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拒绝“媚民”
2017-03-10肖永奎
理论与当代 2017年12期
肖永奎在10月10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北宋中期,王安石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改革方案。他将当时存在于商业中的理财术主动纳入国家体制的转型中,要求政府学习商人的“长袖善舞”。王安石将其拉到儒家的传统中,并通过阐释《周礼》,使其成了周公之法。在新的语境中,王安石重新解读儒家的民本观念。其核心在于实现均平政治,首要是恤农,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仁民要有一定的法度,不能一提仁民,便是减税。一些地方官员通过减税为自己捞得好的官誉,但国家花费不足时,又加倍盘剥。这是媚民,最终依然是害民之政。王安石的这套经济改革方案并没有为司马光等人所接受,他们坚持理财只是“小人之事”。司马光论证说财富总体是相对稳定的,不在民则在官。司马光的政策有一种自由经济的倾向,即主张政府越少干预经济越好,其实也是一种德政理念,只是无力面对当时社会分配不均、农民得不到体恤的状况。围绕这场经济改革,各方的争论极其激烈。人们太过于关注经济改革的内容,以至于忘记了在其他方面,如教育、典礼等方面的改革。事实上,在这些地方,士大夫集团可以取得更多的共识,如程颐、朱熹一直都是王安石庙制改革的支持者。此为北宋士大夫风气的一大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天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急速转型的时期,在“德政何以可能”的问题上,我们依然要作一个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