于构成的几种既有模式训练(如重复、近似等),教学效果仅停留在教材中所给形式的表面套用,很少能将所学知识与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连接。
2 二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2.1 视觉设计的延伸和拓展
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是设计思维中开拓思考线的规律。延伸可以把每一个思考点连接起来,通过交叉、集结产生更大的价值内容。设计思维的拓展可以从纵向、横向、深度、交叉等方面进行延伸,以寻求更完美的设计呈现。二维设计构成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更应该学以致用,建立“基础为设计服务”的意识。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尝试建立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的纵向延伸和拓展,以此从思维意识上建立链接,加强基础和专业设计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视觉形态、色彩、空间的再设计研究之后,并不是设计活动的终结,如何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际的设计中去才是目的和价值的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一块的探索也体现出很大的兴趣,从形态到色彩的设计、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从传统纸质媒介到多媒体的运用都做出了很多延伸性的尝试。学生在看到自己的基础形态设计能进行实际的运用时也会非常开心。
2.2 在原有训练题目上,实现三维实体案例对接
以生活中常见产品为训练载体,并结合传统课程必学的教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视觉形态训练,比如标志设计,标志是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符号,它利用特定的图形或文字以及色彩等视觉化设计语言来进行表达某种精神、理念或内涵。从标志设计的特征上来看,识别性是其第一特征,它可以利用新颖独特、单纯简练、明确清晰的视觉形象将自身所代表的某种意义传达给社会以及大众,而受众则可以通过这种可读、可感、可解的造型语言获得到信息。标志设计的第二个特征是象征性,它能够借助自身形象暗示另一种事物或象征某种含义,从而引发受众的思想感情在心中慢慢地涌动,并留下产生深刻的印象感,最终激起购买商品的欲望。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志利用自身的识别性、象征性、独特性承载着社会特征、文化特征以及审美特征,传达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精神内涵。这些案例既利用了逻辑分析、数理分割等理工科知识,同时在分析创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美的形成历程,继而进行形象思维的理性拓展,达到理性、智性和感性三者合一。
2.3 作业方式的多元化
二维设计课堂作业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机房利用计算机软件做作业,完成后提交电子稿,既节约学习成本,又有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实践更多的设计方案,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如利用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和创作手法(拼贴、剪切、撕、火烧、肌理等),寻求多种视觉传达的可能性,从而将多媒体、综合材料等技术引人到基础课程当中,将研究对象放在一种可能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中,进行组合意识、空间意识、符号意识、等多角度的训练,不再局限于传统技术的训练。在这个实践中可以要求学生把作业过程和设计说明以课后心得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整个课程结束后,将这些心得与设计作品同时展示出来,以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阐述能力和思辨能力,消除基础教学与设计教学的隔膜,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架设桥梁。另一方面,手绘作业方式还原了艺术最真实的感觉,对学生的手工技能又起到训练作用,可以先让学生们在计算机上设计好自己的图案或形象,再用各种特殊的材料或媒介表现出来,这样比普通的纸上作业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
对二维设计课程的改革和探索,使我们在教学上有了一定的更新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从传统的灌输形式逐渐演变为引导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对二维设计课程的系统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盛菲菲.整合与链接—设计构成基础教学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