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17-03-10
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并接受和享用的风俗习惯,集中反映了民众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等的现实存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呈现,融注着民族的文化精魂,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和血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习近平指出,“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民俗文化作为相伴相生的文化形式,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价值作用。
一、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价值
(一)文化资源
民俗是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创造、修正和扬弃的一种文化传承。其存在有文化和生活两种形态,文化形态是因为有人活动的结果,使其具备文化的基因,生活形态是人们活动的过程,使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而为人们享用。作为传统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一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为人们接受,认为是民间的俗,与高大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格不入,随着改革开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2005年以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国家以文件形式提出要把民族精神、节庆日等优良传统拓展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民俗文化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符合当前国情和社情民意。
(二)教育资源
民俗文化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民众长期对社会生活精炼化并转为民俗活动的一种教育资源。民俗文化事项具有教化意义,传统的民间和官方祭祀主要教育人们崇德向善,民间工艺民俗教会人们学会生存的技艺,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和禁忌民俗约束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服饰、建筑民俗体现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礼仪民俗等培育人们做有德行之人。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每一种民俗文化承载着多元的教育功能,成为有形或无形的教育资源,通过易于接受、内容丰富、载体多样、亲切感人、符合需求的民俗活动对族群的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民众积极向上、健康和美的伦理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文化自省、自觉和自信。
(三)借鉴资源
借鉴民俗的传承方式和丰富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是当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一种方法。民俗文化通过具体民俗事项来进行传承和发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载体,让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依附在鲜活的民俗活动之中,借鉴民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承形式来弘扬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
二、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化价值
(一)外化于物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在于其有思想,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民俗是人“俗”,离开了人就无所谓“俗”了,因而民俗文化就是为人服务的文化,通过民俗“化”人,化为具体的物化民俗。人们要享用民俗文化,直接的效果就是民俗事项要变成一个个让人们可知可感的物化民俗,崇拜神仙和英雄,就有了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对天神和先祖的虔诚和敬奉,就要举行类型多样的祭祀,为了解决吃饭、穿衣和住房的需要,就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形成各自的饮食、服饰和居住民俗,要形成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价值,就会通过礼仪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信仰习俗等内涵丰富的民俗实体来构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将民俗包含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知识技能以直观的物化民俗传递给人们。
(二)外化于行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含着政治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艺术审美、哲学思维、法律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源于生活实践,饱含生活真理,在行动和思想上成为民众易于接受和使用的生活文化空间,相伴相生地转化为具体民俗活动,形成一个“现实生活——思想观念——民俗——民俗活动——现实生活”良性循环链,维系着人们参与民俗、享受民俗、传承和不断扬弃民俗的合理性。民俗文化在生活中为人们接纳使用的事实证明,该民俗文化必然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三)外化于制
民俗文化的“制”可以理解为限定、约束、规范或者制度的含义。一个社会的康宁和谐是依靠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来进行约束的,民俗文化往往在不自觉中充当了法律规范的角色。人们习惯用右手,如果大家同处一室有一个用左手就感觉有些异样,于是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规范要用右手,开车靠右行驶的习惯同样如此。各地的婚俗各异,但人们认同能同居的重要标准不是一纸结婚证,而是婚礼仪式,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传统村寨不成文的乡规民约,成为村寨人生活必须遵从的法典。民俗文化以其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外化成为一种制度,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尽管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看得见的文件来进行部署安排,也通过各种活动来渗透当下的主旋律思想,但在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下,收效还不够理想,探索建立开展思想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是民俗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三、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价值
(一)引人向善
民俗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蕴含着浑厚博大的德善文化始基,许多民俗活动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岁时节日在人伦观念、人际关系、道德礼仪等方面引人向善。人们在清明节举行炎黄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众强调“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端午节凸显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浓郁的爱国情怀,七夕节警示人们要对爱情坚守,重阳节教导人们遵循大美孝道,各民族的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贵州苗族的龙船节划船比赛期间,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一派美美与共、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展现于人们的面前。神话和传说故事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为公情怀,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愚公移山的执着与勤劳,如来和观音的悲天悯人大爱等等淋漓尽致地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美好向善的民俗文化引领着民众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社会生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引人向内
民俗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具有文化归属与依附意义形式与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和行动的皈依,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自然顺应。民俗文化从外而内、由俗而礼、由礼而法、内外兼修,教会人们立德、做人、做事的根本,学会修身,内圣外王,如传统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邻里以和为贵”“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只是未到”等等民俗习惯,注重的是修身做事的自我修为。传统的“克己复礼”民俗价值追求注重个体道德完善,力求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协调发展,和谐相伴,正确处理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义与利、情与法、言与行等,逐步实现从“民俗”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在摒弃自己不合礼义的思想之过程中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推己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走出自我,怀揣大我,修齐治平、返本开新,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社会道德素养。
(三)引人向前
民俗文化在发展变迁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和传承,涵养着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培养健康伦理、提升道德品质、促进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一些民俗活动已在大型国际旅游节或者某种庆典活动中演绎,传递良好道德新风尚,彰显时代核心价值体系,激励人们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民俗与国家的政治、法律、宗教、社会、伦理密切联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传统节日的休假,尊重各民族的民俗习惯早就进入了国家治理体系要求的范畴。民俗文化在超越时空中引领着人们不断奋进,在民俗文化活动的现实流动中汲取养分,批判继承和改进民俗文化,涵养民族的精神命脉,提升本民族自觉与文化自信,促进民族自立自强,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交融中立稳厚实的根基。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蕴含着人们观世界的态度和方法,积淀着民族的丰厚的精神价值追求,在人类文明、社会演进、文化多元的时代进程中不断更新并形成符合人们需求的形式,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系统挖掘和梳理民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当下社会生活转型发展实际,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丰富和纠正民俗的内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理想,夯实共筑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民俗化、民间化、生活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