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0任继钊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分摊成本核算科室

任继钊

盐亭县人民医院

一、引言

随着“药品零加成”、“单病种付费”、“医保总额预付”等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系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同时伴随着民营资本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的兴起,使医疗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一席之地,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已成为各类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对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费用进行核算,其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它是医院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的需要

(三)它是制定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要求财政合理补偿、建立医保审核结算标准的需要

(四)它是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促进医院内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综合运营效益的需要

(五)它是建立科学有效分配制度、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需要

(六)它是深化医院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是单位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79年春,一场由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组织的模特时装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在当时满大街的“蓝绿灰”服饰中,投射下一抹艳丽的色彩。

二、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核算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全员成本管理氛围

1.成本核算基础薄弱

县级医院成本核算起步较晚,病种成本、项目成本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下发《办法》有助于规范成本核算且提供指引,但大多数医院由于未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或虽建立组织框架但未发挥实质性作用,致使成本核算工作的推进举步维艰。

2.全员成本控制氛围不强

从《办法》颁布到下发,大多医院虽然做了宣传但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目前成本管理还是主要依靠医院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其他人员意识缺乏。

(二)医院成本核算目的及认识不足,多数医院的成本核算仅为了会计核算、报送报表或发奖金

成本核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医疗活动过程中成本的测算、分析和比较,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降低,最终达到医疗服务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医院未正确理解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及深层次意义。如:部分医院出于增强科室人员成本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等目的单纯的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科室考核及奖金分配的依据或只是应付上级各种报表需要,从未认真分析成本核算结果,忽略成本核算的真正意义。

(三)医院的实物管理不尽规范

目前县级医院物资管理大多采用传统仓储管理模式:科室当月领用物资后财务部门便将所领物资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物资管理系统仅反映各科室领用物资情况。这种“以领定消”的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医院对这些被领用的物资的明细项目消耗无法进行全程跟踪和了解,不便于医院监管;另一方面,如遇到节假日,科室大量领用,将造成科室成本变动过大,不利于科室成本分析时横向对比,同时容易造成库存积压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对费用分摊方法不够准确,影响医疗收入与成本的配比

1.公共费用未全部归集到临床各科室

由于票据基础信息不完善,仅靠财务人员无法将医院较多的公共费用采用合理方式归集到临床各科室,只能粗略的将其直接计入某一核算科室,结果致使医院间接成本比重较大,不能准确真实反映医院各类别科室成本情况。

2.分摊方式粗略,合理性较差

目前大多数县级医院成本分摊采用三级分摊模式(一级分摊主要依据人员系数分摊,二级分摊按服务对象分摊,三级分摊按收入比重分摊)。成本核算信息化的落后、各部门工作量无法准确统计等因素致使合理分摊模式下粗略的分摊方式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较大,如二级分摊方式中挂号收费处成本按收入比重分摊到医技、临床科室、三级分摊方式中医技科室成本按各科室总收入比重分摊临床科室,以上两种方式,虽都能部分体现医辅、医技科室为临床科室服务工作量,但如果以此分摊方式分摊后的结果来制定科室成本控制、考核等相关指标,合理性和公平性都有待商榷。

3.分摊依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成本分摊依据无相关文件标准,主要为间接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和分摊系数无相关标准可参照执行。成本核算人员主要依靠经验自行归集,如遇成本核算人员转岗或离职,新接任的工作人员依照不同的分摊依据执行,分摊后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五)对临床医技科室、辅助科室的核算研究不细,核算结果说服力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主要依靠财务人员完成,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内容与其他财务工作区别较大,需要工作人员不仅要保持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还应充分了解临床各科室业务情况,所以对专职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要求较高,但实际上大多医院并无相关高素质人员,仅会计人员兼职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对医疗方面知识的缺乏加上医疗科室人员对财务及成本方面知识的缺乏,致使成本核算不够准确,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的方向把握不够,甚至出现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情况。

(六)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程度不高

成本核算数据来源基本靠手工统计成为大多数县级医院现状,即使部分有成本核算相关软件也较为粗略,主要为应付上级检查或报送报表所用,未对成本核算推进工作起到实质性作用。

三、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成本核算理论和应用培训,增强全院职工成本意识,建立全员关注的成本氛围

1.加强理论和应用培训

医院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办讲座,派员工外出培训等方式学习成本核算理论及应用培训。

2.增强成本管理氛围

医院可借助于网络资源、宣传稿件、开展活动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成本核算意识,让全员认识和了解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容、意义、作用,让医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凝聚着浓厚成本氛围。

(二)改善成本意识

从医院成本核算的背景、目的等方面对全院进行成本管理宣讲,同时向各科室印发《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先做到全员覆盖,人人知晓,再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依靠全院每一位干部职工关心、参与和管理,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持久、有效的开展。

(三)建立物资“二级库房”

借鉴省市级医院先进经验对医院财务物资进行全面清查,采用二级库房管理模式,对物资从领用到消耗进行全程跟踪,对人为浪费,漏收费、变人情为消耗等现象进行监管,以实际需要为根本,真正做到按需采购。

(四)制定成本归集流程、,规范成本核算分摊方法

医院应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选择易于理解和便于实际操作的分摊方式,建立标准化的成本归集流程。

通过合理、公平、准确的分摊方式,真正体现各科室实际贡献量。

(五)建立医院成本核算机构,配备并培训相应合格的高素质成本核算人员

医院应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根据有关法规何制度,制定本单位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如: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床日和诊次等)、内容、责任制度、原则、制定相关的成本核算流程图和各种成本核算用表单、完善内部服务价格体系。对医院成本核算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同时开展成本考核、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算,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本量利分析等一系列科学分析方法开展成本分析,并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如:建立院科两级管理的《成本核算经营分析》模式,定期对医院及科室提供经营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配置规范实用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

医院成本种类复杂、医疗服务项目繁多,医院要把成本核算做精细做完善,必须要有一个规范、实用的管理软件作支撑。医院应在预算中加大对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投入资本力度,采购符合本地成本核算工作需要的信息系统,同时将医院现有的HIS系统、LIS系统、物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药品系统、财务系统等数据标准化,做好与成本核算软件数据有效衔接的准备工作。

四、结语

目前“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对县级医院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也不可忽视。县级医院要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加强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发展。

县级公立成本核算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1]陈艳.信息化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市场,2017(24):187-188.

[2]邢芳,丁亚群.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5(20):91-93.

[3]陈珏燕.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14(06):424-424

猜你喜欢

分摊成本核算科室
考虑公平性的两阶段系统固定成本分摊DEA模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房产测绘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方法和实践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日媒称联合国维和出钱 中国超过日本
共同配送下成本分摊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