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7-03-10毛志成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素质

毛志成

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

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的应用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图书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基础学、情报学、目录学、图书馆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外,同时还要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了解图书情报的内容和特点,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旨在为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图书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效果决定了图书馆作用能否得以充分发挥。而在此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优劣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图书管理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敬业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用热忱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检索技术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

2、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图书馆资源管理逐步趋于网络化,电子资源的有效分类与检索可以大幅度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这一转变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图书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应用,而且还要通过馆际互借的方法,为师生提供非馆藏文献检索、参考和咨询。这些工作的开展都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这样一来,才能使图书管理和服务顺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

3、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旨在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际沟通的过程。由于图书管理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工作繁杂,而且服务对象层次较大,需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差别化服务,加上工作人员经常处于独自思考和工作的状态,久而久之,难免会导致性格比较孤僻,语言能力也会逐渐退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个人身心健康和图书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要求图书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价值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导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学历较低、高学历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图书管理人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仍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图书管理人员招聘门槛较低,而且对现有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缺乏重视,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的能力始终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是因为薪酬较低,由于高校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所以在薪酬方面也设置的较低,从而无法吸引高学历专业人才从事该工作。据统计,现阶段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多以专科为主,本科学历少之又少,这已经成为阻碍图书馆应用价值充分发挥的一个主要因素。

2、缺乏服务意识

“以读者为本”是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服务理念,这不仅是确保图书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然而就目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来看,普遍无法达到要求。很多图书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的本质,认为只要做好图书的分类、整理,方便读者查找就可以,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服务意识。从而导致他们面对读者提出需求时,经常会采取轻视的态度,甚至不理睬,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继而降低图书资源作用的发挥。

3、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心理素质较差

目前,大部分从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其他专业毕业的专科生或本科生,这些人大多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图书管理专业培训,专业知识结构不对等势必会影响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说,刚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而降低工作效率,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较差,无法有效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久而久之,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三、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图书馆需要对馆内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职业道德教育,帮助管理人员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用熟练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向读者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同时,要不断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由于图书馆工作繁杂、琐碎,虽然看上去都是很细小的工作,但对图书馆整体管理工作却有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要求管理人员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充分意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2、注重业务培训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图书馆领导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由于各个管理人员的学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以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培训计划的制定需因人而异。与此同时,针对新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开展专业岗位培训,组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以此来加快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

3、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训练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师生,这就决定了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面对不能层次的人群,在面对不同的读者时,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与读者之间发展矛盾或冲突,所以,要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分析用户与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需要、读者行为等才能。必须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软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和说服能力,努力缩短馆员与读者之间“共识”的距离,用真诚的服务去争取更多读者的支持,提高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现阶段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出发,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探讨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了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日益增加,图书种类也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的向师生提供其所需的资料信息至关重要,这就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现阶段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图书管理人员应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此来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图书管理服务,确保高校图书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1]徐军平.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15(09).

[2]付晶晶.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

[3]万莉.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之我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1).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班里有个图书角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